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 19 章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A+A-


    第十九章
    寧寧與黛玉於薛家二門處下轎,由著薛家的管事媳婦引進內堂。
    此時內堂裏外都聚滿了人,外麵是跟著各家太太奶奶來吊唁的丫頭嬤嬤,裏麵則是各家的當家太太奶奶們。
    甄氏坐在上首,拿著帕子不停的拭淚。薛姨媽與王賈氏,甄家女眷以及一些親近族人分左右坐於甄氏下首,寶釵則坐在薛姨媽側後方的鼓凳上。
    此時薛姨媽也用帕子去擦已經哭腫的臉,寶釵一邊哭一邊喘咳,養回來一些的小圓臉上滿是淚珠子。
    寧寧飛快掃過薛姨媽和寶釵,腦中竟浮現出一段原著劇情來。
    書上怎麽描述的寧寧已經記不得了,但卻仍舊記得寶釵當著黛玉的麵依在薛姨媽懷裏撒嬌。黛玉說寶釵故氣刺她這個沒娘的人,寶釵卻反說黛玉輕狂。薛姨媽則故意點出黛玉沒爹沒娘,是個可憐的。
    在失去母親的黛玉麵前,秀她的母女情深,黛玉當時得有多難受呀。
    寧寧早就忘記原話是怎麽說的了,但卻仍然記得當日看這一段時的心情。
    認真說起來,寧寧對寶釵的觀感一直很差。
    不是因為寶釵在滴翠亭陷害黛玉,也不是這一通母女情深故意紮黛玉的心,而是她與王夫人用彼此心知肚明的心思,不動聲色的謀害賈母和黛玉的命。
    好像就是在抄撿大觀園之後,晴雯死的那章。
    鳳姐兒要用上等人參配藥,王夫人親自尋了賈母,不想賈母讓人給王夫人拿的人參竟因放得太久失了藥性。
    王夫人讓周瑞家的再去買好的給鳳姐兒配藥,還說問起來時,就隻說用的仍舊是賈母給的那份人參。
    賈母日常配藥要用人參,黛玉自入府後便也吃賈母那裏配的人參養榮丸,若人參都是這種失了藥效的朽糟爛木,不說會不會延誤賈母與黛玉的病情,讓病情加重,就是打亂了藥材的文武配比,也會吃死人的。
    偏王夫人不讓聲張,寶釵聽了這事也隻是讓人去弄二兩好參回來給鳳姐兒配藥,之後娘倆個隻當不曾有這件事……
    原著裏,就連寶玉那個傻孢子都敢在小丫頭燒紙錢的時候,將鍋推給黛玉,可見她們家黛玉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了。
    想到京城的王夫人與寶玉,再看看麵前哭得梨花帶雨的寶釵,光是衝婆媳相宜這一點,寧寧就舉雙手雙腳讚同金玉良緣。
    你們快鎖死吧,別去禍害別人了!
    ~
    可能是想到了原著劇情,哪怕薛姨媽與寶釵都哭成了傻|逼,寧寧也是半點同情心都升不起來。
    按著規矩給甄氏行晚輩禮,再與王賈氏和薛姨媽等人行平輩的禮,之後又等寶釵給她行禮……
    待禮畢,寧寧先誇張的說了一回林如海與賈敏不能前來的理由,之後又代表林家表達了一回慰問。
    你家死了個喜歡養外室的老爺們,我們家還夭了個心肝寶貝呢。不能前來吊唁,那也是人之常情。
    反正不管這話說得多有道理,在見到林家就隻有寧寧與黛玉這對小姑侄來吊唁的時候,甄氏與薛姨媽就明白了林家的態度。
    甄氏是失望和慶幸更多一些,而薛姨媽母女則是滿心嫉恨直達眼底。
    甄氏是慶幸林家沒站王家,而薛姨媽母女卻隻是單純的怨恨賈敏沒站在自己這邊,暗忖自家這兩年的殷勤討好都喂了狗。
    至於嫁給王大老爺的王賈氏,雖然也對賈敏的選擇有所不滿,但她也能理解賈敏為什麽這麽做。畢竟異地而處,她未必不是第二個賈敏。
    而其他來吊唁的女眷見林家隻派了兩個小豆丁過來,便也都在轉瞬間明白了林家的立場。
    兩不相幫!
