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鏢牛儀式

字數:5382   加入書籤

A+A-


    第134章 鏢牛儀式

    肖輝剛作出決定,寨子四周的便傳來無數鼓聲,和寨子裏的鼓聲應和著,整座山峰都陷入粗獷彪悍鼓聲海洋之中。 vw

    原來,倭賊武力控製了寨子裏的老人和孩子後,軟硬兼施逼著全寨子就範。寨子的族長無奈之下,隻好派人潛出寨子到附近村寨搬援兵。

    沒料想,叢林戰隊的到來使戰事發生了轉折。結果,遲來的援兵卻幸運地成了道賀的賀客。

    鏢牛是佤族的重要祭奠活動,它既莊嚴又神秘,全套過程都很嚴格地遵守傳統的步奏,其中包含的種種禁忌,更是萬萬不可觸犯。

    號手鼓著腮幫子吹響牛角號,低沉而悲壯。

    鼓手掄圓了手膀子敲響大木鼓,渾厚而剽悍。

    拴牛儀式開始了,副鏢手帶領兩個精壯的佤族男子將挑選好的黑色公牛牽到廣場,然後拴在栓牛樁上。

    副鏢手,也是鏢牛儀式的重要角色,他必須在鏢牛手入場之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將牛拴在拴牛樁上後,副鏢手要用手中的韁繩將牛哄得服服帖帖,還要和幫手互相巧妙配合,既要保證幫手能夠用繩子把牛蹄栓住,又要躲避它防止牛踢傷自己和幫手,其危險程度,絕不亞於鏢牛手。

    拴好了牛,就等於做完了前戲,緊接著,主持人宣布請頭人向鏢手授鏢槍。

    此時,鏢牛手正式亮相,在魔巴的帶領下走向前,接受頭人敬酒和授鏢槍。其規矩是,左手持鏢槍,右手拿杯喝幹敬酒。

    魔巴翻譯成漢語,就是祭師或巫覡女稱巫,男稱覡,既是祭祀活動的主持人,又是活動的組織者,還要擔任看牛卦並解釋卦象。所以,魔巴是所有活動都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鏢牛手喝了頭人的敬酒後,就要手持鏢槍,在魔巴帶領下返回鏢牛場。

    這一刻,鏢牛儀式就進入蓄勢階段。

    鼓手站在巨鼓前手舞足蹈揮舞鼓縋,將巨鼓敲得震天響,情緒激昂時,會丟開鼓縋拳打腳踢甚至用頭撞。隨著巨鼓的節奏,來自二三十個寨子的男女老少一起載歌載舞,表達著內心的喜悅。

    鼓聲越來越高昂雄壯,舞蹈動作越來粗獷潑辣,人們的情緒越來越激昂彭拜,整個場麵震撼人心鼓舞鬥誌。

    鏢牛祭拜司崗裏開始大魔巴抬手壓下,等鼓聲出現了一個停頓,立即高聲宣布。

    吹響牛角號,嗚嗚嗚號聲激昂悠綿。

    敲響大木鼓,咚咚咚,鼓聲雄壯高亢。

    魔巴手舞足蹈嘴裏念念有詞走在最前麵,其後是兩名持長刀壯漢,然後才是鏢牛手。

    鏢牛手幾步之後,八位抬酒壺和酒杯,頸臂腰腿上都戴十數個竹篾圈或藤圈的佤族姑娘,接著又是一隊鑼鼓歌舞隊。

    這入場的次序是千萬不能出錯的,在指定地點列隊,聽從鼓點指揮入場。如有人站或走錯了位置,會被認為是不祥。

    鏢手走到拴牛樁前時,鑼鼓家什都消停下來,由大摩巴祭師念咒語進行祈禱,然後向圍觀的人群拋灑新米,祈求神靈保佑。

    隨後,在牛左肋間心髒位置做好標記,以便讓鏢手一鏢致命。依照佤族魔巴的說法,鏢牛必須是一鏢致命,如果沒做到這一點,意味著不詳,所有參加者都會不高興,鏢牛手也將顏麵全無,儀式的場麵也會立即遜色七分。

    鏢牛手接過佤族姑娘奉上的酒杯,舉著鏢槍繞牛遊走一圈,在牛的左邊停下,然後喝幹杯中酒。

    喧鬧的廣場頓時安靜,時間彷佛凝固。

    鏢牛手深吸一口氣,暗自調整狀態後手持長鏢上前,對準牛的左肋間,猛力刺中牛的心髒,一舉把牛鏢死。

    猛猛猛眾人齊聲歡呼。

    魔巴上前仔細觀察,從鏢刺入的角度力度,以及牛血流出的狀態,確認牛鏢得好不好。這一過程,稱為看牛卦,是場麵最緊張的時刻,足以和鏢刺進牛身時的刹那間媲美,而且時間更長。

    萬事大吉魔巴高聲宣布牛卦呈現的卦象。

    頓時間,鑼鼓和號角齊聲雷動轟鳴,人們歡聲笑語翩翩起舞,在鑼鼓號角的歡鳴聲中歌舞狂歡。

    在魔巴的指揮下,幾名精壯彪悍的漢子把牛頭割下,交給副鏢手抬著,主鏢手跟隨其後,到主席台前,向頭人匯報鏢牛情況。

    頭人走下主席台檢閱牛頭之後,向主鏢手敬水酒表示祝賀。接著,大摩巴莊嚴肅穆地念著咒語,將鮮紅的牛血塗抹在鏢手身上,讓帶有神秘特性的牛血給其家人帶來吉祥。

    此時,儀式進入尾聲。這時,幾位佤族姑娘會抬來幾隻大木盆,裏麵裝著大半盆糯米飯。

    副鏢手帶著幫手揉牛腹,將牛腸中尚未完全消化草料其實也就是尚未排泄的牛糞擠出來,放進糯米飯中攪拌均勻。再交給姑娘們抬到廣場中間任人取食也有用芭蕉葉包成小包,見者有份。

