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捷報喜傳貴人來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A+A-


    立夏之後,天氣漸漸炎熱,馬上要端午節了。往年都是劉太太管家,買多少米,多少粽葉,每家分多少,都是她親自操刀。今年劉太太自稱年老,精神漸漸不濟,將家裏大事小情、迎來送往,過年過節以及別人家婚喪嫁娶的禮金等等一應事務,全部交給大奶奶葉秀敏處理。

    劉太太無事一身輕,興致好的時候,給孫兒們講故事。這個故事從她的娘家一輩一輩流傳下來的,她在衣家已講了一遍又一遍,現在又拿出來講給世瑛的倆女兒——閏餘和賽男聽:“以前人們心地善良又勤快,神仙給人們一麵鑼,每天走到地頭上,圍著自家地轉一圈敲一遍,喊著:‘草死苗活地發渲’,地裏的莊稼就長得好好的。漸漸地,人們越來越不知足,有了偷懶的心,發現在樹蔭底下敲,莊稼一樣長得好好的,後來發現,坐在家敲也一樣,再後來,發現躺在床上敲還是一樣,就都躺床上敲鑼了。神仙看到人太懶了,就停止了敲鑼的法力,這時,人們才發現,躺床上敲鑼不頂用了,就到樹蔭去敲,還是不頂用,到地頭圍著敲也不行,怎麽都不行了。到最後,人們沮喪地認識到,必須親自到地裏鋤草澆水鬆土,莊稼才可以長得好,以前的好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衣傳廣逗著孫女們玩,用手輕抓她們的膝蓋,說著:“一抓金,二抓銀,三抓不笑有福的人。”兩個孫女被逗得哈哈笑著,開心極了。

    眼看到了伏天,衣家的仆人們從瓜地裏摘了一車西瓜,給四家分了之後,剩下的用來做西瓜黃豆醬。

    做西瓜黃豆醬,要有發豆。管家青子的媳婦汪氏,帶著婆子們,在廚房裏做發豆。她們將挑選好的黃豆,泡到溫水裏,再煮熟,晾涼。再將黃豆與幹麵粉攪拌,直到每顆黃豆身上都包裹了一層麵衣裳。將麵黃豆置於臨窗架空的木板上,薄厚適中,蓋上兩層薄棉布,要曬不到太陽。等黃豆表麵長滿黃綠色的毛,就把發豆做好了。

    青子帶著小廝們,早已把盛黃豆醬的小甕們洗幹淨晾幹了。

    待發豆做好,就把西瓜切開,去皮,挖瓤,按一斤發豆,五斤西瓜,半斤生薑的比例,將它們混合,再撒入花椒、大料、桂皮紗布包,用長棍攪拌均勻,甕口蒙上紗布,放到屋前曬,每天午後攪拌一次,不能淋雨。一月之後,可食。

    西瓜黃豆醬做好了,葉秀敏吩咐青子給給老太太還有四兄弟家,每家分一小甕。

    事後不久,汪氏悄悄跟葉大奶奶說,聽說有的奶奶不想要醬,說去年的還沒吃完,問不要醬的能不能發錢。

    葉奶奶嗬嗬一笑,問,是你們四奶奶吧。

    汪氏點頭稱是。

    葉奶奶感歎道:“怪不得老太太經常說,‘當家三年,雞狗都嫌啊。’那一甕醬,能值幾兩銀子,這哥幾個,哪家缺錢啊,可是一到兄弟之間,芝麻粒也得掰四瓣,要不然啊,就覺得自己吃虧了。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反正啊,每家都一樣。”

    衣家的四個妯娌,大奶奶葉秀敏寬厚,甘二奶奶持家,她們倆最要好,小癮奶奶俏俏喜歡玩紙牌,不太過日子,平日裏自成一體,偶爾到甘二奶奶家串門。

    四奶奶衛長青自視甚高,好勝心強,喜歡與其他妯娌比較,與其他人也玩不到一塊去。此時衛長青生了第二個女兒,叫賽男,兩歲多了,聰明伶俐,什麽話都會說。她常慨歎自己不比別人差,為啥隻自己家沒有兒子。她的婆婆劉太太有時要開解她,說,兩口子過日子,就要像兩匹馬拉車,朝一個方向使勁,每天都在往前趕就好,不要看旁邊的。

