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2、格魯曼家的“貓”四

字數:4813   加入書籤

A+A-




    既然海軍老爺發了話,格魯曼公司傳統的機身式起落架當然不能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改進了的寬輪距起落架。

    這樣一來,戰鬥機就能裝備更大直徑的螺旋槳。

    但“野貓”戰鬥機的中翼結構,也轉變成一種全新的低翼結構。

    為了讓飛行員擁有更好的向前、向下視野。

    駕駛艙被安置在機翼上方,機鼻部分也變成傾斜的。

    1941年1月,海軍參觀“f6f-1”的模型機後,又提出了一些要求。

    機身長度增加26英寸,機翼麵積從290平方英尺,增加到334平方英尺。

    這樣的改動能容納更多的燃油、彈藥,以及加裝更厚的裝甲。

    這個時候,“g-50”樣機已經和最初的設計變得毫無相似之處。

    1941年6月19日,花旗海軍向格魯曼公司訂購了兩架原型機,它們裝備的是萊特r-2600-10發動機。

    在偷襲珍珠港以後,海軍又下了1080架的訂單。

    在次年的6月26日,“xf6f-1”實現了首飛。

    但工程師們發現,原型機的指標並不能滿足海軍的要求。

    他們一邊更改設計,另一邊探討用馬力更大的發動機替代萊特r-2600-10。

    最終,工程師拿出一個設計,可以在必要時,給“xf6f-1”裝配體型更大的18缸的r2800發動機。

    果然,根據太平洋戰爭的最初幾個月的經驗,海軍認為未來的戰鬥機必須裝備更大功率的發動機。

    格魯曼公司隨即將r-2800-10發動機和寇蒂斯電氣公司的螺旋槳裝備到第二架原型機上,這就是“xf6f-3。”

    在首飛之後,花旗海軍和格魯曼公司都知道,他們擁有了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

    在這時候,花旗海軍又收到了一份厚禮。

    即軍盲圈子裏,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古賀零戰。”

    1942年6月3日,倭國海軍航空兵古賀忠義一飛曹,正在自己的“零戰”中努力。

    剛才,他駕駛的“零戰”在荷蘭港的上空,被地麵防空火力命中。

    雖然飛機沒有化為火球,但嚴重受損的管路留給古賀忠義的時間卻不多。

    他立刻駕機向阿庫坦島飛去,哪兒預設了一個緊急著陸點。

    隻要安全降落,再將戰鬥機燒毀,古賀忠義的任務就算完成,剩下的就是等待潛艇的救援。

    但他並沒有想到,自己選擇降落的草地居然是一片沼澤。

    飛機的起落架立刻陷入泥淖當中,接著倒扣在地麵上,巨大的衝擊力折斷古賀的脖子。

    本來,這架零戰將和裏麵的屍體一同腐朽。

    但在一個多月後,一架偏航的“pby”水上飛機發現了它。

    機組成員在上空繞了幾圈,發現機翼上貼著紅膏藥時,才意識到自己發現了重要的東西。

    幾個星期以後,花旗海軍人員來到阿庫坦島,遠走了這架“零戰。”

    在當年9月20日,這架運回花旗的“零戰”被修複到可飛行狀態。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進行了性能測試。

    等到試飛報告出來的時候,已經是10月23日。

    而格魯曼的“f6f-3”量產型,早在20天前,就已經進行首飛了。

    這個時候,海軍正在為艦載戰鬥機的問題頭疼。

    雖然在中途島及其後的一係列戰役中,倭國海軍航空兵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可他們駕駛的“零戰”依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對手,尤其在老手的操縱下,那更是一柄利刃。

    想要對付它們,就必須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可海軍手裏的艦載戰鬥機就那麽兩種,“野貓”自不必說,如果不采用合適的戰術,根本不是“零戰”的對手。

    “海盜”戰鬥機的性能相當突出,但著艦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一般都是撞上去了。

    大型航母還是如此,如果在小些的“埃塞克斯”級,以及更小的“獨立”級航母上使用,恐怕事故損壞的飛機,比倭國人打下來的都多。

    海軍老爺們隻能咬著牙,將“海盜”打包送給“四等人”海軍陸戰隊,自己繼續用“野貓。”

    “f6f-3”的出現,終於解決了艦載機這個老大難問題。

    姑且不說別的,單單著艦性能一項,意義就十分重大。

    畢竟,這個時候的海軍航空兵部隊,正在急劇的擴張。

    對那些訓練不充分的菜鳥,還有什麽比安全著艦更重要的。

    1943年8月31日,“f6f-3”參加了首次戰鬥。

    第5戰鬥機中隊的飛機,從“約克城”號航母上起飛,掩護機群攻擊了倭軍占領的馬爾庫斯群島。

    在同年12月4日,這群“潑婦”進行了首次空戰。

    91架“f6f-3”戰鬥機攻擊了50架“零戰。”

    在損失2架的情況下,擊落了對方28架,交換比達到19:1。

    這次空戰的結果,預示著花旗海軍終於擁有了超過“零戰”的戰鬥機了。

    從今而後,他們不再為護航和防空發愁。

    海軍老爺立刻下了訂單,國內的工廠也卯足了勁生產。

    到了1944年中,甚至連快速航母和一些護航航母上的戰鬥機,都換成“f6f-3。”

    而在這個時候,一場大戰不期而至。

    1944年6月15日,倭軍海軍新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大將下達“阿”號作戰計劃的決戰令。

    他命令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進攻馬裏亞納群島海域之敵,殲滅花旗艦隊。”

    在5分鍾後,他又發出第二份電報,重複了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時的名言: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我軍將士務須全力奮戰。”

    話說得冠冕堂皇,命令也寫得殺氣騰騰。

    可這個豐田副武大將,卻有些經驗不足。

    在倭國海軍內部,這位是有名的艦隊派,與前任山本五十六大將的意見相左。

    為此,山本五十六還說出“此人絕不可用”的話。

    但在山本五十六、古賀峰一死後,海軍大佬米內光政立刻推薦豐田副武出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不過,豐田副武卻老大不高興。

    因為,在山本五十六死了以後,就該輪到他接掌帥印,但任命卻被海軍大佬伏見宮博恭王一票給否了。

    現在仗打成這樣子,想讓老子背鍋,那當然不可能。

    豐田副武立刻推薦南雲忠一,要不是這癟犢子打了中途島,哪輪到陸軍的馬鹿放炮仗慶賀。

    但是不行,南雲忠一是海軍兵學院36期,資格不夠。

    甚至連古賀峰一出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都算是一種僭越,因為他比豐田副武低了一屆。

    事情已經定了,豐田副武再不想幹,也隻能坐到那把交椅上。

    可是,他上任的第一天,就幹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