    這才能剖開牛腹,掏出內髒,分割牛肉,參加活動的人,無論多少見者有份。隨後,請觀眾撫摸牛頭,可保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牛腸的處理值得一提。從牛腹中取出後,不做任何清洗直接用線將兩頭紮緊掛起風幹,就成了非常有特色的佤族菜肴,俗稱牛雜別,地域不同叫法也會有些差別,牛摖別,牛挱別,都是這道菜。

    沒見識過的人,第一次品嚐牛雜別,不知曉的情況都會覺得這道菜口味不錯,但知道了其內幕之後,很多人會感到惡心。

    其實,這隻是心理作用,這道菜是非常不錯的下酒菜,香噴噴有點清淡的苦味,很潤口。古人雲:牛吃百草,混身是寶 牛雜別具有開胃健食和清熱解毒之功效。當然了,個人口味不同,有了惡心的感覺後,很多人還是無法接受。但在佤族村寨,牛肉可以不要,這牛雜別千萬別忘了我的那一份。

    此為題外話,暫且不提,如有機會到佤山,讀者自己去感悟體會。

    鏢牛結束後,用牛頭祭木鼓和司崗裏,這些事都是魔巴掃尾做的事。

    司崗裏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講述的是人類佤族的起源,有多種版本,但大意歸根結底也差不多。司崗是崖洞的意思,裏是出來,司崗裏 就是從岩洞裏出來之意。

    饒有興致地看完鏢牛儀式,叢林戰隊的大多數隊員算是大開眼界,也大飽口福。

    來自各個村寨的土司頭人紛紛過來敬酒,再三感謝叢林戰隊救了他們佤族的同胞兄弟和孩子,將叢林戰隊視為親密無間的好兄弟真朋友。

    如此一來,除了酒量驚人的肖輝和不會喝酒的幾位隊員外,其他人全都喝得暈乎乎地睡到在草地上。見此情景,一群熱情奔放的佤族姑娘手拿毯子給喝醉的隊員們蓋上,又忙前忙後地招呼著。

    肖輝愜意地爬到寨子中的一棵大樹上,在一個樹杈間斜躺著,一邊悠然喝著,一邊觀賞廣場上的歡歌激舞。

    林厚則沒這份福氣,他帶著兩位手下連夜審訊崗村,一直沒能撬開嘴,隻能鬱悶地輪番上陣和崗村幹耗著比耐心。

    時近傍晚,幾乎所有佤族漢子都醉倒了,廣場上,草地上,吊腳樓下,竹林中,到處是醉漢的鼾聲夢語。不少婦女也喝得酩酊大醉,同樣是成群滾成一片。

    佤族自釀的水酒,甜蜜蜜的度數不高,喝著就像帶點酒精味的飲料,可後勁十足,喝過量了,可能會讓人醉天。哪裏有酒哪裏醉,這就是佤族人逍遙自在的幸福生活。

    手下的隊員大多數都喝醉了,肖輝這隊長也隻能自覺擔任哨兵角色,待在高高的樹上負責警戒。哪幾個不會飲酒的隊員,自然就成了勤務兵,小心侍候著喝醉的戰友。

    總不能繼續讓同樣醉醺醺的佤族少女來做這事吧

    和崗村麵對麵坐著熬了一夜,頭暈腦脹走路都顫忽忽地打飄飄,直到睡了一覺,林厚才算是清醒了些。

    懶洋洋地睜開眼皮,手下的一位助手還在繼續著沒開始的審訊。暗自歎了一口氣,林厚說道:小李,你歇一會吧,我來。

    林局,您多歇會,我年輕扛得住。小李揉了揉漲疼的雙眼,強忍著滿身的疲勞,苦笑著說道。

    搖了搖頭,林厚不得不暗自想到:才四十歲,就被小夥子們但老頭子看了。

    那你多費點神,我出去走走,找肖隊長聊聊。做國安工作,確實非常辛苦,經常熬夜,再好的身子骨也經不住折騰。

    下了吊腳樓,林厚羨慕地看看滿地的醉漢,苦笑著自語道:還是這樣的生活比較幸福。

    你們隊長呢喝醉沒有林厚問站在樓下的哨兵。

    嗬嗬,隊長那酒量,恐怖喏,還清醒地坐在那棵大樹上警戒呢。站崗的是一位新隊員,滴酒不沾當不了醉漢,自然成了哨兵。

    走到樹下,林厚看了看光滑的樹幹,自認沒本事爬上去,隻好仰頭對肖輝喊道:肖隊長,我想和你聊聊,我可沒本事爬樹,還是你下來吧。

    肖輝調整了一下身姿,從腰間掏出一圈攀岩索,在樹杈上扣死一端,然後將索子垂下。說道:放哨呢,還是你活動一下,上來說話吧。

    放哨隻是一個借口,下麵到處是醉漢,到處是嘔吐物,肖輝可不願享受那令人惡心的氣味。

    拽著攀岩索笨手笨腳爬上樹,林厚頓時理解了肖輝,這樹上的空氣確實比下麵清新多了。

    vwhtlbook2929659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