第123章 江南暗湧

字數:3339   加入書籤

A+A-


    蕭景珩的奏議,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不小的波瀾。重建水師、增設炮台、設立市舶司,每一項都牽動著東南沿海錯綜複雜的利益網絡。讚同者認為此乃靖海安民、充實國庫的長遠之計;反對者則或明或暗地抨擊此舉“與民爭利”、“勞民傷財”,更有甚者,隱晦地指責蕭景珩“年少氣盛”、“好大喜功”。
    然而,皇帝的態度卻異常堅決。東南大案的血腥教訓猶在眼前,皇帝深知海防糜爛、吏治腐敗的危害。在力排眾議後,皇帝最終下旨,準蕭景珩所奏,命其會同戶部、工部、兵部,統籌東南海防整飭及市舶司設立事宜,並特賜“欽差東南海防事務協理”關防,許其便宜行事。
    這道旨意,賦予了蕭景珩極大的權力,也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時間,蕭景珩成為朝野矚目的焦點,永寧侯府門前車馬更盛,但其中多少是真心依附,多少是別有用心,難以分辨。
    蕭景珩對此心知肚明。他謝絕了一切慶賀宴請,深居簡出,每日隻在兵部衙署與相關各部官員會議,查閱卷宗,擬定細則,忙得腳不沾地。他知道,這不僅是皇帝的信任,更是一場艱巨的考驗。方案若成,功在千秋;若有差池,必將萬劫不複。
    沈清辭則按照之前的約定,開始逐步接手與東南事務相關的文書整理和信息篩查。蕭景珩將一些不甚緊要、卻繁雜異常的往來文書、地方呈報交由她初步閱覽、分類、摘要。她心思縝密,條理清晰,總能從浩如煙海的文牘中,迅速提煉出關鍵信息,標注出疑點,大大減輕了蕭景珩的負擔。蕭景珩驚訝地發現,她在經濟庶務、人情世故方麵有著驚人的敏銳度,許多他未曾留意的細節,經她點出,往往能窺見地方官員的真實態度或潛在的問題。
    這日,蕭景珩帶回一摞江南各州府關於海防整飭的條陳回府,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與凝重。
    “可是遇到難處了?”沈清辭遞上一杯熱茶,輕聲問道。
    蕭景珩揉了揉眉心,將一份條陳推到她麵前:“你看看這個,蘇州府上的折子。”
    沈清辭接過,仔細翻閱。這是一份關於整飭吳淞口水師營寨、增設炮台的條陳,字斟句酌,看似周全,卻通篇空泛,對所需錢糧、民夫、工期等關鍵問題含糊其辭,隻反複強調“地方困窘”、“民力維艱”,請求朝廷“寬限時日”、“酌情撥付”。
    “敷衍塞責,陽奉陰違。”沈清辭一針見血地點評道,“蘇州府乃東南財賦重地,鹽鐵漕運匯聚,若說‘困窘’,實難令人信服。觀其文辭,看似恭順,實則推諉,恐怕……是舍不得出錢出力,或者,根本不願朝廷在吳淞口如此要害之處加強掌控。”
    蕭景珩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你看得很準。何止蘇州,鬆江、寧波、乃至福州,遞上來的條陳大多如此。重建水師、增設炮台,觸動的是地方豪強、海商、乃至某些官員的切身利益。他們不願朝廷真正掌控海防,斷了他們的財路。”
    “那市舶司的章程呢?”沈清辭問。
    “阻力更大。”蕭景珩冷笑一聲,“江南各大海商家族,還有那些背後有官場背景的牙行、船行,聯名上書,說什麽‘祖製不可輕改’、‘商賈不易’、‘恐生民變’,簡直是危言聳聽!”他歎了口氣,“陛下雖支持,但若地方層層阻撓,政令出不了京城,也是枉然。”
    沈清辭沉吟片刻,道:“世子爺,強龍不壓地頭蛇。此事欲成,恐不能單靠朝廷一紙公文。需得……雙管齊下。”
    “哦?如何雙管齊下?”蕭景珩看向她,頗有興趣。
    “明麵上,章程製度、朝廷大義必不可少,需有陛下明旨,有司嚴格執行,此為大勢,名正言順。”沈清辭分析道,“暗地裏,或可……借力打力,分化瓦解。”
    她壓低聲音:“江南海商,也非鐵板一塊。有世代經營、循規蹈矩的,也有勾結海盜、走私牟利的。市舶司若設立,規範海貿,依法抽分,對守法商人而言,或許是擺脫海盜勒索、獲得官府庇護的契機。世子爺或可派人暗中接觸那些素有清譽、苦於海盜騷擾的大商賈,許以市舶司成立後的便利與保障,爭取他們的支持。此為其一。”
    “其二,東南大案剛過,餘威尚在。那些與趙元、陳彪案有牽連、卻僥幸逃脫的官員、豪強,此刻必然心驚膽戰。世子爺或可借此‘協理’之權,巡查東南,明為督建海防,暗裏……或許能抓到些人的把柄。屆時,恩威並施,不愁他們不配合。”
    蕭景珩聽著,眼中光芒越來越盛。沈清辭的策略,跳出了公文往來的窠臼,直指人心與利益的核心,既務實,又狠辣!
    “好一個借力打力,分化瓦解!”蕭景珩撫掌讚歎,“清辭,你真是我的女諸葛!”
    沈清辭微微垂首:“世子爺過獎了,妾身不過是些淺見。”
    “不,此乃老成謀國之言!”蕭景珩站起身,在房中踱步,思路愈發清晰,“就這麽辦!我明日便上奏,請旨巡視東南海防,實地勘察,以便製定詳規!同時,讓莫先生留下的人,開始暗中接觸江南那些可靠的商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停下腳步,看向沈清辭,目光灼灼:“清辭,此次巡視東南,事關重大,京中需有人坐鎮,協調各部,傳遞消息。我離京之後,這府中內外,尤其是與東南相關的文書信函,便要多多倚重你了。”
    沈清辭心中一震。他這是要將更重的擔子交給她!不僅要她處理文書,更要她在他離京期間,成為他在京城的眼睛和耳朵,甚至是他與各方勢力周旋的代表!
    她沒有退縮,迎上他信任的目光,鄭重福禮:“世子爺放心,妾身定當竭盡全力,穩住京中局麵,靜候世子爺佳音。”
    “好!”蕭景珩重重頷首,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與力量。有她在後方,他便可安心在前方披荊斬棘!
    數日後,皇帝準奏,蕭景珩以“欽差東南海防事務協理”的身份,奉旨出京,南下巡視。消息傳出,朝野再次震動。誰都明白,這位聖眷正隆的永寧侯世子,此次南下,絕非簡單的巡視,而是帶著整頓東南、設立市舶司的尚方寶劍而去!江南之地,即將迎來一場巨大的風暴。
    永寧侯府內,沈清辭站在高高的閣樓上,望著蕭景珩的儀仗消失在長街盡頭。春風拂過她的麵頰,帶來遠方的氣息。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不再僅僅是永寧侯府的世子妃,更是他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京華與江南,千裏相隔,卻因他們共同的誌向而緊密相連。
    江南暗湧,風雲將起。而她,將在這權力的中心,為他守住大後方,等待著他攜著改革的浪潮,凱旋而歸。
    喜歡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請大家收藏:()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