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挖礦的和挖洞的

字數:4953   加入書籤

A+A-


    既然答應了賽格伊斯的大佬要為星基的建設照顧生意,轉到mr241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星基簽到。

    自那次玩家在mr241的賽格伊斯跳躍圈方向搗蛋,兩個月來潘文還是頭次回來。

    星雲夾雜了大量大小石頭和小行星,對付它們的花費可不小,於是賽格伊斯的永久星基建設的位置,設立在偏離黃道麵的塵埃區。

    這裏的塵埃密度比較低,但是仍然對艦船的偵察範圍有不小影響,特別是塵埃遮蔽星辰,又沒有黃道麵上小行星群軌道弧做參照,精確辨識方向都成了問題。假如不是從上下的無塵埃區衝進來時恰好路過,安全度反而比內部更高一點。

    黃金號到達mr241後,通過對比周邊環境確定自身位置,以指定的角度駛離黃道麵。等確認無法觀察小行星區發出識別信號,保持航向行駛了一段時間,接到引導信號。

    跟著引導信號行駛,調整了兩次航向,終於抵達星基所在位置。

    “哇!”“好大!”

    即便潘文此時沒打開艦橋控製室內部通信,還是能聽到妹子們發出的驚歎聲,說實話,他自己也對賽格伊斯的手筆驚訝的很。

    見過了櫻花港,似乎應該已經沒什麽人造建築能讓黃金號的艦長和妹子們感到驚歎的了,不過櫻花港那東西畢竟是人家芙羅琳共和國經營很長時間的結果。不論是櫻花港還是賽格伊斯,它們雖然都是巨型人造建築,歸根結底仍然是從自然天體常年改造並擴大建設形成的。

    而星基是憑空建設,沒有本體依托使得在建造過程中各種機械、部件、構成板塊散布在很大一片區域中,乍一看似乎漫天都是星基構成件一般。

    星基是軍事要塞,趕進度施工時都是這麽建造出來的,讓潘文和船員驚訝的是它接近成型的巨大構架——看起來就像一艘長度接近三十公裏有點偏胖的戰艦,如果不是還沒停靠,隻怕連整體樣子是什麽都弄不清。

    賽格伊斯官方騙了所有勢力,他們根本就不是在建造什麽永久星基,而是在造移動要塞!

    移動要塞和星基某個意義上是一樣的,隻不過移動要塞在必要的時刻可以達到常規作戰速度既1000公裏每秒以上罷了。

    或許有一天這秘密會被某個吃裏扒外的家夥抖出去,不過賽格伊斯恐怕也不擔心撕_逼,他們隻要宣稱星基裏沒有大型定向動力裝置就好,難道還有人不要命的死來海盜的地盤做檢查?換成來軍艦就直接開打了。

    看到星基框架,潘文覺得搞不好它才算是玩家們要麵對的第一個真正意義的boss。

    移動要塞和普通星基一樣沒有超空間跳躍的能力,但是它仍然是放大版的戰艦,巨大的體積讓它所能搭載的武器絕對不是正常戰艦能擁有的。前麵玩家似乎已經有了打擊星基的經驗,可在mr241黃道麵外的星雲環境中想幹掉移動要塞也許沒那麽容易。

    通過視訊確認潘文的身份與黃金號控製室情況後,引導船把黃金號引到一個還沒完工的港口模塊。

    港口約三公裏長寬度一點五公裏,一邊是港口,中間為貨物儲存區,另一邊則是幾層密密麻麻的船塢,看規模是停放中、輕型護衛艦的。類似的港口模塊散落在周圍空間裏還有至少三個,全都沒完工,黃金號停靠的這個已經可以使用基本功能,有一個還僅僅是框架。

    停靠後,船上上來幾個人,帶著個小拖車似的設備,是銀行的家夥們來辦理交易手續的。

    銀行在沒有跨星係通訊的環境裏工作是很複雜的,銀行的專用資料艦要錄入有交易需求的客戶資料——沒辦法超空間同步所以隻能人工進行。

    隻是例行公事,手續很快弄好。

    這一步完成後,在資料艦周邊潘文就能像普通交易一樣進行買賣。交易信心會在資料艦備份,且實時傳輸到附近至少兩個保密節點,每間隔幾十小時會由專門的“信使”船將資料拉走與主數據庫同步,之間產生的艦船開支、資料保管、同步費用由臨時交易區擁有者買單,所以之前給潘文遞信的家夥才會說是“雇傭”的。

    隻依靠資料艦和“信使”船看似不怎麽安全,但是保密節點的存在已經上了一道鎖,然後人家畢竟是星際聯合銀行,單靠一個信用評級就能整死不守它規矩的家夥。

    實時同步資料的保密節點有一個會交給臨時交易區擁有者保護,假如這個出問題,那擁有者就不用再想實體星幣之外的交易方式了;其他保密節點則可能隨時被放在某幾個信用級很高的客戶船上,任何節點回到有跨星係通訊能力的區域都會自動上傳資料,這些資料與之前同步的資料不同時,異常資金都會被凍結。

