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心之複製(1)
字數:3138 加入書籤
“記得,當時很轟動啊!”
“那你也記得我說的那件事情了?”
“記得,好大的手筆,一百萬買一件贗品。”
“你能不能幫我做這件贗品?”李維境目光炯炯地看著李暢,眼裏流露出渴望的神色。
“可是,我不懂怎麽做啊!”李暢推諉道。
“你懂的,隻是你不願意幫這個忙。我看了你製作的唐人宮樂圖。完全可以亂真,至少以我的水平,看不出來是贗品。說句不謙虛的話,以我的造詣如果還辨識不出來的話,圈子裏就沒有人能夠辨識出來了,特別是在書畫鑒定這一行。”
“可是,書畫臨摹和瓷器的製作不是一回事,就算我懂得書畫臨摹,瓷器我也臨摹不出來啊!”
“我知道贗品製作各行當不同,手法大異。書畫臨摹和瓷器製作也有著極大的區別。你這句話從情理上看是對的,如果不是我發現你已經達到了心之複製的階段的話。”
“心之複製?”李暢還真的不懂這個詞。他暗自思忖,古玩界總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詞。
“這是圈子裏流傳下來的,關於贗品製作的最高境界。達到了這種境界的人,任何東西在他手裏都可以製作出惟妙惟肖的贗品。”李維境解釋道。
“李老,我怎麽也沒有聽說過這個詞?”羅繼文插話道。
“別說你不知道,我估計圈子裏也沒有幾個人知道了。這個詞還是我師父告訴我的,已經好幾百年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人物了。師門本來也有心之複製的心決,但是已失傳了。”
“李老先生,我的確不懂瓷器的製作,也不知道心之複製這個詞。”李暢仍然一口否認。
李維境沉默了良久,方才說:“李先生,”
李暢忙打斷李維境的話:“李老,羅叔叔是您的晚輩,我是羅叔叔的晚輩,在您麵前我是晚輩的晚輩,可不敢讓您稱呼先生,還是叫我名字吧,這樣我自在些。”
聽見李暢繞口令一樣的話,李維境嚴肅鄭重的表情也被逗樂了,難得地笑了起來,李暢進屋這麽久一來,還是第一次看見李維境笑。
“學無前後,達者為師。以你的造詣,叫你一聲先生也不為過。”見李暢還想說什麽,,李維境做了個手勢壓住了他後麵的話。“李先生,你先不忙著回絕我,我想先講一個故事,然後再給你看樣東西,你再做決定行不行?”
嗬嗬,講故事啊,李暢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李維境往沙發上一靠,陷入了回憶之中。
李維境的聲音很低沉,有點嘶啞,說話有點斷斷續續,仿佛故事是從他的靈魂深處撕扯著、掙紮著跑了出來,因為掩埋得太久而沾染了了幾絲陰氣,鬼氣。李暢暗自思忖,李老先生是不是要講一個鬼怪故事?
“我今年七十三歲了,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六十歲的時候,老伴過世,膝下又無兒女,我孑然一身,靠一個老保姆照顧到現在。羅老板,你知道我的師父嗎?”
“不是京城的收藏名家,聚真齋的當家葉老先生嗎?他已經過世十幾年了吧。”
“這話也對也不對,我在京城的師父是葉老先生,可是我真正的師承,估計圈子裏除了我後來的師父,沒有一個人知道,不過,我想你一定聽說過鬼手張這個名字。”
“鬼手張?我聽說過,這是圈子裏一個最具傳奇色彩的神話。據說鬼手張的贗品製作手法極為高明,無論是字畫、瓷器、玉器,他都能製作出幾可亂真的贗品,聽說圈子裏還有些人把他的贗品當真品收藏著。不過,不過……”羅繼文囁嚅了幾句,沒有說下去。
“沒關係,我來說吧。你是說這個人在圈子裏的名聲不大好,是吧?”
“當然,僅僅是道聽途說,當不得真的。我們都是比鬼手張老先生晚了兩輩的人,知道的也就是一些傳言。”羅繼文忙解釋。
“你不用解釋,我也知道,鬼手張在圈子裏的名聲不大好,倒不是因為他拿贗品當真品賣,這種事在圈子裏是司空見慣的,隻要你手段高,沒人看得出來,旁人也不會說什麽。何況賺的也是那些外行的錢。隻不過,他經常假借鑒賞的名義,用贗品把別人的真品掉包,犯了禿子不吃窩邊草的大忌,自然就惹起了眾怒,被眾人聯手趕出了京城,把他的家產全部瓜分了,也可能是大家惜才,對他的性命沒有做任何傷害。
鬼手張在外地流浪的時候,收了兩個徒弟,我想你們已經猜出來了,對,其中一個就是我,不過,我還有一個師弟的事估計你們就不知道了。師父先收了我,再收了師弟,心之複製這一門技藝雖然沒有流傳下來,但是師父的手藝依然是冠絕天下。師父痛悔年輕時的行為荒誕,到老了已看破紅塵,甘於平淡,隻把書畫臨摹的技術傳給了我,把瓷器製作的手藝傳給了師弟。還有幾門絕學已無傳人了,真是遺憾。你們是不是覺得我有點羅嗦?人老了,說話有點不著調。”
“我都聽入迷了,您繼續講。”李暢忙說。
“我和師弟的技術都差不多,但是因為我入門較早,受師門的熏陶時間較長,經驗稍豐富一些。師父在外地流浪期間,其實也有一個很俗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他因為一幅字畫,贏得了一個富家小姐的垂青,並與之成婚,婚後生有一女,她就是我們的師妹。我和師妹青梅竹馬,感情極好。直到師弟入門……
師弟進入師門之後,也愛上了這個小師妹。不過,師弟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見師妹垂青師兄,師兄於自己又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容不得絲毫褻瀆。情場上既失意,又因為另一件事情的刺激,傷感之下,遠走他鄉,至今一直杳無音信,這事我後麵再說。我和師妹成家後,繼承了師父的家業和收藏,並且重返了京城古玩界,按照師父的安排,拜了京城的收藏名家,聚真齋的當家葉先生為師,並且遵照師父的再三囑咐,沒有露出他老人家的名號。他老人家一直在外地隱居,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