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艦隊合一

字數:5197   加入書籤

A+A-


    借助光環區的特殊環境,潘文的艦隊將追擊中的蟲群弄掉,剩下的一些個零碎則由超限機甲解決。

    接下來需要等待卡瑞達將艦隊分撥過來,潘文幹脆讓艦隊沿著光環靠近,如果出了狀況,也好就近幫忙。

    這段準備過程中,不管是潘文也好,d21的軌道艦隊也罷,都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到觀察衛星傳回的信息上,然而讓他們疑惑的是,觀察畫麵顯示,那些明顯在前麵的戰鬥中擁有了護盾的大蟲子,並沒有離開e7低軌道區向d21靠近。

    讓二號主機豆豆對重新穩定下來的蟲群圖像做分析,能確認還有超過八十萬小蟲子在軌道上,所以大蟲子不動,並不是因為兵力缺乏。

    也許進化或突變還需要時間?那接下來護盾的強度會不會變的有點離譜?

    信息太少,大家還是希望借著短暫的平靜讓船員們多休息下,順便想些更好的辦法,要做到這點,前提就是蒙準大蟲子到底是什麽類型的蟲子。

    最無需擔憂的,是大蟲作為純粹的肉盾,雖然能以它龐大的軀體遮擋戰蟲,但是小戰蟲畢竟爛了些,哪怕稍微近一點開打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大。到現在為止觀察到的最快的電漿團彈道速度,是有超能力加速的小蟲丟出來的,也不足八千公裏每秒,人類戰艦的攔截係統以突防速度能達到上萬公裏每秒的導彈為目標,電漿就算多些,攔截難度也不會更容易,可它同樣沒有導彈一發擊破的力量。

    威脅更大一點的,是大蟲本身具有作戰能力,身為生物體也許不適合遠距離作戰,不過也無法保證特化器官不會進化出攻擊距離在十萬公裏內的高能攻擊手段,如果輔以不會吸引電漿團的**導彈,必然會對d21軌道艦隊造成極大的威脅。不過因為突變的大蟲子們小半個小時都沒有動靜,具備直接作戰能力的可能似乎不大。

    還有種可能,就是成為蟲群的外太空生產基地。會想到這種可能性,依據還是從前期觀測到的蟲群生產方式得出的結論,一個向太空戰鬥發展的蟲子,不可能永遠依賴地麵補給進行生產,考慮到蟲子有“吸幹”星球的曆史記錄,為保證接下來的遠行,它們也需要有大型的生產型蟲子。

    大蟲的體型完全擔負的起生產基地的職責,即使這些貌似因潘文偷襲而提前突變的,也有超過一公裏的長度,按體積計算其比例更遠大於同長度棍子或搬磚型的各類戰艦。

    假如大蟲是生產型的蟲,接下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它會生產海量的垃圾戰蟲,加上地麵供給的蟲卵,保持與之前相同的騷擾強度,e7軌道上的蟲群數量可能會不減反增,如果達到一定的數量級,也許連超遠程攻擊的空間都會消失。

    第二種,則是它可能生產出比現有戰蟲更大更強的蟲子,那樣的後果現在根本無法提前評估,必須等到弄清楚新蟲子的作戰能力才行,但是以這個蟲群的進化突變方式看,假如有更新品種的蟲子出現,其對人類科技的針對性也會更強,肯定是難對付的東西。

    與卡瑞達、周森、菲奧蓮及蘑菇頭幾個大股東做過短暫的視頻會議,都認為大蟲子作為生產基地存在的可能性會大一點,否則現在多少應該有些行動才是。

    針對該推測,幾人也商討了相應的防禦方式。

    蟲子現在對付起來不難,主要原因還不在於普通戰蟲和超能力加速戰蟲的防禦有多弱,而是它們過度單一的攻擊手段。但是如果接下來新出現的種類用的不是電漿,蟲群轉為混合攻擊的類型,那這些弱小的戰蟲也並非可以無視的存在,以它們的數量,隻要稍有照顧不當,損失的絕不止是一艘戰艦。

    既然暫時沒能力消滅掉突變的大蟲,假設成立的話新種類蟲子的攻擊手段也不明,那麽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削弱電漿在戰場上的存在感。

    “我聽說過一個辦法,不知道能不能用。”這回關係到所有人的財產和投入的時間精力,蘑菇頭也不再裝二,主動要出主意。

    “直接說嘛,難道還要請?”周森和原來一樣,語氣明顯比較莽。

    蘑菇頭當然也是有名字的,隻是他的發型太好,都沒人願意花功夫去記他那一長串的名字,直接叫蘑菇頭不太好,所以盡量不叫名字。經過之前回賽格伊斯的休整,蘑菇頭的艦隊在補充過戰損後總噸位比簽署合同時略有提升,最近的貢獻明顯比周森多點。

    “我老家有一根避雷針,是改造星球大氣環境時留下的,據說是將電能量子化,利用這些能量還能順帶改變一些原子結構……”

    卡瑞達直接搖頭打斷了蘑菇頭:“我了解過這種技術,能在早期為待改造星球提供安全的地麵環境,但是它的技術很複雜,我們現有的設備是沒辦法生產的,如果對外購買,你們不會想知道價格的。”

    蘑菇頭說的避雷針也是類似衛星的東西,隻不過是運行於抄底軌道,解離大氣中的高密度電場。雖說太空環境和地麵不同,但對付的東西是一樣的,電漿會自動找上避雷針,它的好處在於其本身就是為對付電漿、電場造的,不會像普通的電磁彈幕一般,被電漿擊的會產生溶解氣化等反應,如果有一定數量的確能提供持續的安全保障。

