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新程暗湧
字數:3909 加入書籤
永寧侯府的書房內,炭火畢剝,將冬日的寒意隔絕在外。第八卷那場牽動朝野的風波已然平息,三皇子一係雖未傷筋動骨,但經馮保雷霆一擊,元氣大傷,暫時偃旗息鼓。皇帝的態度明確,水師都督府之議擱置,海防與市舶司事宜仍由兵部統籌,實則意味著蕭景珩的地位得以鞏固,開拓海疆的國策得以延續。
然而,表麵的平靜之下,蕭景珩與沈清辭都清楚,暗流從未停止湧動。三皇子絕不會甘心失敗,那些因市舶司而利益受損的東南豪商、乃至在西洋受挫的佛郎機人,都在暗中窺伺,等待下一次發難的機會。
這日午後,一份加蓋了司禮監火漆的密旨,被一名麵容普通的小太監悄無聲息地送到了永寧侯府。旨意並非明發,內容也極為簡潔,隻命蕭景珩三日後酉時初刻,於西苑瓊華島涵元殿單獨覲見。
“酉時初刻,瓊華島涵元殿……”蕭景珩屏退傳旨太監,與沈清辭在書房內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凝重。西苑乃皇家園林,非重大典禮或極親近的君臣奏對,不會在此召見。酉時已是傍晚,地點又選在僻靜的涵元殿,此次召見,非同尋常。
“陛下此時密召,所為何事?”沈清辭輕聲道,指尖無意識地劃過溫熱的茶杯壁,“西洋之事已稟報詳盡,朝中風波亦暫息……”
“恐與未來大計有關。”蕭景珩目光深邃,“陛下擱置水師都督府之議,是平衡,亦是保全。但開拓海疆乃陛下既定之誌,絕不會因些許風波而止步。此番密召,或許是有了新的考量,或是……出現了新的變數。”
三日後,酉時初刻,西苑已籠罩在暮色之中。瓊華島上燈火零星,涵元殿更是靜謐。蕭景珩在內侍引導下,穿過曲徑回廊,踏入殿中。殿內隻點了幾盞宮燈,皇帝未著龍袍,隻一身玄色常服,負手立於窗前,望著窗外太液池上殘留的冰淩。
“臣蕭景珩,叩見陛下。”蕭景珩依禮參拜。
“平身吧。”皇帝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倦色,但目光依舊銳利,“此處沒有外人,不必拘禮。坐。”
“謝陛下。”蕭景珩在下首的繡墩上側身坐下,姿態恭謹。
內侍奉上茶點後便悄然退下,殿內隻剩下君臣二人。炭火偶爾爆出輕微的劈啪聲,更顯寂靜。
“景珩,”皇帝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無形的壓力,“西洋之行,你辛苦了。也受委屈了。”
“為陛下分憂,是臣的本分。些許風波,不足掛齒。”蕭景珩沉聲道。
“嗯。”皇帝微微頷首,踱步到案前,拿起一份薄冊,正是蕭景珩日前呈上的《西洋風物誌略》,“你呈上的這些東西,朕仔細看過了。佛郎機人船堅炮利,其誌非小;西洋諸國,情勢複雜;海路萬裏,機遇與風險並存。朕心甚憂,亦甚慰。”
他放下冊子,目光直視蕭景珩:“水師都督府之議,朕暫且壓下,非不重海防,而是時機未到,牽涉太廣。然,海疆之事,關乎國運,絕不能因噎廢食。朕問你,若朕予你支持,你下一步,欲當如何?”
蕭景珩心念電轉,知道這是陛下在考較,也是在托付。他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回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首在‘固本’與‘拓新’。”
“哦?細細道來。”
“固本者,乃鞏固現有成果。”蕭景珩條理清晰,“一則,需加速仿製、改良佛郎機人之精銳火炮、戰船。彼之長技,我必習之,方能製之。臣在西洋已搜羅部分圖紙、樣本,需工部、兵部遴選精幹工匠,設立專項,秘密研製。二則,需強化東南水師,汰弱留強,以此次西洋曆練之將士為骨幹,編練新軍,精練戰法。三則,市舶司章程需持續優化,既要利國惠民,亦需嚴防吏治腐敗,此事需與都察院、戶部協同。”
“拓新者,乃放眼長遠。”他繼續道,“西洋佛郎機人東來,其勢已成。然西洋廣闊,非止印度一地。據臣所知,佛郎機人亦非鐵板一塊,其國亦有對手,如西邊的‘西班牙’,北邊的‘荷蘭’。或可遣精幹之人,持節遠航,繞過佛郎機勢力範圍,直接與這些西番之國建立聯係,通商探路,既可廣開財源,亦可牽製佛郎機,使其不能全力東顧。此乃‘以夷製夷’之長遠策。”
皇帝靜靜聽著,手指輕輕敲擊桌麵,不置可否,良久方道:“遣使遠航,繞過佛郎機?目標何處?需多少船隻?多少銀錢?成功幾何?風險幾何?”
