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心之複製(2)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真如一些玄幻裏的狗血情節一樣。”李暢暗自嘀咕。
“羅嗦了半天,話題就要轉到這一個元青花雲龍紋梅瓶身上,我在拍賣會上曾說,這件瓷器是師門曆代傳下來的,其實不是,葉老先生所有的珍藏都傳給了葉家的長子。我的收藏很多來源於鬼手張師父的贈與,這件瓷器是師母的家傳寶物,師父和師母成婚後,師母的娘家把它作為陪嫁送給了師父,可惜,在戰亂期間,丟失了其中一個。
師父、師母的感情極好,作為定情信物的元青花雲龍紋梅瓶,是師父所有收藏中最喜愛的藏品,所以,這件珍品的丟失是師父生平最大的憾事,師父曾經想辦法要燒製出一件一模一樣的瓷器,但是始終沒有成功。師父也把這件瓷器的來曆和一些燒製訣竅及經驗教訓都傳給了師弟,希望他能成功,但是師弟也一直沒有辦法製作出一樣的東西。
在師妹的婚事上,師父也看出了我們師兄弟的心思,可是一女不能許配兩男,而兩個弟子師父都舍不得傷害,於是,無奈之下,師父想出了一個類似比武招親的法子,由我和師弟各自完成一件古董的仿製,我擅長的是書畫臨摹,師父要我完成的是範寬的溪山行旅的臨摹,師弟擅長的是瓷器的製作,元青花雲龍紋梅瓶的仿製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最終的結果,我臨摹的溪山行旅稍勝一籌,因而師父就把師妹許配給我。也正是這次比試,使得師弟從師門出走,師弟臨走前對我發誓,如果不能超過師兄,製作出一模一樣的元青花雲龍紋梅瓶,就絕不回師門,如果他不能製作出來,他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一定要製作出來,並且一定要回來證明自己比師兄強。”
羅繼文插話道:“李老的幾個弟子現在在京城也都是大腕級的人物了。”
李維境歎口氣道:“也不是很成器啊,大弟子袁峰天資不錯,可惜現在有了行政職務,事務性工作太多,水平也停滯不前了。二弟子也很聰敏,可惜現在的心思都放在賺錢上,無法接我衣缽。算了,不提他們。
事情過去了幾十年,師弟一直沒有音訊,我在bj到處留意,也一直沒有打聽到。我想師弟不可能不知道我的地址,我到京城之後,並沒有改變姓名,就是希望師弟能找到我。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使我非常迫切地要找到師弟,這就是我在拍賣會上展示元青花雲龍紋梅瓶,並且開出一百萬的價格購置最好的贗品的原因,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到師弟,向他發出邀請。我想這種事情在古玩界也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又經過大肆渲染,總能夠傳到師弟的耳朵裏,如果他還在人世,或者還有弟子的話。
也許茫茫中自有天意吧,一幅溪山行旅的贗品讓我注意到了羅老板,當初羅老板找我鑒定溪山行旅的時候,我一眼就能看出那是贗品,因為,我自己也曾經製作過它的贗品,對它非常熟悉的緣故。
而另一幅唐人宮樂圖讓我能夠認識李先生。
說實話,雖然我沒有見識過心之複製的技藝,但是,李先生臨摹的唐人宮樂圖所表現出來的超絕的技藝,就不是我能比擬的。
我想冒昧地問一句,李先生的師承是……”
“對不起,我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姓名。”李暢不想暴露出自己身負異能的事實,隻得麵不改色地撒謊,不過這類謊言他已經是駕輕就熟了。“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他老人家了,跟著他偷偷學了十年的手藝。不過,師父曾經告誡我,千萬不能泄漏出師父任何的線索。”
“那他現在……”李維境激動地站了起來。
“對不起,李老先生,師父現在在哪裏我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帶了我十年之後,就說要雲遊天下,不知所蹤了。”
李維境看著李暢稚氣的臉,心想,也許他並不是師弟的弟子吧,師弟在書畫臨摹上絕對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水準。除非師弟找到了心之複製的心訣。
“好了,故事講完了,李先生,我再給你看一樣東西。”李維境站起身來,走進書房,隨後拿出一個鼓鼓囊囊的牛皮紙信封,遞給李暢。
李暢疑惑地接過信封,心想,裏麵不會是一疊人民幣吧。打開信封,掏出裏麵的東西,是一疊病曆和各種化驗報告。
李暢打開最上麵的一本病曆,眼神一下子愣住了,上麵的診斷結論清清楚楚地寫著四個字:胃癌晚期!
李暢難以置信地合上病曆,檢查病曆上的名字,沒錯,正是李維境三個字。
“對不起,李老先生,我……”李暢不知道說什麽好。
“現在知道我為什麽急於找到師弟了吧。我的壽限已快到了,可是師父的遺願還沒有完成,我迫切地希望能完成師父的遺願,我自己是不行了,我希望師弟能夠達成,希望能在有生之年還能見師弟一麵。不過,我知道這個希望非常渺茫。
今天見到了李先生,我希望我的另一個願望能夠完成。李先生,我懇求你,幫我仿製一件元青花雲龍紋梅瓶。我代表師門上下肯求你了。”李維境深深地一彎腰。
李暢嚇得趕緊閃過一旁,不敢受他的禮。“李老先生,我是晚輩,當不起您這樣。再說了,李老先生,您隻是看過我臨摹的字畫,又怎麽能得出我能製作瓷器的結論呢?”
李暢相信羅繼文都不知道他還有這個本事。
“老實說,我不知道,但是我認為在字畫臨摹上能達到這種水準,在其它方麵也會有所涉獵。隻是看李先生能否答應我的懇求。”
實際上有一句話李維境沒有說出來,他非常懷疑李暢得到了心之複製的心訣!如果有這個心訣,師父的遺願肯定就能在他手裏達成。不過這種事太隱秘,人家不說,自己不好把這事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