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子封王
字數:4356 加入書籤
錦秀見皓廣故弄玄虛的樣子,就猜到他有什麽話要對自己說,一麵漫不經心地用筷子夾著菜,一麵笑說:“若是好東西,臣妾就想要,若是不好的,臣妾就不要了。”
“就算你不喜歡,遠兒也一定喜歡。”皓廣又說。
錦秀心中自思,難道是給孩子的什麽東西不成?便笑道:“既然皇上這麽說,看來不是給臣妾的禮物了,是給遠兒的,那還和臣妾說什麽?”
“你這個做母親的也得知道啊。”皓廣說著,嚴肅了起來:“朕已經決定了,九月初一,封遠兒為鄭王,是第一個封王的皇子。你說好不好?”
他說完這些話,就注視著錦秀,似乎想看她興高采烈的樣子,錦秀卻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了,思索了半晌,道:“皇上的好意,臣妾自然心領了,隻是,皇上單要封遠兒為王嗎?”
“是,朕就是想單獨封遠兒為王,怎麽,你不高興?”皓廣有些奇怪地問道。
錦秀放下筷子,緩緩地說道:“臣妾不是不高興,皇上的好心,臣妾都知道,可是宮中不光是有遠兒一個人,還有宏思和儒兒,他們都是皇上的親生骨肉,如果隻封遠兒一個人,厚此薄彼,豈不是不好?還請皇上三思啊。”
皓廣卻似乎早有準備的樣子:“你說的,朕不是沒有想過,不過,一則你如今是中宮皇後,所生的孩子,也自然為嫡子了,也該和那些皇子有所區分,所以,先封遠兒為王,也是應該的,這也是禮數所該。二則,儒兒還太小,宏思雖然最近學業進步些,也沒見有多大能為,比不得遠兒,所以緩一緩再封。”
錦秀思忖著皓廣的最後一句話,似乎別有深意在,卻也隻是放在心裏,沒有說出來,而是仍舊接下去說:“皇上說的也是,不過,臣妾既然是中宮皇後,是遠兒的母親,也是宏思和儒兒的母親,怎麽能有薄有厚?若是那樣,顯得臣妾倒是虧待了他們了,至於說遠兒聰慧的話,更是不必說,現在儒兒還小,況且宏思也十分出眾,na裏能評定到這個上頭?所以還請皇上將三個孩子都封,才能平均了。”
皓廣還要再說,錦秀卻突然一下跪在了麵前,說:“還請皇上答應臣妾所請,不然,臣妾在後宮中,也舉步維艱,難以做事。”
皓廣連忙一把將錦秀扶起來,道:“朕依你的就是了,朕本來沒想這麽多,原來還想給你個驚喜的,若是這樣,倒叫你為難,豈不是朕的過失了?你不用擔心,就三個孩子一起封王就是了。”
“皇上疼愛遠兒的心,臣妾都知道,不過,如果那樣,以後臣妾在宮中,也會日子不好過,還怎麽一視同仁?難處可想而知。既然皇上能體恤臣妾,就好了。”
皓廣忽然話鋒一轉,道:“雖然三個孩子都封王,不過,朕已經想好了,將遠兒封為雍王,宏思封為鄭王,儒兒封為楚王,雖然都是王,但是雍地廣闊富饒,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沃野千裏,民富糧足,遠兒封在那裏,也就顯示嫡子的與眾不同了。”
錦秀忙道:“誰都知道雍地是大齊國的重地,還請皇上換個地方,不然,這樣下去,恐怕惹人非議,還是三個孩子都一樣的處置比較好。”
錦秀還要再說,皓廣卻擺擺手止住了:“這事朕已經決定了,不用再說。”又向錦秀笑道:“你這樣為了她們,要是林貴妃知道了,一定會感激你的。”
提起這事,錦秀又想起那天晚上聽見的話來,心裏湧上了複雜的感情,卻也隻是笑笑說:“林姐姐和臣妾素來和氣,都像親姐妹一樣,還不是應該?”
