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造謠

字數:4835   加入書籤

A+A-


    反**武器的測試結果遠低於預期,消息傳出去後的直接結果是各大船廠立刻聲明,將無限期停止製造本次授權的掛載型反**武器,搭載反**主炮的新船也將延緩工期,已經下單的買家可在三天內聯係廠家更換主炮。

    比起利潤,大廠們對信譽更看重,或者說他們在乎的也並非信譽,而是希望客戶別隨隨便便都死了,活著的客戶才能有更多訂單。

    大船廠的聲明出來,沒有消滅帝國和聯邦的雇傭軍們對反**武器的購買熱情,搭載型和主炮型不行,投射型勉強還是能用的嘛,至少比常規導彈的打擊效果好點兒,這東西在艦上無法臨時改裝,卻可以由船廠弄出機雷型號,機雷的生效距離比導彈更近,說不定還有意外之喜,比如多弄點兒精華什麽的。

    其實大家都不知道精華多起來後會是個什麽價格,不過這不妨礙認知,隻要明白精華是潔淨能源,而潔淨能源永遠不缺市場就行了。

    別人有空關心反**武器與精華的關係,潘文和他的團隊回到k11後則沒閑著,他們從數個渠道獲得情報並加以整理,試圖把局勢掌握的更清楚。

    個人情報體係跟帝國和聯邦這種大國沒得比,卻好歹也是涉及到數十個財團、跨國企業的情報網,可以說每一個在k11以外地區停留過的艦隊中,多多少少都有幾個人會有熟人隸屬於該情報網,在k11內部,這個情報網甚至不會比帝國、聯邦聯軍差。

    當然缺點也很多,他們的情報體係搜集到的消息中,有很多不實小道消息,這部分沒辦法動用足夠的人力物力一一排查,隻能人工篩選出可疑的做重點查證,於是也影響到了時效。潘文要拿的本次所有參戰艦船回港後的檢疫報告,就花了三天才找齊。

    檢疫報告很有問題,卻沒有什麽頭緒。

    根據檢疫報告顯示,在戰區有開啟過機庫的戰艦,平均寄生/細菌感染概率足有其他艦船的四倍,不過並沒有發現感染/寄生人員的行為異常。

    也許寄生蟲需要近距離遙控?或者隻是奇怪的疫病擴散?還是無法對高級ai生效?缺乏決定性證據的前提下,似乎無法做出可靠的判斷。

    倒是另一件事引起了情報體係的警覺——左翼蟲群似乎在進行戰略收縮!

    有可靠的消息稱左翼蟲群在今天早些時間停止了在k9、k10地區地區的活動。

    潘文又找到玩家雇傭軍駐他家輕工廠的聯絡人員證實,得到了同樣的答案,而且聯絡員說聯軍已經在準備分配k9、k10的利益了。

    k9、k10在早前的拉鋸戰中,居民星都遭到過行星打擊。不過其他可利用行星和小行星受破壞程度都不大,這些行星上雖然也有蟲子,但由於大氣稀薄或沒有大氣,進行小範圍清掃的成本不算離譜,下點本錢還是可以有限開發的。

    蟲群的戰略收縮的疑點毋庸置疑,可是左翼的平均恒星間距要更大一點,一類偵查艦也隻能探測到k5-k8範圍,k1到k4是什麽情況無從得知。就算聯軍舍得更多一類偵查艦,冒險獲取其中的情報,裏麵隱形的蟲子太多,也很難拿來當真實數據用,再加上沒有以往數據對比,也無法推測蟲子想幹什麽或是正在幹什麽。

    但是即便難以判斷,潘文還是讓學員們分幾組做了次兵棋推演。

    根據推演,可能最大的是把人類戰線放出去,擴大作戰麵,假如聯軍真的安排k9、k10的產業分配事宜,左翼蟲群之後的行動會成功率會顯著提升。不過這個戰術有個前提,蟲子在k7、k8的原抵抗陣線不能落在下風,否則會給k9k10部分留下充分的準備或逃跑時間

    幾個戰術組有一半推演出如此結果,潘文是不太滿意的。以往的戰例已經證明蟲子的單次跳躍距離比人類還短點,一類偵查艦投入使用,魔王們現在是重大信息劣勢。哪怕放出去一格,隻要一類偵查艦還有一天在陣線上跑,蟲群幾乎沒有大規模搶攻的機會,最多是把k9、k10的人類趕跑將已經投入的固定設施推一次,也許還能幹掉一些不聽管教的小艦隊。如此戰果,對於k11防線的作戰體係、後勤體係的任何一方麵都不會有一丁點兒損傷,魔王幾乎沒可能選擇效率如此低下的戰術。

    另一組推演倒比較吸引潘文,收縮兵力保持單位範圍內的武力密度,抽調出部分兵力橫跨冰區,直接打擊mr星團後方。

    潘文認為,魔王能選擇的戰術、戰略隻能針對作戰體係和後勤體係,不把其中之一擺平或至少戳個大洞,蟲子再多,想過k11都要付出他們無法忍受的代價。而且潘文在mr251海默星e7衛星蟲子事件時,的確看到過蟲子跳進冰區,是不是跳死在裏麵也無法求證,不過從時間上來看,發源於k30的右翼蟲群可能就是那波,所以今天蟲子再穿一次冰區似乎並非沒有可能。

    當然潘文也不能保證自己想的就對,說不定蟲群已經有了新的蟲子,可以發揮特殊的戰役作用,此刻正在集中力量養成呢?

