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紀元的真實

字數:5062   加入書籤

A+A-


    放鬆了幾十個小時,潘文此時正坐在艦長室的星圖桌邊,手指點著代表著mr241星係的光點,皺著眉頭。

    他的確可以像其他npc一樣對mr241的局勢變化不聞不問,但是真沒有任何高等級boss去幹擾玩家們的發育,他們可能有實力在紀元終末來臨前橫掃一切障礙,其中也會包括他潘文和遠在mr251的那顆衛星。所以他希望能做點什麽,最好是能讓賽格伊斯多支持一段時間,哪怕一天也好,當然前提是不能把自己陷入絕境。

    潘文一直以來都希望對玩家進行重創,他和他的艦隊也花了很多時間在這項工程上,從規模和造成的打擊來算實他的艦隊一直做得不錯,可是他明白自己造成的那點損失在玩家整體中占比有些可憐,情況有些類似蚍蜉撼樹。

    聯合其他一級會員對玩家狩獵看似是個好主意,但他對此做過考慮,危險是大於利益的。

    聯合狩獵的指揮鏈不夠平順且不提,boss們一旦死了雖然能有足夠的儲備金複活,但除了基本知識外的記憶會消失就是個對重組艦隊不利的事情,因為複活者受記憶改變的影響可能導致性格偏差,也許會認識不到有重組艦隊的必要轉而去打工!

    如果隻是去打工,按人員數計算,boss仍然是發揮了自身執照屬性逆天的優勢,可更嚴重的是,潘文擔心boss會“掉階”!階級下降是一種隻會發生在複活過程中的變化,也是除記憶封印外對npc最重的懲罰之一,它會實質上降低賽格伊斯的抵抗能力。

    也許“擔心隊友因自己戰術選擇不利而戰死”是潘文杞人憂天了,不過他放棄聯合其他一級會員狩獵的最主要因素,則主要考慮到玩家的承受能力。

    潘文身為覺醒者是很了解玩家的,甚至可以說如果有自由下線和出入論壇的權利,他自己也算個特殊玩家,正是因此,他比其他人更容易從玩家的角度考慮問題。

    第二世界在玩家眼中不是個真實的世界,隻是個遊樂場,或者說是個取代了真實世界全部功能的另一種有多重選擇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會對“毀滅”一詞持抵觸態度,一旦受到過多的刺激,他們不顧自身所在陣營策略定製自由戰略的可能性非常大,比如直接把賽格伊斯啃了。而這種刺激,可以用一個很直觀的數據來表明,那就是死在高級npc手上的玩家/艦船數量與摧毀掉的的高階npc數量比,或者更簡單的看做經驗懲罰與獎勵的順逆差。

    很明顯,現階段玩家就敢拖著兩三百艘巡邏艦、護衛艦組成的混編簡單追殺潘文的艦隊,如果再去聯合其他一級會員的艦隊去鬧事,移動星基也保不住他們。

    若是聯合上個二三十名一級會員,倒是能弄出些名堂,可那樣做又沒啥意義,二三十個一級會員自有艦隊組成的聯合艦隊,在哪打不是打啊,何必跑去mr241那個已經被玩家控製的地方,如果戰場是死亡之海粒子風暴區,海盜的定製塗裝還能有額外的隱蔽能力呢,此外粒子風暴區本身的能量場也會掩蓋大型艦隊在機動中產生的輻射。

    難道就此放過玩家,任由他們發育直到打爆移動星機後隨意在死亡之海外遊動?

    那是不可能的,驗收新艦剩下的幾天裏如果想不出好辦法,那就隻有動用“那個”招式了。

    心中對“那個”招式做了次簡單的流程安全評估,潘文的手指從星圖上的mr241光點離開,放到代表著mr243的光點上,並且當中指也同時碰觸到星圖板時,星圖桌上顯示出mr243星係的單獨全息投影。

    賽格伊斯淪陷後,才是真正麻煩的時候。

    mr243的重要性和它本身所擁有的力量太不對稱了,將來不知會變成什麽樣子。

    星團與kt星團間唯一的跳躍節點,太空運輸的貨物中,有四成要經過此處,一旦賽格伊斯被擊破,mr243成為玩家們的練級場,立刻就會對mr244往後的幾個星係造成經濟衝擊,而這種衝擊,不單是星幣層麵和與星幣關聯的太空工業,也必然會對居民星經濟圈造成重大打擊。

    舉個例子,抵抗陣線上的k7e1是個淨度65%的黃金星球,由於大氣稀薄脫離難度、成本低,也是人類控製區裏黃金開采成本最低的地區,即便包括爭奪開采權產生的戰損仍然是!從k7到mr243僅有兩站路,繼續向外擴散也就是一到兩站就能擴散到mr星團的全部國家。如果mr243失去了物資流通功能,以黃金本身擁有的物理特性,在工業上將不得不在本地以更高成本進行開采,或是尋找成本更昂貴的人工合成材料做替代品,其輻射效果就能造出大麵積物價小幅攀升,進而衍生更多輻射效應。

    由點及麵,包含黃金在內的數十種在星際商運中占比較大的原材料無法進行全人類世界的配平,會很自然的滋生出“特產型”社會。既有的星係出產的產品,在其他星係根本造不出,或是成本連想都不願意去想。

