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偷襲偷襲再偷襲
字數:4543 加入書籤
蟲子仍然隻維持著小規模騷擾,直到拉石頭的艦隊離開數小時也沒什麽變化,越發的讓人生疑。
經過慎重考慮,潘文帶著自家艦隊再次接近e7,既然是遊擊可不能僅限於機動防禦。
不久艦隊又一次出現在e7同一角度、同一距離,不過這回蟲群給出的反應明顯更激進,黃金號隻進行了兩輪炮擊就不得不離開。
原來之前的偷襲後,越來越多的蟲子脫離了低軌道,在高軌道區警戒,在同樣的反應速度下,黃金號就位後能用於開火的時間少了十七分鍾,這對於本就不夠充裕的時間完全是毀滅性的打擊。
蟲子在高軌道的大範圍中也無法維持多高的密度,這次做出反撲動作的首批蟲子很少,僅有幾千隻,可後麵斷斷續續的有很多波,顯然是改變了防禦方式,先期以拖住偷襲者為目的。
後麵有海量的蟲子,艦隊可耽誤不起,不過潘文壞水是很多的,暫時離開的過程中保持著速度,讓雙方的距離不至於拉開,然後他認為安全的距離消滅掉這幾千隻。
結果他是對的,蟲子並沒有更多的群體追出來,打完這幾千,後麵就沒了。
放慢速度等了十多分鍾確認狀況,艦隊在他的指令下掉頭,換了個角度又一次接近e7!
蟲子都有戰術變化,他的艦隊當然不可能傻乎乎的重複同樣的動作。
這回艦隊以攻擊位為切線點,從e7的側麵切過去,如此一來雖然會更早的激活蟲群的反應,但是在做出攻擊動作後需要撤離時,僅需要稍微偏離切線,就能獲得不錯的遠離速度。慣性角變化縮小,速度變化也幾乎沒有,實際上就縮短了撤退動作的整體時間長度,從而增加了攻擊次數。
另外連續的接觸,讓潘文的艦隊對蟲群的機動能力有所掌握,所以第三次接近是全艦隊打擊行動,僅僅四輪攻擊,又做掉三個蟲球!
相比前一次毫無戰果的行動,這回追出來的蟲子也更多了,老辦法,拉到光環帶解決。
看起來如果每次都能這麽順利,搞不好能在拉石頭的艦隊回來前就解決掉所有的大蟲,潘文卻沒有盲目樂觀。
蟲群的首領毫無疑問有著很高的智能,沿切線接近的方式的確能縮短撤退動作的過程,但是它本身會更早的被發現,而且蟲子如果對此有所準備,是有可能被計算提前量攔截的,如果出現那種情況,可能一炮都不能開就要跑路。
“又要變更?剛才不是很好嗎?我們可以再做一次。”一直以來交流不算多的潘玥兒在視頻作戰短會裏提出問題。
“打蟲子拿不到任何好處,而它們的智能程度是明確的,所以我認為重複戰術會提高艦隊的安全風險。”除了潘玥兒和多麗絲兩位boss階艦長,會議上還有重錘號艦長馬明和少尉二號上由炮灰艦上轉調上來的另一名精英艦長,所以潘文解釋的很明確。
見大家的表情似乎都挺讚同的,潘玥兒也紅著眼點頭:“那好吧。”
潘玥兒做為d21留守分支的指揮官,陪同軌道艦隊作戰了數天,還要管理自家艦隊,到現在已經太久沒休息過,眼睛裏都快看不到眼白。說實話潘文都很懷疑她現在還有沒有思考能力,但是有的話是不能明說的,隻能在接下來的戰術選擇中,盡可能選擇能讓他們稍微眯一會兒的。
有了為胖墩號、少尉二號艦長考慮的前提,接下來的行動方案變更就順理成章了,艦隊將繞行海默星,從海默星暗麵施手偷襲。
海默星光環帶以內區域的航行速度都不能太高,太空戰艦也不適合接近海默星氣體稀薄區,整個繞行需要用時一百分鍾,雖然不算很長的時間,至少是一段連續安全期,多少能讓潘玥兒緩個神,又能清醒好幾個小時。
艦隊繞行,戰機們則在行動初就開始了提前布置,過程也比較容易,在各艦船第二主機的幫助下計算軌道,投送攝像偵查模塊和偵查陣列而已,攝像偵查模塊會在預定戰鬥時間前後接近e7,希望能提供清晰的近距離畫麵,偵查陣列隻負責數據中轉,位置會稍微安全些。
布置好一切,指揮人員趁機小憩,兩小時後,潘文艦隊第四次對e7發起了突襲。
潘文的好運氣再次生效,和他想的一樣,高度智能的蟲群指揮還是犯了智能生物才會犯的錯誤——擁有戰術傾向。
蟲群的防禦、偵查側重都偏向於d21及其周邊方形,而在海默星陰影中的偵查警戒區明顯小了好幾圈,同樣是切線移動,直到潘文的艦隊進入攻擊位的前幾十秒,蟲群才有所反應!