皓廣夾起一塊棗泥糕:“這麽好吃的點心,朕都舍不得了,帶到清宣殿去,明天批折子的時候吃。”
錦秀不禁莞爾:“看皇上,又說起逗笑的話了,怎麽又舍不得起來?還怕皇上不喜歡,做了沒人吃呢。”
皓廣剛要吃,忽見宏遠跑了進來:“父皇,怎麽吃好吃的也不叫兒臣?兒臣早就想吃棗泥糕了,母後隻是不肯做,說是沒時間。”
被孩子這麽一打岔,兩人都不禁笑了起來,錦秀道:“你這孩子,就知道吃,今天的功課都做完了沒有?要是沒有做完,可是不許你吃呢。”
“都已經做完了,書都背下來了,母後要是不信,考考兒臣就是了。”宏遠眼睛注視著棗泥糕,噘起小嘴說道。
“好,好,今天就讓你吃一塊,一會母後還要考你呢,要是背不出來,可要罰上加罰了。”錦秀雖然口中嚴厲地說著,眼中卻滿是愛憐。
宏遠含糊地答應一聲,早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春芽剛給他遞上來的碗筷,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棗泥糕送到口中,兩人看見宏遠饞饞的模樣,都忍俊不禁,晚飯就在這熙熙一堂的氣氛中度過,月明影朦,似乎人間都隻剩下了幸福。
第二天早朝,皓廣就將封三子為王的消息宣布,朝中也無人有異議,消息很快也傳到了後廷,盡管不是封妃的消息,卻也不亞於封妃封嬪的轟動,掀起了軒然大波,雖然人人都不敢說什麽,背後卻也是議論紛紛,大家的關注都在誰能是未來的太子接班人上,宏思沒有母親,逐日在前麵讀書,因此後宮妃嬪難以上門,不過,除了中宮,本來一向清冷的林貴妃之處,最近也熱鬧了許多,人跡不絕於門,都怕錯過了未來的皇帝,趕緊上去討好一番。
錦秀剛登後位,事務繁雜,每日不得清閑,不過後宮這些動向,都在她的心中,隻是冷眼旁觀,裝作不知道一般。因為眼看就是重陽節,素有敬老的傳統,本來往年這個節日並不重視,不過今年皓廣說,因為太後身子不好,所以要好好過這個節,讓太後能夠高興高興,錦秀聽了這話,自然是比之端午、中秋都要隆重操辦,加上九月初一日就要舉行封王典儀,幾個孩子還小,一切事務,都要錦秀親自打理,所以忙上加忙。
後宮妃嬪中,如今沒有佐理六宮的人物,隻有林貴妃,是往年辦過事的,還算熟悉,這天上午,錦秀正在吩咐做大典的皇子衣裳,又有禦衣房來送太後的布料,錦秀便向春芽道:“你們去請林貴妃來,就說本宮請她幫幫忙。”
“娘娘怎麽想起來找她了?林貴妃足不出戶,隻怕請也不會過來呢。”
“本宮叫你們去就去,na裏這麽多話?”
“娘娘倒是抬舉她,還用她做什麽?”
“你懂什麽?雖然咱們也能應付得過來,不過總是這樣大小事情一把抓,顯得咱們不容人似得,請她過來幫忙做些小事,也寬厚大方些不是?”錦秀不耐煩地說。
春芽聽了,不敢怠慢,連忙出去了,不一會兒,果然帶了林貴妃過來,向錦秀行了禮,道:“娘娘叫臣妾過來,有什麽事?”
“林姐姐何必客氣?不然,也不會麻煩姐姐過來,知道三皇子需要姐姐照料,不過事情實在太多,一個人張羅不來,所以勞煩姐姐過來,幫忙幾天,等到事情結束了,自然就不能再讓姐姐受累了。”錦秀笑著道。
林貴妃聽了,忙說:“為娘娘做事是臣妾分內應盡的義務,娘娘這麽說,可真叫臣妾承受不起了,有什麽事,娘娘隻管吩咐就是了,隻怕臣妾愚笨,做不好。”
錦秀打量她的一舉一動,倒沒有顯現出什麽不滿yi的樣子,便繼續說:“也沒有什麽別的,隻是這些衣料、宴席等事,姐姐從前是熟悉的,還請姐姐幫本宮做做。”說著,就將衣料本子遞給她。
林貴妃忙接過來,到一邊整理去了,這裏錦秀也忙著自己的事,一直到天黑,才算完成了這一天,林貴妃告辭回去,次日早起,錦秀依舊等她來,卻派人來說,身體不好,今日來不了,錦秀不覺冷笑了一聲說:“昨日裝了一日的好人,今日就裝不下去了。罷了,她不來,就不來,叫個人去問候一下,就說身子怎麽樣,要不要叫個太醫去瞧。”
“林貴妃那裏的人已經說了,隻是陳年舊疾犯了,略歇歇就好,還說對不住娘娘呢。”春芽小心地說。
錦秀轉過頭去又看賬目,沒有說話,春芽等了片刻,見錦秀無話,才敢退出去。
接下來的幾日,林貴妃更是什麽都不理,皇子的衣裳做好了,送去也隻是說了一聲知道了,九月初一日的大典,早上剛起來,宏思和宏遠都已經來了,隻差宏儒,錦秀怕皓廣著急,便叫人去問林貴妃什麽時候能來,回來說是宏儒今日有些不舒服,得過一會兒才能來,直到日上三竿,快到中午,才見林貴妃帶著宏儒姍姍來遲。
錦秀見了,也不和她客氣,神色間有些不悅了:“林姐姐,你怎麽才來?這是朝廷大事,皇上和太後還等著呢。要是耽誤了大典,你負的起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