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朝堂博弈
字數:2747 加入書籤
皇帝禦筆朱批,準允《市舶則例》草案交由內閣會同戶部、兵部詳議。這道旨意,如同吹響了號角,將市舶司這塊誘人的“肥肉”正式推到了朝堂博弈的舞台中央。
一時間,內閣值房、六部衙署,有關《市舶則例》的爭論驟然激烈起來。各部官員,代表著各自背後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圍繞著抽分比例、報關流程、船引發放、違禁品界定等具體條款,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較量。
戶部主張提高抽分,以充國庫;工部想將船引製造之權牢牢攥在手中;兵部則強調需加強對出海船隻、尤其是可能夾帶軍械物資的管控;都察院則大談防止吏員貪腐、需加強監督……各方引經據典,各執一詞,議事堂內常常吵得麵紅耳赤,難有定論。
而在這看似繁雜的政務爭論背後,則是更深的權力角逐。三皇子一係的官員,頻頻對草案中限製官員親屬經商、嚴格稽查走私等條款發難,認為“過於嚴苛”、“恐傷商民積極性”,意圖為某些人打開方便之門。其他幾位皇子門下,或冷眼旁觀,或偶爾插言,試圖在混亂中為本方攫取利益。
永寧侯府內,蕭景珩雖未直接參與部議,但每日都有心腹將朝堂上的風吹草動及時稟報。他穩坐書房,仔細閱讀每一份爭論的紀要,分析各方意圖,權衡利弊得失。
“戶部想多收稅,可以理解,但需有度,否則竭澤而漁,反傷海貿根本。”蕭景珩指著一條關於提高生絲抽分比例的爭議,對身旁的沈清辭道,“工部想把持船引,無非是想多一道撈油水的關卡。兵部所慮亦有理,但若查驗過苛,通關遲緩,商賈必然怨聲載道。”
沈清辭近日協助蕭景珩整理文書,對條款細節已然熟稔於心,聞言輕聲道:“世子爺所慮極是。妾身以為,關鍵仍在‘平衡’二字。抽分比例,或可設定階梯製,貨值越高,抽分略增,但需設上限,以保護中小商賈。船引之事,工部可負責印製防偽,但發放核驗之權,需歸市舶司統一掌管,避免政出多門。至於查驗,當以抽查為主,重點防範軍械等違禁物,對尋常商貨,則應便利通行。”
蕭景珩眼中露出讚賞之色:“清辭此言,切中要害。平衡各方,堵住漏洞,方能長久。”他沉吟片刻,“看來,需得我親自去幾位閣老府上走一遭了。”
接下來的幾日,蕭景珩一改往日深居簡出的作風,依次拜訪了內閣首輔、次輔以及戶部、兵部尚書等重臣。他態度謙遜,言辭懇切,既不咄咄逼人,也不一味退讓,而是就條款細節與諸位大佬深入探討,陳明利害,爭取支持。他深知,要想讓《市舶則例》順利頒布且不失其立法本意,必須爭取到這些實權人物的理解,至少是默許。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蕭景珩為則例奔走之際,一股陰險的流言悄然在京城散播開來。傳言稱,永寧侯世子蕭景珩之所以極力推動《市舶則例》,嚴查走私,實則是想壟斷海貿,為其暗中掌控的商號掃清障礙,甚至有人煞有介事地編排出幾個與永寧侯府“有舊”的商賈名字。
這流言惡毒之處在於,它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巧妙地將蕭景珩的公務與其家族可能存在的利益關聯起來,極易引人猜疑。
消息傳到沈清辭耳中,她心中冷笑,這手段與之前構陷她的如出一轍,定是有人見明麵上難以阻撓則例,便想從人格上抹黑蕭景珩。
“世子爺正在關鍵之時,此等流言必須立刻撲滅。”沈清辭對錢媽媽吩咐道,“讓下麵的人去查,流言最初從何處而起。同時,讓咱們熟悉的幾位禦史,‘偶然’得知此事,上個奏折,彈劾‘小人構陷功臣,擾亂朝綱’即可,不必點明,但風聲要放出去。”
“老奴明白。”錢媽媽會意,領命而去。
果然,兩日後,一位素以耿直聞名的禦史便上本,痛斥市井有無恥之徒散布流言,汙蔑朝廷重臣,居心叵測,請求順天府徹查。雖然最終抓了幾個無關緊要的傳謠之人,但此舉有效遏製了流言的擴散,也向幕後之人表明了態度:永寧侯府不是好惹的。
流言風波暫息,但朝堂上的博弈卻進入白熱化。三皇子一係見流言效果不彰,便改變策略,聯合幾位言官,對《市舶則例》中關於“官員及親屬不得經營海貿”的條款發起猛烈攻擊,認為此條“不近人情”、“株連過廣”,要求刪除或修改。
這一招極為刁鑽。若此條被刪,則市舶司吏治清廉的根本將被動搖;若堅持此條,則易被扣上“苛待士大夫”的帽子,得罪大批官員。
關鍵時刻,蕭景珩展現出了驚人的政治智慧。他並未直接反駁,而是上書皇帝,附上了一批東南大案中查獲的、官員勾結奸商、走私牟利的鐵證,並沉痛陳詞:“前車之鑒,猶在眼前!若不能斬斷權錢勾結之鏈,則市舶司必重蹈覆轍,海防永無寧日!臣非為苛待士大夫,實為保全士大夫清譽,為社稷長治久安計也!此條若廢,則則例形同虛設,臣請辭市舶使一職!”
這番以退為進、有理有據、且帶著悲壯色彩的陳情,深深打動了皇帝。皇帝當庭斥責了那些要求修改條款的官員,並明確表態:“此條乃則例根基,絕不可動!再有妄議者,嚴懲不貸!”
皇帝一錘定音,爭議戛然而止。曆經半月激烈的朝堂博弈,《市舶則例》最終得以保全核心條款,經內閣票擬,皇帝朱批,正式頒行天下!
消息傳出,有人歡欣,有人暗恨。而永寧侯府內,蕭景珩與沈清辭對視一眼,卻無太多喜色。他們知道,則例的頒布,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較量,在則例的執行,在利益的重新洗牌,在那些隱藏在暗處、絕不會甘心失敗的敵人反撲。朝堂博弈,暫告段落;而暗處的風雨,或許才剛剛來臨。
喜歡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請大家收藏:()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