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暗伏秋楓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A+A-


    黎淑容一連幾天都是侍寢,風頭極盛。至於薑榕,過來七八日,才輪到了兩日,其它的妃嬪,都是隻有一次。宮中人人都說,新進來的黎淑容,隻怕是要和盧淑妃有的一比了。

    錦秀也知道眾人的議論,隻是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仍舊照常處li事務,照顧皇子。對於新進宮的秀女,也是照應的極為周到,人人都說不出什麽來,宮裏一時還算平靜。錦秀日日惦記著前線的錦宣,每逢有隨軍情傳過來的家信,她看見錦宣親手書寫的字,才能安心。

    錦宣出征不久,她就聽說前線戰事有些吃緊,幾位將軍聯合上書,說是獨力難支,要求晉封陳庭為大總兵,重上前線。

    皓廣接到這封書信,氣憤不已,人人都能看出這是陳庭欲要重掌兵權的詭計,皓廣遲遲沒有答複,他已經秘密派錦宣深入突厥王庭,如果此仗能夠一舉打贏,就算是奠定了大局,用不著別人了。他和文武大臣僵持,隻指望錦宣能夠緩解燃眉之急。果然,令人窒息的幾天過後,前方傳來了錦宣的捷報:他連夜進軍,潛入背麵,已經直搗王庭,剿滅重臣,隻走了突厥王,但王朝也已經受了重挫,氣焰大滅,不久就可以斬草除根了。

    皓廣得到這個消息,才長出了一口氣,陳庭**也偃旗息鼓,放棄了最後的希望,隻有等待能有一絲僥幸放過的希望了。

    孟紫珠月份已經漸大,再加上如今她心情不佳,錦秀生怕有什麽閃失,因此特意囑咐了她盡量少出門,又將春芽派去照料她。宮中她全副精力都在公主身上,也無暇顧及其它。時光荏苒,一轉眼幾個月過去了,前線屢屢傳來捷報,大部分功勞都是錦宣立的,錦秀和紫珠聽見這些消息,才覺得略微放心,等候著大捷的那一日。

    秋意漸深,一天天寒冷了起來。又到了換季的時候。每年此時,主管宮務的妃嬪都是忙上加忙,錦秀有兩個孩子,每日更是得到三更天才能睡下。這天上午,內務府送冬裝的樣子來,錦秀正在翻看,忽然秋楓走進來,一臉驚訝地說:“娘娘聽說了嗎?黎淑容要搬到長和殿去。”

    錦秀在一疊衣裳中抬起頭來:“什麽?好端端兒地,怎麽要搬到那裏去了?”長和殿是緊依著清宣殿的宮殿,比儲寧宮還要距離近很多,曆來少有人住,因此錦秀一聽見這個消息,也有些吃驚。

    “剛才奴婢去給娘娘掐梅花,路上遇見了黎淑容的幾個宮女說的,她們正在忙著收拾東西呢。說是皇上允許的,不日就要搬過去,大約一會皇上的聖旨就會下來。”

    錦秀正要再問,果然聽見外麵一聲傳報:“皇上派人傳話來了。”

    錦秀和秋楓對視一眼,道:“叫他進來。”

    話音剛落,隻見清宣殿的一個小太監已經走了進來,向錦秀請了安,道:“回淑妃娘娘,黎淑容要搬到長和殿去,皇上已經準許了,說是久不住人,請娘娘收拾一下,三日後就要搬過去的。”

    錦秀盡管知道了,還是問道:“怎麽這麽急?冬天氣溫低,隻怕一日兩日難以收拾。不是委屈了黎淑容嗎?”

    “皇上說,不用太費事,隻要簡單清掃一下就可。”

    看來皓廣早已經準備好了,錦秀聽了,便點點頭道:“回去告訴皇上,我知道了,三日之後一定收拾妥當。”

    小太監答應了一聲,退了出去。秋楓見他走了,有些氣憤地說:“這個黎淑容,真是恃寵而驕。”

    這半年來,黎淑容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從開始時候的少出人上,到如今的和錦秀平分秋色,將其它妃嬪都比了下去。除了薑榕有時還能略得些寵愛外,其餘人都是獨守空房。

    盡管剛進宮的時候,錦秀就看出她不是個普通人,但也沒有想到她會有如此手段。幾次jie觸,她就發現黎淑容表麵上溫和,實際心機頗深,似乎叫人一眼望不到底。

    “娘娘,真要這麽快給她收拾嗎?她這分明就是司馬昭之心,想著離皇上近些,比娘娘還要接近皇上,就能隨時知道皇上的心意,也能多留住皇上!”秋楓見她半天沒有說話,喚了一聲道。

