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薛恩獻寶

字數:5831   加入書籤

A+A-




    麵前的這堆殘骸,是一架鬼子戰鬥機的遺物。

    隸屬於倭國陸軍航空隊第3飛行師團。

    飛機型號為Ki43“隼”式戰鬥機,正式稱號為“一式單戰。”

    興許是鬼子設計師的腦袋被驢踢了。

    這款1941年4月生產的飛機,居然隻裝了兩挺7.7毫米機槍。

    在使用中,發現火力太過於貧弱,在乙型時將其中一挺換成12.7毫米口徑的。

    但這也不夠啊!

    設計師一拍腦袋,又開發出丙型,將另一挺機槍也換成12.7毫米的。

    這可是兩挺重機槍啊!

    那火力還有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海航的弱雞發來急電。

    原來,他們在拉包爾被米英鬼畜打得是屁滾尿流。

    為了給那些懦弱海軍馬鹿露一手,鬼子陸航拿出了大名鼎鼎11戰隊。

    就在他們進駐拉包爾不久,花旗軍的轟炸機如約而至。

    早已經卯足了勁的陸航飛行兵,公牛般的猛撲上去。

    最後,十幾架“隼”圍著一架美製B-17轟炸機,“劈劈啪啪”打得那叫個熱鬧。

    這一打就是兩百多公裏,結果那架B-17竟然跑了。

    這個結果,搞得11戰隊上下也是灰頭土臉。

    想到這些,林超也不禁搖頭。

    “鬼子陸航的一式戰鬥機乙型,已經完全破損,不再具備修複的可能。”

    這架一式單戰乙型是落在深山裏,除了飛機發動機、武器缺失以外。

    飛機的其它部分,保存得相當算完好。

    隻要花費5000積分購買發動機,4000積分修複機體,200積分加裝武器,它就能重新飛上天空。

    到了那個時候,鬼子後代肯定會花大價錢來購買。

    但是,林超絕不會這麽做。

    因為,他對鬼子武器有一種天生的厭惡。

    如果拿到這架飛機,他也隻會將它布置成墜地狀態。

    還要寫上“侵略者的下場”六個字。

    工作人員填寫完表格後,又打開了剩餘的兩堆殘骸。

    裏麵的東西是大雜燴,充斥著步槍槍栓、手搖柄等等零碎。

    不過,它們沒有任何的保存價值,隻能是送去回爐。

    對於這個結果,嚴欣鈺並不覺得意外。

    “辛苦林館長了,此前答應的三件文物,我們已經裝箱,後天就會運到海城”

    林超笑著說道:

    “嚴館長,這三件殘骸也給我吧!”

    嚴欣鈺沉默片刻。

    “隻要你能履行承諾,絕對沒有問題。”

    拉攏林超,更多的是看在他爹的麵子上。

    “林巍煦考古研究所!”

    以人的名字命名一個單位,那就說明這個人作出了超乎尋常的成績。

    可以想見不遠的將來,他必將是行業裏的新星,成為院士那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人還要泰然處之,隻能說嗅覺失靈。

    看目的達到,林超笑了。

    雖然,嚴欣鈺並沒有說,另外兩輛坦克、一架飛機的型號。

    但可以猜測的是,它絕不是一般的大路貨。

    最少也和M3A3處於相同的級別,甚至還要更好一些。

    不過,用到華東戰場的裝甲車輛就那幾樣,也不知道會是什麽型號的。

    “多謝嚴館長。我的工作已經完成,就不在這裏耽擱。要不,今天就返回海城?”

    嚴欣鈺笑道:

    “你趁早放棄這個打算,上麵的幾個老東西又吵起來了,把我趕下來找你評理呢!”

    林超一臉的無奈。

    “那就去看看吧!”

    樓上是一片肅靜,八個專家正襟危坐。

    不過,他們的麵前擺的不是陶瓷。

    “銅香爐!”

    林超愣住了。

    這一次鑒定不都是陶瓷嗎,怎麽弄出一個銅香爐來?

    他還沒來得及說話,一個中年男子卻豁然站起。

    “怎麽會是你?”

    林超笑了。

    “原來是薛局長,別來無恙啊!”

    哪個站起來的中年男子,正是原海城市博物館的薛恩薛大館長。

    不過,現在已經調到下麵海西縣,出任文物管理局局長一職。

    薛恩臉上抽搐了幾下,咬牙切齒的說道:

    “還好!”

    雖然,海城市博物館館長,縣文物管理局局長同屬於科級幹部。

    調動也屬於正常範疇,但從城市派到小縣城,就有點降級的意思了。

    可以說這一任期滿,再做一任閑差,他也就要退居二線。

    薛恩當然不會甘心。

    不過,已經沒人給他撐腰了。

    想要重新出頭,就要靠自己拚搏!

    這段時間,他在海西境內四處走訪,希望弄出一點新聞出來。

    但結果是大失所望,曆史遺跡早已經被保護,新發現的實在不值一提。

    一計不成,他又生出一計。

    在暗地下,花重金買了一個銅香爐。

    確定為真品以後,立刻趕到省博物館獻寶。

    現在,可是文物鑒定會。

    隻要這個銅香爐一鳴驚人,他的前程又會變得明朗。

    誰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居然遇到林超。

    “林館長,基本可以認定,它是宋代的銅香爐。當然,還有兩位專家有不同意見。現在,讓你來掌掌眼。”

    嚴欣鈺的話,讓薛恩一怔。

    “他是專家,沒有搞錯吧!”

    專家鑒定的結果並沒有出乎意料,物件是真品。

    現在爭議的是年代問題,大部分支持宋代,還有兩人咬定是明代早期。

    對於薛恩來說,這個結果已經不重要了。

    哪怕是明朝早期的香爐,如今也是十分珍貴了。

    他一陣冷笑後,說道:

    “林館長可要仔細的看,千萬不要打眼了。”

    林超就是二流大學畢業生,還能有什麽真材實料。

    混進專家組,無非是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

    “這件事可以利用!”

    薛恩悄悄按下手機的錄音鍵。

    銅器的鑒定要難於瓷器。

    瓷器因為年代的不同,工藝、品味會出現很大的差異,隻要把握一些要點,就能做出初步的判斷。

    但是銅器不一樣,鑄造方法、材料,千百年來幾乎沒有變過,所不同的是做舊的方式。

    最簡單就是街邊那種綠色鏽,高明一點的還會埋在土裏。

    這個過程甚至長達數年,一個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現在,隻要林超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會兒,他就會出現在新聞頭條上。

    濫竽充數!

    魚目混珠!

    想到這些標題時,薛恩臉上多了幾分陰測測的笑容,他大聲說道:

    “林館長,請您提出寶貴意見。”

    林超戴上手套,拿起那個銅器掂量了幾下,又將它放回桌上。

    “薛局長,我現在就問你一句,當真要鑒定這個銅器?”

    薛恩微微一曬。

    林超不過是虛張聲勢,今天就讓他原形畢露。

    “一定要做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