    想要抹掉所有交易記錄來賴賬已經是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起碼臨時交易區擁有者為了以後不用出行就帶一大堆實體星幣,就絕不允許手上的保密節點出問題,否則帶著大筆實體星幣的消息泄露,還不走到哪被打劫到哪。

    當然不管移動要塞的銀行係統會不會麵臨精神病患者的挑戰,潘文也不需要太在乎,按他的行動方式,銀行的一個同步周期頂多回來賣一次垃圾,真有人能做到全滅數據節點,他也隻能損失一次賣垃圾的錢。

    完成銀行的資料錄入手續,與處理戰利品的物資官碰過麵,黃金號就離開了建設範圍開始回到打獵挖礦的時代。

    挖礦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工作,現在有了ex01豆豆管理的機器人們,礦機裏也就不再有需要進食和休息的人員存在,被打了也不心疼。

    ……

    潘文帶領著黃金號在mr241尋覓獵物的時候,遙遠的mr251海默星域,海默星d21衛星上,某隻肥蟲又滋潤起來了。

    經過兩次軌道打擊的災難,肥蟲深刻的明白眼前的難題根本就不是地麵上那個可能會不斷擴張的人類基地,而是太空軌道上那群惡鬼,讓他難受的是他現在甚至沒有任何辦法對付真空環境裏的高科技敵人。

    吸收了近兩百號人類的營養躲過軌道轟炸的災難後,肥蟲沒有急著分化出寵物或戰鬥蟲,重新選擇了最早期的偵察蟲,利用它們,他找到了一處本地蟲群的薄弱環節,用自己的偽裝色艱難的蠕動過去。

    也許稱不上薄弱,新目標區大概由於水源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區域內的本地蟲群呈現較為原始的狀態——菌毯和構成生物圈的很多小蟲,沒有體型稍大的家夥幾乎沒有。

    在這裏重新建立自己力量的時候,肥蟲變得非常節製,軌道上的惡鬼無法全天候監控全球每一個細節,這次他小心的把蟲子之間的衝突控製在單挑最多是三五隻打架的程度。

    新的發展策略雖然進展非常慢,經驗值幾乎不動彈,可是比起死掉再去個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從零級開始麵臨各種挑戰,起碼他在這裏已經開始接觸大氣層外的局勢,這可不是一點兩點運氣就能做到的。

    沒有足夠的敵人,自然也沒有足夠的精華,蠶食本地蟲子地盤中,收獲隻能勉強維持幾隻戰鬥蟲與挖洞的需求,在這樣的局麵下,肥蟲仍然是催生了一種新東西,被他稱作望遠鏡的臥地植被。

    “望遠鏡”看起來不過是菌毯上分化的一種大號草本植被,可實際上它透過六片攤在地上的大葉子邊緣共300片微小晶體,構成了一個直徑足夠大的鏡麵望遠鏡!d21的光照強度、植被被環境影響而失去精度都使得望遠鏡不足以冠上“天文”的前綴,但是隻用來看幾百公裏上空數百米大小的東西也勉強夠用了。

    頭一次通過蟲子的特別感官從望遠鏡裏偶爾“看”幾百公裏高空的黑點時,肥蟲非常慶幸他受到過足夠多的強製學習。

    有望遠鏡的幫助,肥蟲逐漸掌握了軌道艦隊的習慣,根據每隔幾天頭上飛過的東西形狀有所區別,大概能判斷軌道艦隊除了定期巡查星球的艦船,很可能還有一堆處在同步軌道,按理應該就在人類基地的頭頂上。

    既然不是24小時都受到監視,肥蟲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女性外貌的寵物再次伺候起,接著開始調製空中部隊,用於對付大氣層內可能出現的人類空軍。

    之前的大偵察蟲偶爾用於偵察不易引起懷疑,但是想要對抗高科技空軍還是力不從心,用**對付高科技空中部隊,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殺!

    自殺式襲擊算是老古董了,人類踏足地球外之前就有些群體用過。

    高科技空中部隊雖然也裝備激光炮之類貌似100%命中的東西,不過在第二世界的擬真程度下,任何飛行物都不能完全排斥大氣摩擦產生的震顫,命中率不可能真的達到100%,這樣一來就有機可乘。以同樣的營養質和精華,製造足夠小的飛行蟲能夠在對付空軍時盡可能避免全滅。

    什麽?小沒有攻擊力?

    要攻擊力做什麽?直接爆開來上腐蝕液體就好了嘛。比消耗肥蟲是一點也不怕的,人類需要各種產業,他隻需要精華而已,沒有營養質直接進化出合適的蟲子從土壤裏轉換就好,而精華這個星球多的很。

    對抗人類部隊一兩種蟲子肯定是成不了氣候的,肥蟲的目的也不在於用小蟲子幹出些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要把它們丟到本地蟲群裏借由它們的精華擴散出去!

    沒錯,既然大家都是蟲子,而本地蟲子又保留了生物圈競爭進化模式,那麽裏麵多出一兩種蟲子也是很正常的嘛,至於為什麽這種蟲子十分喜歡合金……嘛,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