    “那就隻能自己造實心‘衛星’了。”周森提出了一個低花費的方案。

    “聽起來不錯,能很快得到效果,這是我們需要的。”潘文對周森的提議表示讚同。

    實心“衛星”顧名思義,就是在星球軌道上飛的實心金屬球,對現在的d21來說,唯一的耗費僅僅是大氣層往返運輸艦的行動次數,布置可以由戰機在軌道上完成,都不需要發射結構。

    “也許可以添加一點氣化度高的金屬,實現重複使用?”菲奧蓮有些不確定的說。

    見有三人同意,蘑菇頭聳聳肩:“那就用便宜的唄。”

    “稍等,我問下工程師。”卡瑞達覺得幾個家夥商量的不一定靠譜,暫時離開會議畫麵。

    她這一走,周森和菲奧蓮的注意力明顯轉到潘文身上。

    “老潘,你到底開著啥艦?為啥卡瑞達看都不讓俺們看一眼,也不許俺們單獨跟你通訊?”

    為什麽不讓他們看,其實在座的心中都有數,畢竟在當時遭到海盜同僚襲擊時也是遠距離偵測到過黃金號的戰鬥火力的。周森這麽問,也許是想借著自己一貫大大咧咧的形象,看看潘文對這事兒的看法。

    “你們知道我不愛管這些建設開發的事兒,她也是為了讓大家心態穩定點,不然都跑去做生意,這裏沒了我們以後可沒地方養老呢。”

    周森點點頭,似乎接受了潘文的說法,接著又問:“是這樣啊,最近‘生意’很好做嗎?”

    在簽署d21開發合作協議時,周森可是有著比潘文還大的艦隊,大半年來,前前後後雖有損失,算上瓜分了當時投降的海盜同僚護衛艦,和他休整時新買的一條船,實力變化不大。但是這變化不大的大海盜,跟潘文這個一天到晚在外麵跑野路子的一比,差距就大了,有這一問並不出奇。

    潘文對此也隻是如實回答:“越來越難了,mr241的局勢你們也有所了解,雖然賽格伊斯這回占了理讓帝國讓步了,也隻是逼得他們在mr241動用噸位越來越大的船,想去打個獵都提心吊膽的,你看我都好幾個月沒有新船了。”

    對於潘文“好幾個月沒有新船”的說法三人明顯不太認同,少尉二號接替重錘號執勤可才過去沒多久,都一副“看你吹”的表情。

    這種交流卡瑞達肯定在旁邊看著呢,就算沒有,一會兒也能看錄像,三人並沒有繼續追問更多的事情,但是心中是不是想著啥時候把艦隊狠狠擴張一下就不知道了。

    卡瑞達很快回到會議畫麵,對剛才的提議表示肯定:“工程師說這個方案可以用,因為布置的位置要求不能影響作戰,最多能幫忙牽引四成的電漿。”

    “那已經不少了。”

    輔助防禦方案就暫時定下來,沒多久,潘文在d21的分艦隊也在潘玥兒的帶領下歸隊。

    黃金號、胖墩號、少尉一號二號、重錘號,士兵一二四號、環衛一號。僅炮灰艦士兵三號在之前的蟲群壓製戰中受重傷,留在d21軌道港口,船員有五人失蹤。潘玥兒回報說疤龍表示可以修複,但是暫時材料和設備都無法對護衛艦做整體修複,建議找時間拖回賽格伊斯修理。

    除了自家的船,還有卡瑞達的兩艘大型運輸艦和一艘高速通訊艇,現在運輸艦僅各自掛載了一個小型工程箱,大小隻有運輸艦本體的三分之一。

    大型運輸艦能推動數百萬噸的巨型貨箱做超空間跳躍,購買成本其實不會比輕型護衛艦便宜多少,能一次拿出兩艘來,可見卡瑞達也對蟲子有些惱了,下了些本錢。

    丟石頭的任務,當然由三艘士兵級炮灰艦護衛運輸艦去做,因為早前潘文已經想過要炸e7,所以方案幾乎是現成的。為了加速轟炸過程,備選小行星必須小幾號,重新掃描甄選的工作在等待艦隊歸隊的時候已經完成,所以幾艘船裏,潘文僅僅是用視訊會議表揚鼓勵了一下三艘炮灰艦的艦長,就讓他們帶著備選小行星關鍵數據走了。

    行星轟炸方案的變化是降低了表針的,潘文的原方案是要消滅e7的有機質生成可能性,意思就是把e7變成當初被行星導彈攻擊的d23那樣變成熔融態,需要很大個兒的小行星做轟擊。現在變成盡快解決蟲群帶來的危機,以切斷地麵到低軌道補給線為目標,隻要能做到讓表麵加熱到八百度以上即可,甚至不要求通過一次撞擊完成,所以挑選的小行星會小很多,隻要不會被蟲群打碎的大小就行了。

    方案變更後,以長度兩到三公裏,直徑一公裏內的石頭去轟炸,有兩艘大型運輸艦,大概能在一百二十小時後就能同時完成兩顆石頭的拖運、變軌、轟擊動作。

    這意味著不管蟲子出什麽幺蛾子,負責遊擊的潘文艦隊,和接近精疲力盡的d21軌道艦隊,還需要支撐最少一百二十小時,這個時間段內,絕不能讓軌道港被蟲子幹掉,在大蟲子已經有部分突變的情況下,這任務都不算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