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狂舞之夜
字數:5252 加入書籤
第133章 狂舞之夜
開了酒瓶,接過戰士遞過的瓷缸,肖輝咣咣倒了大半瓶,然後眯著眼將鼻孔湊近瓷缸,深深嗅了一口,搖頭晃腦享受了一番,才大喝一口咕咚咽下。 w w w v w
隊長,這酒辣不辣遞瓷缸過來的的那位戰士嬉皮笑臉地問道。
明明想蹭口酒喝,卻問酒辣不辣,一肚子酒精的肉酒壇,會不知道酒的味道
沒好氣地瞪了一眼,又喝了一大口,肖輝才開口說道:你們再開一瓶吧,省著點喝。
嘿嘿,隊長,這麽多人,不省著喝,一瓶酒怎麽會夠另一位戰士不懷好意地盯著肖輝手裏的那小半瓶。
要不,這幾瓶你全喝一看手裏的小半瓶被人惦記上了,肖輝急忙又喝了一大口,然後將瓶裏的酒全都咣咣倒進瓷缸,才悠然說道。
嘿嘿,隊長,我這酒量,小半瓶就夠了。
哎,你不會把我說的話還回來嗎肖輝不滿地瞪了一眼,鬱悶地說。
把話還回去,那這幾瓶酒肯定就成肉包子了。我傻也沒傻到那份上啊。抓了抓後腦勺,這戰士比肖輝還鬱悶。
嗯罵我剛剛想接著再來一大口,就忽然想起後半句,肖輝眼一瞪嘴一扯,陰測測地哼哼道。
沒,隊長,我是純屬口誤。
這有一遝沒一搭地瞎扯著,瓷缸就見底了。肖輝將瓷缸翻轉過來看看,一滴也沒落下。便奇怪地問道:誰把我的酒偷喝啦
哎,隊長,天理良心,誰敢偷你的酒喝啊
隊長,明明是你自己喝完了,怎麽就成了我們偷喝的
隊長
隊長
眼看著肖輝耍賴,戰士們一邊七嘴八舌反駁著,一邊忙乎著你一小口我一小口。隊長耍賴,是盯上這瓶酒的前奏啊,再不趕緊喝就沒得喝了。
弟兄們,開飯嘍隨著王海洋的吆喝聲,一陣清香撲麵而來。
嗬嗬,爛飯,好久沒吃過了。快,快,快,滿上抽動一下鼻翼,肖輝歡聲嚷了起來。
爛飯,說白了就是稀飯,北方人稱之為粥。不過這爛飯與北方的粥又有很大差別。
北方的粥,講究一個熬字,不放油鹽將大米煮熟熬爛,就是白粥。如果加入一些豆類或者大棗什麽的再用文火慢慢熬,做足了細致工夫後,紅豆粥綠豆粥八寶粥薏米粥五仁粥等,什麽五花八門的豆粥都色香味齊全。
而橫斷山脈一帶的粥就簡單多了。先準備半小盆米,一大盆小米辣,蔥薑蒜隨手抓,外加一些本地特產的香料植物,比如草果葉花椒葉鹽細音金蓋音等等。最重要的還得加些雞肉,沒有家養的雞,就到山上獵,各種各樣的鳥,眼花繚亂的禽,甚至可能是山鼠田鼠。最後所有食材全倒鍋裏一鍋煮,下麵文火慢慢煮,鍋裏不停地攪動,等肉熟了,米爛了,爛飯就可以上桌了。
野人山和華夏西南地區都屬於同一條山脈,飲食口味都差不多,而這爛飯,橫斷山脈山區中生存的少數民族幾乎都會做。有客人來,先大碗上酒,主人哼著敬酒歌敬酒,三巡之後再吃爛飯,然後酒茶一起來。
這是敬客之道,隻有把你當朋友,主人才會如此招待你。
幾大木桶水酒,一大木盆爛飯,浩浩蕩蕩抬過來,這意味著土著們已經認可叢林戰隊是朋友。
香噴噴的爛飯擺在眼前,大家早已饑腸轆轆,但叢林戰隊的老隊員都懂規矩,主人還沒到,誰也不會先伸手。而新隊員們大都傻了眼,這爛飯散發出的辣椒味都受不了,怎麽入口下肚啊
一大盆小米辣,辣不辣肯定辣啊爛飯不辣,吃著不香,辣才開胃啊。
咚咚咚一陣澎湃人心的象腳鼓聲由遠而近,土著們不分男女老少,隨著鼓聲的節奏踏著舞步圍了過來。
象腳鼓,是橫斷山脈一帶少數民族特有的打擊樂器,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各種慶典祭祀活動都少不了它。
象腳鼓的節奏乍聽很簡單,而實際上,鼓聲是所有舞蹈的組織者和指揮者。擊鼓人邊敲鼓邊舞蹈,鼓聲時緊時緩,節奏明快。人們隨著鼓聲歡樂舞蹈,舞姿婆娑,變化萬千。
節奏雖然簡單明了,但敲奏動作十分豐富,往往需要根據場合變換敲打動作,指掌拳肘腳輪番上陣,或者交替並用。隨著動作幅度的加大加快,鼓點也逐漸紛繁多變。鼓手邊敲邊跳,不時做些誇張的擺鼓甩鼓搖晃轉身等動作,以此展示鼓手的彪悍勇猛。
如果不同村寨的鼓手碰到一起,相互之間不服氣,雙方則會以鼓代言,用象腳鼓的鼓聲吵架,甚至以各種動作姿態展示自身的肌肉和實力。
如果遇到戰爭,象腳鼓既是戰鼓,又是發號施令的器械。所以,有資格腰挎象腳鼓踏入戰場的,一定是各村各寨最傑出的精壯漢子。
舞隊走近叢林戰隊,族長手持竹筒從酒桶裏舀起一竹筒水酒,神態嚴肅地雙手握住竹筒,將竹筒在胸前停頓了一下,才湊到嘴邊大大地喝了一口,然後將竹筒遞給肖輝。
少數民族敬酒,其中禁忌很多,如果不懂其中玄奧,極有可能冒犯主人或者同桌的其他客人。
