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牡丹殿上百花宴

字數:3321   加入書籤

A+A-




    第81章 牡丹殿上百花宴

    素聞百花宴秀麗繽紛、香氣襲人,讓人觀之而垂涎,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之前我也聽蓮兒說過,每年公主的壽宴都會請來宮中的禦廚,采用不同的特色宴席來為公主祝壽。雖說公主修道吃齋,滿桌的豐盛酒菜她隻吃素菜,但她從來不會虧待了賓客們,每次宴席都葷素搭配,極為豐盛。

    百花宴”這個說法,讓我覺得很是新奇,古人還是挺會玩的嘛。

    這百花宴不僅僅是好看而已,各類鮮花也都各有用處。如這句話能養護腸胃、調理氣血,梔子花擇優清肺涼血的功效,芍藥行血中氣,金銀花清熱解毒、養血止渴……”

    這位老者說的頭頭是道,估計是個老中醫吧。

    另一位則開始對著一道道餐食開始介紹起來:“這道菜是‘魚戲蓮葉間’,魚肉之鮮與荷花蓮葉之清香融於一體,使魚肉更加鮮嫩爽口,湯汁清爽而不油膩,使人食之唇之留香,回味無窮……”

    天哪,這個我不能聽,再聽就要流口水了!

    我也沒光顧著四處亂看,我的視線一會兒都沒離開過李白,生怕跟丟了被甩在這大殿的某個角落,今天人這麽多,要是走散了那可就要丟人了。李白跟別人打招呼、聊天時,我就在一邊裝路人;他閑下來的時候,我就跟他聊幾句。

    這不,李白剛跟一位年長的賓客寒暄了一陣,才閑下來,我趕緊湊過去,小聲問道:“今天的賓客可真多,這些全都是公主的朋友?”

    李白小聲對我說:“不都是,也有少數朝廷官員,還有一些身份特殊的客人。”

    身份特殊的客人?”我仰起頭皺起眉。

    李白用下巴指了個方向,我順著那方向望去,瞬間就明白了,是那天在荷亭中看見的那些遣唐使,比起那天,他們的著裝要正式、莊重了很多。

    讓我認出他們的是那個長著日是帥哥臉的男人,我就記住了那一張臉,而那些個路人臉,誰會用心記啊?

    大家寒暄議論了一段時間,公主的婢女們安排賓客們在殿上兩邊紛紛落座。今天人多,座位安排地也密集了些,兩邊都坐了好幾排的人,我們坐在殿內右側,李白在第一排,而我坐在他身後的第二排。

    我左右兩邊也都是女眷,估計也是她們前麵的男人帶過來的家眷。

    我知道這座位安排也很有講究,我大概觀察了一下,汝陽王坐在我們這一側距離公主最近的位置,他身邊那兩個看起來好像也是皇子王孫一類的人;之後就是裴將軍,隔了幾個人之後就是李白,差不多在這一側最中間的位置。

    王維坐在對麵的第三席,前麵的那兩個人我不認識;那些遣唐使也坐在對麵,顏值較高的那位坐在前排,兩邊各有一遣唐使,其餘的坐在他們身後,在距離口較近的位置。

    很快,今天的主人——玉真公主出場了,她今天的穿著格外華麗,光彩照人,很是美豔,隻不過戴著麵紗,讓人無法看到她的妝容,隻是,單單是那額間妝就夠人仔細觀賞一會兒,她沒有簡單地貼個花鈿,而是運用幾種不同的紅色胭脂細細描繪而出,豔麗而不俗氣,美麗而不妖嬈。

    她對著賓客們講了幾句,便令婢女將殿前桌上的百花宴分給賓客們。那桌上的每道菜都沒有那麽大的量,不可能保證在座的每位賓客都能分到。因此分菜也很有講究,一道菜給什麽人、分多少,都不能有分毫差錯。

    我心中不禁感歎:做個婢女真不容易,那麽多好菜吃不到也就算了,還得小心翼翼地分給別人,這是何等地煎熬?

    我看著分到我桌上的幾小碟餐食,雖然菜都被分開了,但在這小份中卻依然保持著精美的造型,依然是色香俱全,讓原本就已經饑腸轆轆的我垂涎欲滴,好像快點嚐嚐看。

    可現在還不能吃,要等到公主允許、大家開始欣賞節目的時候,才能動作優雅地緩慢進食。

    晚宴正式開始,當然少不了節目表演助興。這些節目之中,不僅有這別館中的樂工、舞姬準備的節目,前來祝壽的賓客們也要紛紛獻上精彩節目,以示心意。

    有的賓客帶來了胡姬,有的賓客則帶來了民間耍雜耍的,有的賓客帶來了民間頗有名氣的歌姬……各有各的特色和精彩之處,晚宴精彩絕倫,大家看得開心,聊得高興,吃得滿意,喝得愉悅。

    那些遣唐使也獻上了節目,幾位舞姬伴著和樂表演扇舞。一舞過後,坐席上的幾個遣唐使也參與進來與那幾位舞姬一同表演歌舞。

    幾個節目過後,坐在第一排的一個遣唐使忽然開口道:“大唐乃禮儀之邦,我等已獻上我國歌舞助興,請問公主是否可回敬我等一舞或一歌作為‘回禮’呢?”

    說話那人帶著濃重的島國口音,麵相很不友善,一對倒八字眉,一雙眯縫眼,一臉橫肉,我這兒距離有點遠,看起來簡直就是一臉的橫線……

    好,既然汝等想討歌舞作為回禮,那本公主就回汝等歌舞,來人……”

    公主殿下且慢。”

    那一臉橫線的家夥竟然打斷了公主。

    我等深知大唐地大物博、人才濟濟,若是一般的歌舞,豈不太過平凡無趣?我等獻上我國歌舞來為公主祝壽,那麽公主可否回敬一具我國之風歌舞?隻是,不知這泱泱大唐之中,是否有這樣的人才。”

    我去,這大兄弟是要搞事情啊,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倭國算什麽啊?那可是派來一批又一批的人到大唐拚命學習的,可是唐人之中有多少學習過倭國文化的?何況是倭國歌舞?況且很大一部分不也都是從唐朝搬過去的麽?

    如果這件事拿到現代,那根本不成什麽問題,別說是日本歌舞,就算是毛裏求斯歌舞我保證大天朝也有人會!隻是在這個時代……

    我偷偷瞄著公主的神情,隻見她眉心微蹙,似乎有些為難,估計別館的樂工舞姬們都沒有人能表演滿足這位倭國使者的要求的節目。

    該不會那倭國使者就是故意要戳著一點才提出這個要求的吧?那不是故意要讓公主下不來台麽?這對他們有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