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收藏家的故事(1)
字數:2994 加入書籤
當大家以為拍賣會結束,正準備離場時,拍賣師清了清嗓子,大聲宣布:“女士們,先生們,請大家稍候,今晚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了。李維境李老先生將有一件大事要向在座的各位宣布。有請李老先生!”
起身的人趕緊坐了下來,已經出門的人,聽見李維境三個字,又折返回來。大家都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著李維境的現身。李維境在這種場合,要麽不出手,一出手必是大手筆。
李老,本名李維境,是收藏界的泰山北鬥。一頭銀發,腰板挺直,偶爾的目光一閃,露出與他的年齡不相稱的精明和活力。
在李老的後麵,兩個人推著一輛小推車跟著。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起來,雖然拍賣清單上沒有李老先生的藏品,但憑著李老先生的實力,隨便拿出一件藏品來拍賣也不是不可行的。眾人屏住呼吸,注視著李老先生後麵的那一輛小車,恨不得衝上前去揭開蓋住小車的綢布。
兩個小夥子小心翼翼地把那件東西連同綢布一起抬上展台,然後站立兩邊,雙眼炯炯有神地掃視著四周,顯然是訓練有素的安保人員。
“李老的收藏在京城是有名的,在私人收藏中可以排得上前三家。”羅繼文抓緊一切時間給李暢他們灌輸基礎知識。“李老的鑒賞水平在京城也是首屈一指,圈子裏的人凡是遇到拿不定的東西,都找他掌掌眼,在這方麵,他基本上是一言九鼎,不過李老有個特點,從來不多說話,做鑒定時,最多隻講兩個字,真的,假的,一句解釋都沒有,雖然如此,他還從來沒有走眼的時候。他鑒定從來不收錢,但是等閑的藏品和收藏人,他也不會露麵。時間一久,地位自然就超凡脫俗了。雖然李老在收藏和鑒賞上地位很高,但是,李老最強的卻是書畫的臨摹。幾可亂真。據說現在博物館收藏中,還有好幾幅都是他的臨摹作品,不過隻是傳說罷了,明麵上都不會說,博物館要是知道收藏的居然是贗品,還不得氣死?”
“也就是說,他老人家是書畫贗品製作大家?”李暢問。
“可以這麽說吧。隻是不知道李老爺子今天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究竟有什麽東西需要如此隆重地推出?”
好像是解答羅繼文的疑問,李維境輕輕地揭開了綢布,展現在大家麵前的是一件美輪美奐的元青花雲龍紋梅瓶!
台下眾人忍不住喧嘩起來。
也怪不得大家如此激動。在瓷拍場,元青花雲龍紋梅瓶是一件非常罕見的珍品。
元青花之所以具有收藏價值,是因為它出現於宋代瓷器生產的高峰之末,上承宋瓷,下啟明清瓷,在燒製方法上有了突破——采用釉下彩技術,即在瓷器上作畫,然後蓋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青花花紋呈藍色,在潔白的胎體烘托下,有明淨素雅之感。因為圖案在釉下,所以永不褪色;同時,元青花瓷器上的畫多為花鳥草蟲,人物形象非常少,開辟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這是我國製瓷工藝上的重大突破。
羅繼文也忍不住讚歎起來:“真不愧是收藏大家,居然還有這樣的寶物。”
“這東西很值錢嗎?”李暢問。
羅繼文很鄙視地看了他一眼,在如此高貴、美麗的珍品麵前,談錢真是太俗,忑俗了。不過他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即使是有修補的元青花瓷器仍然價格高昂,一個壺口和壺底都有毛病的雲龍紋扁壺,都能在美國拍出583萬美元的天價。這件瓷器,周身毫無一點瑕疵,你說能值多少錢?”
當時就有一個性急的大富豪喊出了兩千萬的價格,話音剛落,又有人喊出三千萬的價格。
拍賣師敲敲拍錘:“對不起,這件元青花雲龍紋梅瓶不是拍賣品。請大家少安毋躁。”
“既然不拍賣,他把這麽一件昂貴的元青花雲龍紋梅瓶擺出來幹嗎?”羅繼文嘟嚕道。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
李維境走上拍賣台,大家明知道不會拍賣,但是對李老拿出來的東西,還是表示了極大的興趣
“很高興在這裏碰到這麽多新老朋友,謝謝拍賣會的組織方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能夠在這個台子上講幾句話。”因為激動,李維境的嗓子有點嘶啞。
“大家都看到了這一件元青花雲龍紋梅瓶,這件藏品是我師傅遺留給我的。對這件元青花雲龍紋梅瓶的來曆,想必各位同行都知道了。我在這裏要說的是,這件元青花雲龍紋梅瓶,它原來是一對的,可是在戰爭年代,丟失了一件,隻剩下這一件。這件事一直被師傅引為平生憾事。我很喜歡這個瓷瓶,可是不成對就不夠圓滿啊。我也曾按照它的圖案、工藝,嚐試過製作一件完全一樣的藏品,以補齊丟失的那一件。很遺憾,我的水平不夠,嚐試過好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現在年齡大了,精力也不濟了,在我的手裏已經不可能做出來令人滿意的複製品了。所以,我把這件元青花雲龍紋梅瓶帶到拍賣會上,就是希望能夠有人做出一件絕好的複製品,與原件湊成一對。我願意為這件複製品開出一百萬的價格。”
李老最後一句話剛說出來,拍賣會現場登時就亂套了。許多人想擠上去就近觀摩欣賞,都被幾個剽悍的安保人員擋住了。更多的人紛紛議論起來。對燒製瓷器有點研究的人,都想接這個活,既有揚名立萬的機會,又有一百萬的懸賞,兩全其美的事情。可是連李老自己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人又怎麽能夠做得出來呢?
“安靜,安靜!”旁邊的主持人拍拍話筒,“李老還有話說。”
會場又漸漸安靜下來,李老的號召力還是無與倫比的。
“我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大不如前。這既是我師父的心願,也是我的心願。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它成雙成對,我也就不虛度此生了。有關該藏品的文字和圖像資料,有意者會後可以到拍賣會組織人員那裏領取。”李老說到這裏,有點唏噓。他停了幾秒鍾,慢慢地彎下腰,鞠了一躬:“我李維境就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