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

字數:5428   加入書籤

A+A-


    第十八章
    金陵城,薛家。
    不知道薛家主是什麽時候沒的,但卻是今天早上才被下人發現的。
    往日裏,甄氏帶著起名為薛蛟的‘嫡次子’,住在薛府的西院。
    每天早上薛姨媽都要提前過來侍候繼婆婆梳洗,之後再帶著自己那雙兒女與甄氏請晨禮。禮畢,薛蟠,寶釵和薛蛟與甄氏一道用早膳,薛姨媽坐在桌前立規矩侍膳。
    用過早飯,寶釵留在西院,由甄氏這個祖母從甄家帶來的教養嬤嬤教導些規矩禮儀。薛姨媽則回正院用早膳,順便處理些家中瑣事。
    薛蟠帶著伴讀小廝去族學上課,混日子。不到兩歲的薛蛟就一直留在甄氏的上房,或是自己玩耍,或是跟著甄氏念幾句三字經。
    一般這個時候,薛家主都會來西院給甄氏請安。
    偏今天薛家主‘起晚了’,管事瞧著時辰不早了便朝書房喊了兩聲,之後才示意丫頭進去侍候。
    屋中昏暗,門窗緊閉,裏麵還有一股碳味。丫頭心覺不好,屏息朝裏麵走。不過幾步就看見薛家主趴在書案上。
    薛家主後腦朝上麵朝書案,雙手還朝前伸展,就給人一股匍匐跪地之感。哪怕沒有近前,也有一種不似活人的第一印象。
    丫頭驚嚇出聲,臉盆也應聲落地,書房外的下人更是一湧而進。有那膽大的下人,一邊口喚老爺,一邊上前伸手輕觸薛家主。
    好家夥,人都硬了。
    .
    甄氏帶著寶釵從西院來書房,薛姨媽則扶著丫頭一路踉蹌的趕過來。看到仍舊趴在書案上的薛家主時,薛姨媽與寶釵都痛哭出聲,甄氏想到對她禮遇孝順的便宜兒子就這麽沒了,也是悲從心來。
    後院裏,這一年來陸續開臉的通房妾室聽說薛家主沒了,更是猶如天塌地陷一般,哭得不能自己。
    隻一息間的功夫,薛家就被各種啼哭聲淹沒了。
    操辦喪事的前提是確定死因,薛家的丫頭下人都說書房裏一股子碳味,房中還有燃盡的碳盆。
    衙門裏的仵作瞧著不像,卻在知府大人的示意下給了碳氣中毒的結論。再之後,就有幾個負責在書房侍候的薛家下人被綁著手腳丟進了柴房。
    原因是侍候不力,害死了薛家主。
    薛家在金陵城也不是無名無姓的人家,事情一鬧出來,消息靈通的人便都聽說了。於是與薛家是姻親關係的甄家和王家人,也都第一時間來了薛家……
    .
    江南道按察使府,林家。
    哪怕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可兒子的夭折也讓林如海深受打擊。賈敏的傷心到是有限,但她是嫡母,哥兒又養在她跟前,所以她更要表現出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出來。
    寧寧這裏也還好,許是去年就預支了難過情緒,這會兒也隻是在氣氛的烘托下,較之前安較許多。
    而整個林家,最難過,也最不會掩飾情緒的就是下個月才過四歲生辰的黛玉了。
    剛剛知道什麽是死亡,就永遠失去了親弟弟……
    對了 ,自從去年種痘那會兒黛玉搬到寧寧這裏暫住後,便時常住在寧寧這裏。
    寧寧的屋子大,她從小不是跟著南燭南星睡,就是跟著易古兩位嬤嬤睡。這會兒陪睡的人換成了黛玉,於她來說也沒什麽影響。
    當然了,主要是黛玉早就過了尿床的年紀。
    小孩子嘛,都有些愛哭和小嬌氣。若是黛玉仍像原著中那般獨自生長,興許還會養成那種用哭還傾瀉情緒的性格。但這一世不一樣了,自有記憶以來黛玉就與寧寧呆在一處。
    寧寧是成年人的思維,雖然這場穿越來得有些莫名其妙,但隻想到自己穿成了被人侍候,錦衣玉食的主子,她就覺得這樣的日子也可以了。
    在這種心態下,她不但不會心生各種怨懟情緒的經常哭,她還能自得其樂,各種享受和感恩。
    於是在潛移默化下,黛玉的心性也徹底變得與原著無一絲相像之處了。
    不光活潑好動,還更愛撒嬌了。
    上個月,黛玉在花園抓蝴蝶的時候摔了一跤。人就趴在地上,然後抬頭看四周,發現寧寧和賈敏都不在,也不用丫頭嬤嬤來扶她,自己嘟著小嘴從地上爬了起來。
    不想爬到一半,就見賈敏和寧寧在不遠處,然後她又瞬間坐在了地上。小嘴一憋,就擺出一副委委屈屈,要哭不哭的模樣,眼巴巴的坐等娘親和姑姑來哄她。
    那副樣子…仿佛在說她會摔跤是地先動的手一般。
    別說賈敏了,就是寧寧都被黛玉逗笑了。