    .
    前院那邊,王大老爺帶著王仁過來幫襯親妹妹,心裏也在琢磨林家會不會站自己。
    薛家主雖是個人物,卻還沒資格勞動甄家的家主甄應嘉。但除了甄應嘉外,甄家也來了兩位重量級人物幫甄氏撐場子,而他們也同樣在意林家的態度。
    賈家與甄家是上百年的老親舊交,賈元春還走了甄貴妃的路子進宮搏前程。但榮國府長幼兩房卻都娶了王氏女,就連賈元春身體裏也流著王家血液,按親疏遠近,賈敏所在的林家自是要立挺王家的。
    可若是按家族底蘊權勢地位等方麵來考慮,王家這邊,王大老爺無甚才幹,王仁與薛蟠不逞多讓,整個王家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勢頭有些猛的王子騰。
    而甄家這邊,且不說宮中多年盛寵不衰的甄貴妃,就是甄應嘉也不容人小覷。
    甄家盤踞金陵,勢力盤根錯節,還有不知凡幾的門生故舊和姻親貴戚。若林家當真站了王家,那就是得罪了甄家。若是甄家想要在官場上為難林如海,不但輕而易舉還防不勝防。
    不得不說的是林家雖擺明了兩不相幫的態度,但同樣也將兩家人都得罪了。
    哦,還有薛家。
    不過薛家是最不需要放在心上的。除非薛蟠能夠立時脫胎換骨,否則二十年內薛家都隻能任人宰割。
    至於寶釵?
    嗬,沒有冷香丸還落了那樣一個病根,有的磨嘍~
    ~
    數日後,薛家的訃告送到了京城。王子騰在書房裏轉了一夜的圈,天亮之時便決定用薛家做人情搭上甄家,讓自己更進一步。
    而榮國府那邊,賈母不但想要帶著賈家站隊甄家,還想要讓賈敏帶著林家一塊上甄家的船。
    王夫人則是一邊要考慮宮裏的元春,怕甄貴妃會遷怒元春;一邊又要考慮沒了薛家主的薛家財產會落在誰手裏。
    鳳姐兒已經跟著王夫人管家了,雖說榮國府如今還撐著架子,但內囊卻已經告罄了。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當下,自然也對薛家的百萬家資動了心。
    翌日王夫人帶著鳳姐兒回王家,不料王子騰並未在家,是王子騰之妻王家的二太太見的這對姑侄,並且用冠冕堂皇的場麵話將王子騰的意思轉述了出來。
    自古天地君親師,甄氏雖是繼母,卻也是婆母,理當用心奉養。
    甄家既是甄氏的娘家,自然也是薛家的外家,蟠哥兒與寶丫頭便是甄家的表少爺表姑娘。按輩份,他們也能喚宮中的甄貴妃一聲表姑媽……
    蟠哥兒還小,沒必要為了一時長短就非要爭個高低出來,一朝不慎再反害了蟠哥兒性命。不妨先這般混上幾年,待蟠哥兒大了再計較也不遲。
    王子騰的意思就代表了王家的態度,即便其他人再不甘心也都不得不按他的意思行事。
    薛姨媽見娘家是這個態度,心就涼了半截,但王子騰的考慮也確實在理。
    他們遠在江南,江南又是甄家的地盤,若是讓甄家害了蟠哥兒,那她們娘們還有什麽指望?
    王家退了,甄家便決定用聯姻的方式送薛家一個薛大奶奶,以最溫和且最不傷甄家名聲體麵的方式將薛家收入囊中。不過這會兒正是薛家主的孝期,所以這些事情便都暫時壓後了。
    相較於已經成了囊中物的薛家,林家則徹底進入了甄家的圍獵名單。
    先太子失事後,即便寧榮兩府未被清算卻也是強弩之末。
    林家是鍾鼎之家,林如海又是天子門生,簡在帝心的人物。不到四十便已是從三品的江南道按察使,假以時日必能入閣拜相。
    更不要提林家的那位大姑娘,還是兩國邦交的吉祥物。
    林家沒有嫡子,寧榮兩府又已經不足為懼,賈敏既然不能為甄家所用,那就更應該退位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