    不管怎樣,今天根據左翼情況變化進行的推演還是給了潘文一個新的思路,據此,他沒有吝惜的開始調動渠道力量,找槍手在媒體上幫蟲子吹了一波。

    其實就算沒有今天的推演結果,潘文原本也是想找時間幫蟲子吹一波的。

    自一類偵查艦投入戰場以來,各方的氣氛逐漸變得浮躁起來,尤其以kt星團右翼撤離的各方勢力為代表,總想著要回去搞點名堂,為此,他們不斷在各種媒體和信息渠道裏鼓吹帝國和聯邦的強大,希望他們承擔更多責任,將更多兵力投入前線。

    暫時來說這些行為還沒有產生嚴重後果,帝國和聯邦的增兵流程慢的死,就算有部分顯貴、議員受媒體影響,想提出更激進的提案,可兩個超級國家的協調涉及到方方麵麵,不是誰誰誰說了就能算數的,哪怕帝國的皇帝也要看聯邦的決議。

    潘文擔心的是按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說不定又會變成人類至上論,那樣的話他好不容易湊起來的阿妮克雇傭軍鬧不好就給誰收拾了。而且增兵若結果不錯,激起人心,蟲群說不定就給一波打殘了,現在他隻是又多了個理由在媒體上放火,能影響到增兵結果最好,影響不了也要讓更多人保持謹慎。

    於是媒體上就出現了下麵一幕。

    “據本台消息,kt星團左翼星區蟲群規模驟然縮減,疑似在進行重大戰略變更,本台將在稍後邀請軍事專家為您解讀。”這是比較專業的。

    “蟲群撤退?專家稱蟲群有偷渡可能。”這是轉發的。

    “收拾包袱準備上太空吧,mr星團居民星已經不再安全。”這是聳人聽聞的小媒體。

    單方麵幫蟲子吹,實際上並不會引起人群的普遍關注,畢竟人蟲大戰開啟的數周時間裏,此類新聞也不是沒有,兩次三次的,遠離前線的mr星圖人群已經有些習慣了。

    不過潘文那一直沒有見麵的,應該也是覺醒者的“朋友”似乎在媒體方麵特別敏感,也許他就身處媒體行業,在這隻無形之手的推動下,事情很快就向潘文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本應掀不起多大風浪的新聞與時評,突然遭到“有識之士”的攻訐,稱專家們無視社會責任,公然在媒體中傳播負麵影響力,並叫囂著各大媒體封殺那幾位專家。

    如果是一般情況,被聲討的專家們由於是“蟲吹”,群眾大部分應該傾向於抵製,然而巧合的是,發出叫囂的家夥一向風評不怎麽樣,本人就是靠炒作負麵消息生存的公眾人物,所以消息傳出後,媒體收到的群眾反饋仍然保持總體中立的狀態。

    群眾們不幫不打的姿態讓媒體們來勁兒了,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人物幫兩邊說話。

    正方越說越像那麽回事,說k11僵局的情況下蟲群遲早會穿過冰區直接攻擊人類後方,mr星團在對k11支持的同時,不應該縮減自身武裝力量的建設。

    反方則緊抓道德製高點,說某些專家們肆意製造社會恐慌,而且有慫恿國家浪費稅金的嫌疑,對此類專家的言論應該予以堅決抵製。

    後來還冒出中立的,一邊認為專家們提出不同的看法能為軍事部門提供更多的參考,製定更全麵的作戰計劃,一邊又說社會責任也需要顧及,吧啦吧啦。

    看著輿論的變化,潘文撓了撓頭,不得不承認玩媒體,還是那位素未謀麵的“朋友”更厲害一點。

    單純的幫蟲子吹,能有幾個人認同暫不提,若真的有引起恐慌的可能,像伊斯帝國、芙羅琳共和國等進行較嚴格輿論管製的國家就有可能不會引入。而此時這樣進入社會討論,不管想不想知道,都一定會通過轉播、朋友的言談聽到相關消息,繼續發酵至少能讓各國的決策定製者多少有點兒印象,最終可能微妙的影響到武力的調度。

    微妙的改變或許根本不會改變結果,至少潘文和他隱身的“朋友”努力了,也算對得住自己npc的身份。

    篩選著各種信息,希望能在某一刻抓住機會在蟲子身上咬一塊肉下來,就已經足夠潘文頭疼,而阿妮克人突然就閑不住了!

    剛剛完成整備的阿妮克雇傭軍老毛病複發,派代表過來說了一件事。

    “我們要賣豬……不,奴隸,如果潘先生能幫忙,我們願意支付5%的銷售額給你。”

    ……是的,才幾天他們就忍不住要在人類社會做奴隸販賣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