對於蟲群的首腦這絕對是個巨大的打擊,同樣是切線移動,蟲群的反應時間卻相當於直線靠近的時候,意味著潘文艦隊的攻擊時間無緣無故的超標了!也就是說,等潘文的艦隊按現有速度,沿切線到達合適攻擊區外時,蟲群們都來不及趕過來!
對毫無還手之力的蟲子潘文毫無憐憫之心,一聲令下,全艦隊開火,同時指令艦隊減速10%以拉長攻擊時間。
蟲群在低軌道上的運動方式很複雜,位於暗麵的大蟲們沒產生護盾突變的占多數……不過因為這回偷襲前後隻幹掉十三個,似乎達不到統計所需的量。
跑路的時候,順便又將追著不放的幾萬小蟲去了光環帶反頭吃掉。
經此一役,蟲群指揮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奇怪艦隊的陰險,做出了讓潘文頭大的應變。
集合防禦,效率最低,卻是自古以來都一直有用的防禦方式!所有的大蟲已經在短短的幾十分鍾內全部移動到同一個點,蟲群將所有的戰蟲都集中在一起,對它們進行層層防禦。
說集合防禦效率低,因為在需要反擊的時候,密集陣型的集合防禦會很容易左腳絆右腳,導致部隊調動不便延誤戰機,也可能全體都因敵人的單一手段全滅。然而集合防禦卻是最適合保存、掩護高級個體的,隻要不被間諜混進去,外敵除了全滅整體,似乎沒有任何其他方式可以單獨消滅掉其中的高級個體,當然,遠古時期傳說中的武將單挑不在其中。
同時蟲群防禦方式的徹底改變,也無意中打破了潘文另一個陰謀——消耗。
蟲群在早前,利用地麵每時每刻補給的戰蟲對d21施行壓製,然而這方式並非沒有缺陷,尤其在潘文的艦隊加入並選擇了遊擊戰術後,補給力就成了雙方交戰都需要考量的問題。
在潘文的角度看,雖然蟲群補給戰蟲的能力非常強,然而蟲子的第一目標,還是要保護大蟲子快速成型或利用大蟲製造更高級的蟲,所以低級戰蟲補給的速度想來不會無限製增加。實際上即使在他的艦隊到達之前增加了產能,在保持d21壓製的同時,e7軌道上的小蟲數量並沒有增加幾隻,意味著在沒有他這隻外來艦隊時,雙方已經達成了另類的平衡。
一旦小蟲的數量進入保護密度不足或是不足以維持當前對d21壓製強度的時候,蟲群就大件事了。也許蟲群指揮可以降低大蟲生長、生產需要的補給來補充小蟲,但那樣本末倒置,隻會給d21集團更多的機會來解決問題。
潘文不可能真的指定個全賴運氣的戰術,能弄掉幾隻大蟲盡可能降低未來可能的威脅當然好,萬一弄不掉,消耗小蟲數量逼迫蟲群改變戰術就成了主要目標。蟲群改變戰術必然會減輕d21的連續疲勞防禦帶來的壓力。隻要那邊的船員能有充足的休息,依托軌道防禦圈,就算大蟲真的全變成輕型巡星艦類似的玩意,也不是毫無勝算,當然走到那一步損傷也不會少就是了。
現在蟲群真的改變戰術,換成集中防禦,近七十隻大蟲被數以百萬計的小蟲包起來,以之前統計的數值,從外觀判斷小蟲形成的大球體內部還有不小的空間。相比之前的蟲球,這個超大的蟲球不但防禦層數更多,也根本沒辦法精確瞄準了,就算對著裏麵一通亂轟,大蟲也有騰挪空間或掩護或避開。
這種防禦姿態讓潘文的艦隊無從下嘴,沒多久,d21軌道艦隊的聯係稱蟲群錯過了一次壓製,超過平時的攻擊間隔已經有半小時。
“雖然能更遠打中,卻打不到想要打的目標了啊。到設定地點待機吧。”看著無從下嘴的防禦體式,潘文搖了搖頭指揮艦隊橫到e7和d21中間,給後麵的隊友爭取時間和對艦船做緊急維護的時間。
密集防禦讓潘文擔心的不止打不死裏麵的大蟲,更重要的是蟲群趁機在補充小蟲數量,隨著小蟲數量恢複,裏麵的大蟲不管是生產高級蟲或是在之後跟隨行動,實際都更危險。
暫時想不到什麽好辦法的情況下,潘文還是下令艦隊丟了幾百顆導彈出去,這批導彈在到達海默星區域起就在機庫裏做手工改裝,換裝了實心耐高溫彈頭,它們將巡航到遠離海默星的區域進行高度加速後返回,會不會被那種小不點攔截蟲全攔截下來那就聽天由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