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徹查案件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A+A-


    黃昏時分,華儀殿前,皓廣親自替錦秀披上青緞披風:“你回去好生歇息,明天朕再去看你。今天事情多,恐怕又是一夜不得睡了。”

    “皇上也保重龍體。”錦秀關心地說。

    皓廣點點頭,看著宮女們攙扶錦秀上車去了,回過頭來,沉著臉向小太監吩咐道:“去叫孟侍衛來見朕。”

    小太監答應了一聲,連忙飛跑去了。不一時,孟紫成已經過來。

    “皇上召微臣有何要事?”

    “你去將盧見增的案子徹底查清,三天之內來見朕。不得有一點疏漏。”皓廣語氣凝重,吩咐道。

    孟紫成看了一眼皓廣的臉色,還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問道:“皇上,微臣有一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你說無妨。”皓廣沉聲說道。

    “這件事情,皇上為何不早些查?何必等到現在?這樣不是讓陳庭那個老家夥更張狂了嗎?”

    皓廣停了片刻,背手走到窗前,看著外麵漸黑的天色:“朕是想看看,陳庭還有什麽詭計沒有,他既然這樣做,一定還有後續的計劃,絕不止這一件事情這麽簡單。朕這樣做,也是等著將事情弄個清楚明白。可是現在,如果不趕緊將盧見增的事情昭雪,錦秀心中一定很難過。”

    孟紫成有些明白了似得:“皇上是想放長線釣大魚?”

    皓廣點點頭,孟紫成又有些納悶地說:“他不就是看劉夢陽礙眼,想除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排除異己麽?還敢有什麽別的大事不成?”

    “陳庭野心勃勃,他的計劃長遠著呢。”皓廣冷笑了一聲:“斬草必除根,等到他暴露殆盡,一舉殲滅,也可置他於死地!”皓廣說著,手掌向下狠狠一劈,眼中露出冷峻的眼色。

    孟紫成完全明白了:“微臣知道了,微臣這就去辦。皇上隻管放心。”

    皓廣微微頷首。孟紫成卻還想說話似得:“皇上都是為了盧昭儀,可見皇上對盧昭儀的心真。”

    皓廣聽到此處,卻微微歎了一口氣:“朕看見錦秀的樣子,心疼她憔悴,不能不這樣做了。”

    孟紫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表情,卻又趁皓廣不注意,立刻收斂起來,換成了平時恭恭敬敬的神氣:“微臣告退。”

    皓廣沒有說話,孟紫成也不再停留,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之中。

    錦秀回到儲寧宮,天已經快黑了,春芽和秋楓等正忙著指揮小丫頭安置東西,整理床鋪,又吩咐預備著蓮子湯,見錦秀回來,都忙迎上前去,笑嘻嘻地說:“娘娘回來了。今天的大典可算是圓圓滿滿,宮中人人都說娘娘真像仙人一樣呢。”

    錦秀微微一笑,沒有答言,隻是慢慢向殿內走去。忽見蕙兒和芸香都還沒走,正在那裏鋪設坐褥,便停了腳笑道:“你們還沒回去呢?茶室那邊有人管麽?”

    “給娘娘請安。”蕙兒和芸香忙轉過身來笑著道。芸香又笑著抿了抿嘴:“茶室近日又增加了幾個人手,新來的司茶也很用心,知道我們是娘娘的舊日手下,特意放我們出來一會兒的。”

    錦秀點點頭,蕙兒和芸香對視一眼,蕙兒就將早上拿來的兩匹緞子端來:“給昭儀娘娘賀喜,這是奴婢們親手繡的榴開百子圖案的緞子,禮物雖輕,卻是奴婢們一點心意,請娘娘不要嫌棄才好。”一邊下拜,一邊說道。

    “你們說什麽呢,這樣的好東西,我喜歡都喜歡不過來,怎麽會嫌棄?難得你們親手繡的這片心。”錦秀叫秋楓接過來,笑著說。

    蕙兒和芸香笑道:“昭儀娘娘隻要看上眼就好。時候不早了,娘娘明日還得到壽康宮去,奴婢們這就告退了。

    錦秀點點頭,又忙道:“秋楓,你將今日各宮娘娘送來的玉器挑幾件出來,給她們帶回去。”

    “不敢領了,娘娘對奴婢們已經很厚了。”兩人忙低頭道。

    “咱們一起在茶室的情誼,還說這些做什麽?留著玩吧。”