憑著對少數民族的了解,肖輝已知道這是一個佤族寨子,所以,見族長敬酒,他急忙雙手接住竹筒,咕咚咕咚地喝了幾大口,然後回敬族長。
佤族愛喝酒,無論男女老少。但喝酒怎麽喝這其中道道不少,特別是敬酒。
佤族敬酒,非常講究年齡大小,先敬老人,後敬年輕人,這個順序是萬萬不可顛倒的。除非在場之人,有比較特殊的人,比如土司頭人,主人心中的貴客等。
講究身份地位和年齡之外,還需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說拒絕敬酒,佤族人認為拒絕敬酒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主人敬酒,客人是不能拒絕的,無論能否喝酒,都要很客氣地接過酒杯,能喝就大喝狂喝,不善飲酒則可以抿一口意思一下,把酒杯裏的酒加滿再轉敬給年長者,等年長者喝完,再負責把酒杯交給敬酒者。
還需注意的是,酒量再好再能喝,都千萬不能將竹筒裏的酒喝幹。如果將竹筒裏的酒喝幹淨了,這酒就敬不下去了,隻能將空竹筒交還給主人,這意味著你表態不再繼續喝了。
沒有酒的竹筒或空酒杯,隻有主人可以加酒。如果客人往空竹筒或空酒杯裏加酒,就是看不起主人,帶有挑釁的意思。這樣的客人,是不會討主人喜歡的,甚至可能拔刀相向斷絕往來。
非常奇怪的是,如果是一群同輩人在一起喝酒,主人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幹,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為對主人不敬。
所以,這就該不該喝幹,是很有講究的。
佤族是個排外的民族,對不熟悉的人,往往帶有排斥心理。但如果能夠走進他們的生活,取得他們的信任或尊重,那他們就是熱情好客的民族。如此種種,在他們的禮尚往來飲食習俗禁忌習俗中都有諸多的體現。
老隊員都懂這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部分新隊員來自華夏東北地區,就搞不清其中的禁忌關係,隻能在老隊員的指點下,小心翼翼地嚐試著接受。
敬酒的過程可長可短,跳笙肯定得跳到天大亮。
跳笙,其實就是跳集體舞蹈,各種少數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笙歌和舞蹈,是表達喜怒哀愁的歌舞,也是人際交流的肢體語言。
篝火越燒越大,象腳鼓越敲越響,舞蹈力度強豪放粗獷古樸渾厚的風格。伴隨著鼓點,動作時疾時緩,疾時猶如狂風暴雨,緩時猶如涓涓細流,笙歌唱得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又幽綿柔婉。
對於很多少數民族而言,舞蹈不是簡單的歌舞,而是一種整體生命狀態的呈現方式。
他們認為天下萬物皆有靈,人不但要和人溝通交流,還需要同天地萬物及神靈溝通,而舞蹈就是人與萬物溝通的唯一方式。
盡管已經很疲勞,肖輝仍堅持陪著寨子裏的人們歡歌載舞,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報他們淳樸憨厚的隆情厚意,隻能融入其中享受著這份摯誠的情感。
肖輝能夠堅持,其他隊員也有不少人還在樂嗬嗬地歡跳。這些隊員,大多是三真省的少數民族,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歡類似的徹夜狂歡歌舞。
天亮後,王海洋急衝衝走到肖輝身邊說道:隊長,族長在準備鏢牛呢。我們是不是留下
鏢牛,是佤族舉行傳統宗教儀式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是宗教圖騰的一種表現形式。每逢重大節慶和祭祀活動,佤族都要舉行鏢牛。
全寨人逃過了一大劫難,整個寨子肯定要舉行祭祀活動,以表達敬天地鬼神和救命之恩的感恩之情。所以,鏢牛是肯定少不了的。
這個時候提出離開,淳樸好客的族長肯定不會同意,勉強離開也不太好。考慮了一番,肖輝決定還是留下,便說道:你比我更熟悉佤族的風俗習慣,這個時候離開不太好。再者說,好些隊員昨晚也沒休息,今天就留下吧。
鏢牛儀式既莊嚴又神秘。
所用的水牛經過挑選,必須強壯,而且還必須是黑色的公水牛。佤族崇拜黑色,而祭祀用的必須是水牛頭,這兩個必須自然就是代表這兩個意思。
vwhtlbook2929659dexh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