    特產型社會的出現實際就算是種退化,走_私、傾銷會變得非常嚴重。雖說它會對海盜陣營的擴大有好處,但其實站在潘文的層麵麻煩是大於好處的。就拿現代戰艦的製造來舉例,一艘護衛艦的製造幾乎會把元素周期表裏的前一百一十位全部用到,還包括上百類衍生同位素,不提有的星係裏自有產物根本湊不齊全部元素,就算能湊齊的,成本也是天文數字,結果就是造艦成本會飛起來。

    人類僅有的兩個星晶產地就是14,到mr243被侵占的那天都會封閉,mr244向後的幾個星係星幣身家也會跟著升值,帶來的結果是獲取等量星幣需要更多物資。

    需要更多物資換星幣,需要更多星幣買船,到時候mr244往後的幾個星係裏一艘護衛艦漲到相當於現在五六萬星幣都不奇怪。

    mr243能保護自身的唯一利器,就是它身為星際橋的重要性,一旦被占領,占領者會變成全人類公敵!可惜這一點對玩家貌似沒什麽威懾力,就算帝國和聯邦的官方竭力阻止,想必他們也會被mr243巨大的艦船通行量吸引過來。若是那樣,mr243大概會有一段時間處於偷襲和反偷襲的狀態,有可能成為另一個抵抗勢力的常駐點。

    潘文想了很多,始終覺得mr243成為另一個抵抗陣線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按第二世界全部事件都會產生聯動效果的情況,再加上銀河時代裏boss的個體能力與玩家有所縮小,反抗玩家的勢力越到後期,控製區域越小反抗會越無力,而ct星雲的蟲子那邊也需要時間才能發育到能阻擋玩家腳步的程度。

    除了這些原因,潘文的推測還參考了第二世界整個的平台功能。

    第二世界整體分類具有三項功能:在人類各定居點間分配資源維持人類整體經濟活力、刺激真實技術發展(尤其是能幫助人類殖民太陽係外的高速太空移動技術)和降低人類延續對環境的需求指數,其他分支功能且不去計算。

    在mr243是否可能被直接吞掉這件事上主要參考的是刺激真實技術發展一項。

    大銀河時代的技術層麵是高於真實社會的,也正是因此,而不得不讓類似加速度、太空塵埃破壞力、超空間技術等一係列數值偏離真實,因為沒有對應的真實技術,所以一些完全虛構的東西真正的ai也隻會按按機器製造出來而不了解其原理,這實際上已經開始偏離刺激真實技術發展的初衷。而在大銀河時代裏人類也就僅僅在兩個星團間折騰,甚至沒占領銀河係的一條懸臂,更是體現出第二世界硬件結構算力已經接近極限,無法通過單純的增加終端提供更大規模的擬真環境了!

    那麽可想而知,在真實技術幾乎沒有發展的時候,第二世界的紀元被推動到不得不轉入下一個紀元時,很可能因真實技術能力無法滿足地球休眠人對“真實”的需求,迫使第二世界返回第一紀元重新開始!當然故事不會完全重複就是了。

    重返第一紀元有什麽問題?休眠人反正隻能被動接受不是?玩家說不定也想回到更突顯個人能力的時代呢。

    當然有問題!

    真實世界在第二世界建設的實驗室不是邊緣星球就是以異次元的形式存在,下個紀元不管是退回洪荒紀還是進入到真正的銀河旅行時代,實驗室都可以以現有的形式存在下去,但銀河時代的知識普及度明顯更具備全民開發的優勢。

    地球上潘文的兩百億同胞的確沒什麽人權,但是他們身為人類的創造力是不受記憶限製的,隻有在更高的社會技術環境下,地球這個仍然占據著人類社會中最多數成員的故土才有足夠的含金量,而也隻有在全民都接觸到擬真科技的環境下,四大監管者才更能體現出她們對創造力進行“監管”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一台大管區統籌機器。

    因此,假如無法對下一紀元進行科技化推進,人類管理層肯定會希望第二世界能在大銀河時代多維持些時間,以期待出現突破性的技術革新。

    按這條思路,不管賽格伊斯還能撐多久,mr243、244、245這三個能跳到242的星係,必然會形成一條更堅固的抵抗陣線,同時外麵的管理層也可能動用特權影響各勢力決策,在不影響“體驗”的前提下,壓住玩家嘴裏所謂“曆史的車輪”。

    潘文這小屁嘎達會為這種大事費神,說來說去還是為了自己,因為如果mr243是一個必然被吞掉的點,以它的重要性,和現在mr241那邊海盜幾乎被清空的情況,他必須立刻著手催促小夥伴們開始囤積海默星周邊衛星上缺乏或難以開采的原材料。

    不過雖說他現在的推導結果是會形成新的抵抗陣線,囤積原材料的事情還是要做,mr243被咬一口發生的混亂到抵抗陣線的成型還需要一些時間,另一邊又有蟲子窺視,物價最終攀升是不可避免的,隻是假如事情真按他想的發展,倒也無需太過著緊,至少可以保證艦隊的規模擴大不會停下來。

    潘文的眉頭剛剛鬆開一點,艦長室裏響起了第二主機豆豆的聲音。

    “艦長,在ct156搜集的細胞有進展了。”

    ===

    ps:順便吐槽,大過年的停電,差點腦袋都氣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