蕭景珩早有準備,從容應答:“或可沿三寶太監舊航路,過西洋印度洋)後,繼續西行,抵達‘木骨都束’東非),再尋機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北上尋訪歐羅巴諸國。亦或向東,探尋傳聞中的‘扶桑’日本)、‘呂宋’菲律賓)以東海域。初始不必規模宏大,可先派一兩支船隊,以貿易、探路為主。所需船隻、銀錢,可部分由市舶司稅收支應。成敗雖難料,然閉門不出,則永受製於人。唯有走出去,方能知天下之大,謀萬世之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殿內陷入長久的沉默。隻有燭火搖曳,映照著皇帝深思的麵容。蕭景珩的心也微微提起,他知道,自己的提議大膽而冒險,耗費巨大,且吉凶難測。
終於,皇帝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你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守成非久安之策,唯有進取,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然,此事關係重大,需從長計議,周密部署。朕準你所請,‘固本’三事,你可會同兵部、工部、戶部,詳細擬定章程,報朕禦覽。所需錢糧、工匠,朕會下旨優先調撥。”
蕭景珩心中一震,重重叩首:“臣,領旨!定當竭盡全力!”
“至於‘拓新’……”皇帝話鋒一轉,目光如炬,“朕給你一道密旨:暗中籌備一支精幹船隊,規模不必大,但船隻要堅,人員要精,火器要利。以市舶司貿易、探訪藩屬為名,逐步向西、向東探索。一應事宜,密折專奏,除朕之外,不得讓任何人知曉全盤計劃,尤其是……朝中某些人。”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蕭景珩一眼。
“臣明白!定當秘密進行,萬無一失!”蕭景珩心中凜然,陛下這是要將最核心的開拓計劃置於絕對的掌控之下,避免朝堂紛爭幹擾,甚至可能借此考驗他的忠誠與能力。
“去吧。”皇帝擺擺手,略顯疲憊地閉上眼,“記住,朕對你寄予厚望。莫要讓朕失望,也……莫要再授人以柄。”
“臣,謹記陛下教誨!告退!”蕭景珩再拜,躬身退出涵元殿。
走出西苑,夜風凜冽,卻吹不散蕭景珩心頭的火熱與沉重。陛下給了他更大的權限,也壓上了更重的擔子,更將他推向了更隱秘、也更危險的航程。固本拓新,明暗兩條線,未來的路,注定波瀾壯闊,也注定步步驚心。
回到永寧侯府,沈清辭早已在書房等候。聽蕭景珩講述完覲見經過,她亦是神色凝重。
“陛下這是要行險棋啊。”沈清辭輕聲道,“明麵上鞏固既有成果,暗地裏籌備遠航。此策若成,功在千秋;若敗,或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尤其是這秘密籌備遠航之事,風險極大,且需絕對機密,世子爺肩上的擔子,太重了。”
“重任在肩,義不容辭。”蕭景珩目光堅定,“清辭,此番‘固本’之事,涉及工部、兵部,朝中關係盤根錯節,需你助我周旋。而秘密籌備遠航,更是千頭萬緒,人員、船隻、物資、航線、對外名義,皆需慎之又慎。你心思縝密,通曉番情,此事……更需你鼎力相助。”
沈清辭迎上他信任的目光,沒有絲毫猶豫:“妾身早與世子爺有約,風雨同舟,生死不棄。縱是刀山火海,亦隨君往。”
夫妻二人執手相望,眼中是相同的決然。京華的暗湧暫息,但更廣闊海洋上的驚濤,已在天際隱隱傳來雷鳴。新的征程,就在這片沉寂的冬夜中,悄然拉開了序幕。
喜歡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請大家收藏:()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