    說著,秋楓已經拿了過來,兩人不敢推辭,接過來謝恩,方才出去。

    “對了,今天皇上賞賜的東西,你分出幾分來,給各宮的娘娘都送些去,免得叫人說咱們失了禮數。”錦秀向秋楓和春芽吩咐道。

    兩人忙答應著去了,又給錦秀一一看過,遣人送到各處,錦秀又道:“送來的東西,都一概放到後麵庫房去,別叫人動,看有什麽不妥當的東西。”

    秋楓會意,指揮人都一股腦搬了過去,回來又向錦秀笑道:“蕙兒和芸香哪受過這種好?娘娘真是慈心人,要是別的娘娘,一朝得寵,早不把以前的人放在眼中了,避之還唯恐不及,生怕低了身份似得,娘娘還這麽照應。”

    錦秀看著窗外的星光,有些慨歎地說:“都是苦命出身,我哪裏能那樣做?人生在世,誰知道誰什麽時候得意,什麽時候失意,凡事不可做絕。”

    秋楓像明白了什麽似得點點頭,抬頭看著天上的明月,散發出動人的清輝,灑下這莊嚴富麗的宮廷。

    第二天一早,錦秀惦記著要去壽康宮請安敬茶的事,天還沒亮就起來了,早膳也顧不上用,忙坐在妝台前梳洗打扮,這幾日因為勞累、傷心,又是有孕在身,她的臉色很差,為了不在太後麵前失儀,精心妝扮了半天,看沒有什麽差錯了,隻帶了春芽,才往壽康宮去。

    壽康宮在皇宮的東北角,是一處極為清靜的宮苑,地方不大,卻整飭的十分精致,人來人往,卻十分有秩序,雜而不亂,而且都小聲說話,小心行步,生怕出什麽差錯似得。

    錦秀到了門前,也放慢了腳步,春芽忙走上前去,道:“儲寧宮的昭儀娘娘來給太後請安,請公公進去通報一聲。”

    那太監看了錦秀一眼,忙答應一聲,上前請了個安,飛快地跑進去稟報去了。不一時出來,笑容滿麵地道:“太後叫娘娘進去。”

    錦秀忙向宮內走去,一條石子甬路,通向內廷,隻見門口早已經站了兩個大宮女等候了:“給昭儀娘娘請安,娘娘真早,太後還剛剛起來梳頭。”

    錦秀聞言,忙停下腳步,笑道:“那我就等一會再進去,現在進去,不會驚擾了太後嗎?”

    “不要緊,昭儀娘娘不比別人,還是趕緊進去吧。”說著打起簾子。

    錦秀微笑道:“還是請姐姐們傳報一聲,看太後的示下,我等一會兒不要緊。”

    兩個宮女微微一笑,道:“也好,勞煩昭儀娘娘稍等片刻。”說著,就趕忙進去了。

    片刻功夫,兩人就又出來了:“太後請昭儀娘娘馬上進去。”

    錦秀連忙整整衣服,慢慢走進去,壽康宮陰沉沉的,殿中都用厚厚的簾子蓋著,裝飾十分簡單,一切器具都非常簡樸,處處都是青灰的眼色,彰顯著這位天下之母素性節儉的風範。

    到了此處,她不禁想起父親曾經對她說過的前朝往事:太後是從前的大將軍褚良之女,十六歲進宮,成為了頗得先皇寵愛的妃子,當時宮中皇後早亡,除了太後因為生子而被封為淑妃之外,就隻有原吏部尚書蔡猛的女兒,被封為貴妃,也生下了一子,就是當今的長廣王。

    兩虎相爭,儲位之爭暗中白熱化,錦秀聽父親說過,後來,先皇在臨終的時候下了禦旨,封褚妃之子為太子,皇位就此塵埃落定。而失敗的蔡貴妃,因為太後仁厚賢淑,將其封為皇太貴妃,使其頤養天年。

    可是,登基後不久,蔡貴妃就暴病而亡,而長廣王在此時,也染上了瘋癲之症,封地之事全靠國相為尊,這一對母子,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漸漸消失了。

    這些陳年舊事,都是小時候父親曾經告訴過她的。那時候她年紀小,聽著隻覺得有趣,根本沒想到裏麵還有什麽故事。如今,她才知道,這裏麵,蘊含著這樣的腥風血雨,沒想到,自己也要跨進此處,經曆這些事了。

    錦秀收斂住心神,來往的人都悄無聲息,輕手輕腳,隻蹲身用眼神示意,給錦秀請安。錦秀也輕輕揮了揮手,隻見太後正坐在正中妝台前的一張椅子上,旁邊兩個宮女在伺候梳頭,錦秀忙跪了下去:“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太後娘娘長樂無極。”

    太後半天沒有發話,錦秀的心,頓時緊張的加速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