    想到上個月的種種,再看這會兒團在椅子裏,小小一坨還無聲哭泣的黛玉,縱是鐵石心腸的人,都得被她揉碎了心腸。
    寧寧不知道要怎麽開解黛玉,隻讓人開她的小庫房,將今年過年得了那些新鮮玩意兒都搬過來給黛玉挑。
    今年過年時,寧寧得到不少年禮。
    除往年和敏讓人從羅刹送過來的和為寧寧打理郡主府及名下產業的章管事派人送來的那些,還有當今,安貴妃和嶼宸派人送來的。
    也有其他皇子以與和敏手足情深的理由送來的,還有更有當初和敏出事時想要讓和敏自.盡保全闔族女眷名聲的母族和父族的親戚送來的……
    東西又多又雜,登過記後除了吃食和藥材,其他的東西都一股腦的丟進了寧寧的小庫房裏。
    這會兒讓人搬了東西過來,別說黛玉了,就是寧寧都覺得送禮之人用心了。
    姑倒倆個正在那裏玩尋寶遊戲,丹楓便在一聲通稟中走了進來。
    先與寧寧和黛玉行禮,之後丹楓才對二人說道:“剛剛薛家送了訃告來,太太不方便過去……”
    賈敏還‘沉浸’在喪子之痛中,加之薛家主死的蹊蹺突然,所以賈敏並不準備親自去吊唁。但若不去吊唁,又擔心傷了原本就不算多的親戚情份,日後不好相見。更何況甄家和王家都與賈家有親有舊,她雖是賈家女卻也是林家婦,這會兒她去了幫誰不幫誰呢?於是思來想去便準備問問寧寧的意思。
    拋開寧寧的身份,過了這個年寧寧也才七歲。這個年紀既可以繼續當孩子,也可以當成小大人。
    由寧寧去薛家吊唁,真真是進可攻退可守。
    當然了,若是寧寧願意去,正好可以代表林家走一趟。若是寧寧不願意去,那就派個得體的管事媳婦跑一趟,誇大一回她的喪子之痛。
    你說林如海去不去?
    嗬,早在訃告送到按察使府前,林如海就帶人出城了。
    世家出身的林如海就是個官場上的老油條。一聽說薛家主突然暴斃便聯想到了什麽,當即便讓人給夭折的哥兒準備了棺槨之物,親自帶人護送棺槨回姑蘇了。
    夭折小童不得入祖墳,林如海以不想草草安葬他長子的姿態離開金陵,旁人也不能說什麽。
    其實自先太子自戕後,林如海便料到薛家早晚會有這一天。
    薛蟠年少也不成氣候,薛蛟又尚未啟蒙,與其拉攏一個明麵上的薛家,還不如弄死薛家主,瓜分薛家的生意,再立起一個或是兩個三個新的錢袋子呢。
    林如海知道會對薛家動手的,定然是京城的那些皇子。一但參與進去,就會讓他和整個林家都陷進黨爭派係裏。
    於是頭頂喪子之痛的林如海第一時間躲了,但不少人卻都衝著甄家和王家的麵子去薛家吊唁了。
    這其中就有榮國府賈家。
    ……
    寧寧早就知道薛家主會死,這會兒聽了消息也沒多震驚。也懶得去琢磨賈敏不去是趨吉避凶還是懶得應酬,也或是單純的不想摻和王甄兩外家的事,這會兒隻歪頭問丹楓,“嫂子可有提黛姐兒?”
    丹楓點頭,“太太說大姑娘決定就好。”
    寧寧明白的點頭,然後對黛玉說道:“上個月薛寶釵來府裏,還聽她說薛家二房不知在哪兒呢。這會兒薛家主過世,二房又不在金陵,怕是一應喪葬事宜都要由王甄兩家幫著操辦了。”
    黛玉不明白寧寧說這些是什麽意思,隻歪著頭對寧寧眨眼睛。
    “書上說‘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不管是甄薛兩家做親還是薛王兩家聯姻,左不過是利益結合。如今薛家主離世,甄家做為薛家主的外家,王家做為薛姨媽的娘家,怕是都想要插手薛家的事呢。咱們過去瞧瞧,也能長些見識。”
    先看看別人的外家,回頭也能跟自已的外家做個對比。不過甄王兩家與賈家…一丘之貉的三家人又能對比出什麽來?
    比誰更渣嗎?
    黛玉並不知道寧寧都想了些什麽,見寧寧這麽說就一邊可可愛愛的對她姑姑點頭,一邊乖巧說道:“好!”
    不是很懂,但姑姑說的一定有道理。
    見黛玉也要去,寧寧就看向丹楓,“去跟嫂子說一聲,再讓人備轎。”
    “是。”
    丹楓應了一聲便退了出去,南燭等丫頭則去給寧寧和黛玉準備素雅衣裙。
    而看著寧寧拉著黛玉去裏間換出門的衣裳的易古兩位嬤嬤卻神色凝重的對視了一眼。
    …她們有教姑娘這些事嗎?
    想到她們姑娘今年接到的那些年禮,二人仿佛找到了罪魁禍首。
    唉,若不是咱們郡主嫁的好,哪會換來這些人的前倨後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