    錦秀收回了這些複雜的思緒,回頭來沒有說話,思索著如何應對,忽見容兒手中拿著一個袖筒走進來說道:“娘娘,這是奴婢給娘娘繡的,不知娘娘喜不喜歡。”

    錦秀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繡著紅蓮綠葉的花樣,十分精巧,還沒等自己說話,旁邊的宮女嬤嬤早已經交口稱讚道:“容兒姑娘的手藝,在咱們宮中也可說得上是頭一份了。自從容兒姑娘來了,可是把所有人都比下去了呢。”

    容兒的手藝的確是好,聽見這話,臉上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淡淡的紅暈。錦秀剛要說話,一眼瞥見秋楓眼中透出一絲不悅。不由得將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換了個笑話說:“正是呢,這樣的手藝,要是不給夫君做些什麽,可真是有些可惜了。”

    此言一出,眾人都笑了起來,容兒略微羞紅了臉,笑道:“奴婢好心給娘娘做些活計,娘娘就拿奴婢開玩笑。”說著,就跑出去倒茶去了。

    錦秀看這兒她的背影,回頭卻向秋楓正色道:“對了,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說。”

    秋楓忙收回了緊隨容兒的目光,換了一副笑臉道:“娘娘有何吩咐?”

    “黎淑容要搬到長和殿去了,她分明就是想更接近皇上。可是這不比從前,離咱們比皇上遠,還可以知道她的動向。這以後天高皇帝遠的,想看著也不成了。所以我想著,必得有個心腹的人過去才好。這樣,才能不被蒙在鼓裏。想來想去,這個人也就隻有你了。”

    秋楓吃了一驚:“娘娘要做什麽?”

    錦秀笑了笑:“沒什麽,我隻是想跟皇上說說,讓你再回去接掌清宣殿的茶室,這樣,皇上身邊就有了心腹人了,她的一舉一動,你也都會知悉。”說著,拉過秋楓的手,親熱地說道:“你也知道,春芽在外麵照料紫珠,一時半會回不來,宮裏隻剩下你和容兒。若說容兒呢,也能去做,隻是她畢竟年紀輕些,又經曆的少,我怕她不周到,隻有你跟我的時間最久,又老到些。除了你,還有誰能叫我放心呢?”

    秋楓略微怔住,一時有些說不出話來:“娘娘——”

    錦秀猜到她的意思,又親切地笑著說:“你不敢說,我也知道,以為我是不是不願意留你在身邊了,所以才將你打發到那裏去。我愁得就是這個,生怕你有什麽糊塗想頭。其實你仔細想想,我若是對你有什麽心思,將你留在身邊,以後尋個機會再發落,豈不好?將你送到長和殿去,又是咱們的對頭,你要是倒向了那邊,不也是很容易的?對我有什麽好處?你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我的意思,我當著明人也不說暗話,這都是掏心掏肺的話。你自然知道的。”

    秋楓聽了這一番話,低頭尋思了半晌,似乎被這些道理所折服了,抬起頭來,眼中失望和猶疑的神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堅定的目光:“娘娘放心,秋楓不是那等糊塗人。娘娘的好意,秋楓都明白。這一去,一定不辱使命!”

    錦秀放了心似得點了點頭:“那就好。我就知道,我身邊的丫頭,隻有你最懂事,最能體貼人的心意。你放心吧,三兩日中間,我就會向皇上請旨。你準備準備就是了。”

    “娘娘放心,奴婢原來橫豎都是在清宣殿做過事的,蕙兒現在又回到了茶室,奴婢本對茶室也熟悉,又跟著娘娘待過一段時間,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錦秀滿yi地點點頭,拍了拍她的肩膀:“好丫頭。你知道,這一去就是千斤重擔。現在後宮的形勢——”她沒有再說下去,憑秋楓自己去領悟。

    秋楓閃了閃大眼睛,忽然一下跪了下去:“娘娘不必再說,秋楓心裏都跟明鏡兒一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娘娘對秋楓一向恩重如山,秋楓豈有不知報效之理?”

    錦秀連忙一把拉起她來,又拉她在身邊坐下:“快起來,何苦要這樣?你的心思,我哪有不知道的?恩重如山,倒也談不上,不過,我對你一直向親姐妹一樣看待,倒是真的。今天也和你說句實心話,容兒和孟侍衛兩情相悅,我也說了要給他們請旨訂婚,你們想必也都知道了。其實,你和春芽的事,也一直放在我心上,我從來沒有一刻忘卻。我想著,以後要是能有能幹的侍衛,或是朝中的官吏有能幹的,就找一門親事將你們指出去,好好過日子。也算沒白跟了我這些年吧。”

    秋楓萬沒想到錦秀會說出這些話來,大出她的意料之外,不由得站起身來,淚水盈盈:“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