    衛長青一心想讓夫君考取功名,口口聲聲說“官為榮身之本,財為養命之源。”可惜世瑛不是當官的料,三十多歲,舉人都沒中,把衛長青急的,就差替他去考了。

    這一年,道光十六年秋天,世瑛和世琦的兒子聚仁,世珍的兒子知仁,伯雍的兒子象和、象歡一起去參加了考試。世瑛、聚仁、象歡名落孫山,知仁和象和考取了舉人。

    衣傳廣是在集市上得到消息的,當時他正倒背雙手在街上閑逛,隻見街道兩邊擺滿了貨物,有賣年糕的,豆腐腦的,有賣醬油醋的,打香油的,敲豬的,拉著車賣盤子碗的,賣醬菜的,賣針頭線腦的,賣糖瓜的,蜜蜂糕的,糖稀的,還有端著碗拄著棍兒要飯的,挑籮的,擔擔兒的,做買做賣的,熱鬧非凡。

    他正想著買點糖稀回去給孩子們纏著玩,又擔心天氣不夠冷,纏不起來。就聽到背後遠遠地有自家小廝的聲音:“老爺,道喜啦!少爺高中了!”

    衣傳廣聽了不由喜上眉梢,轉過身來問:“中了幾個?”

    “老爺,一個。知仁少爺中了第十名舉人。”小廝施了個禮。

    衣傳廣吩咐小廝多買幾碗糖稀帶回去,顧不上再買其他的,興衝衝回家了。

    隻見家裏個個喜氣洋洋,仆人告訴他,劉老太太親自到珍二爺家裏去了。

    衣傳廣不進正門,一轉身就到了老二家。劉太太見到衣傳廣就說:“你呀,福薄,才回來。剛才的熱鬧都沒瞧見,那些報錄的,簇擁著我和二奶奶要喜錢。一共三班報錄的,還有鄰裏鄉親,又是人,又是馬,擠了滿滿一院子。那熱鬧勁兒,賽過集市。”

    “熱鬧就好,這才喜慶。知仁呢,哪去了。”衣傳廣揀了把椅子坐下。

    知仁穿著綢緞衣服,給爺爺施禮,引著爺爺到正廳,去看已升掛起來的報貼,上麵寫道:“捷報貴府老爺衣諱知仁高中直隸鄉試第十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

    衣傳廣點頭微笑,一邊看一邊用右手捋胡子。

    伯象和中了第一名解元,他的父親伯雍大擺筵席,招待四方賓朋。

    伯立身邀衣傳廣上下老小都到伯雍家,兩家一起熱鬧。

    隻見伯弘穿石青織金團花紋妝花緞長袍,喜氣洋洋,在前麵招待男客。弘二奶奶穿豆綠折枝花庫緞便服,親熱地在內宅招待女眷。

    兩家的男人們在前頭喝酒吃肉,猜拳行令,女眷們則在宅內吃喝說笑。眾多喜笑顏開的人中,有幾人難掩愁容。立言夫婦,還有伯弘夫妻兩個,思念象慈,那是自不必說。此外還有梨花,在此看到別人歡笑,她更多了一層愁苦,她不斷地想,如果象慈在世,今年也該考取功名了,以他的才華,中舉人不成問題,可歎天妒英才。

    另外一個心中鬱鬱的,就是衛長青。看到比世瑛小的知仁和象和都中了舉人,她臉上有點掛不住,推病沒來。世瑛倒是沒想那麽多,他看準了自己不是當官的料,決定以後再也不費這個勁去趕考了。雖然沒中舉人,不是照樣一天十二個時辰地過。

    就在伯雍家內院外院,一片歡騰的時候,小廝慌慌張張找伯雍:“雍大爺,有個奇怪的老頭,一句話不說,直接往裏走,攔也攔不住。這不,進來了!”

    伯雍隨著小廝的手朝院裏看去,隻見一個身材不高,幹瘦幹瘦,鶴發童顏,從從容容的老頭,步履輕盈邁進了門檻。

    他身後跟著一群小廝、仆人,小跑著大喊著,狼狽地舞著手臂,想讓老頭停下來。

    “怎麽,山珍海味吃慣了,認不出我這土老頭子來了?”老頭氣定神閑站在伯雍他們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