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大同主義(上)

字數:283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至於哲學思想部分,李暉本想直接從記憶裏的政治課本中抄一些,但某日跟嚴複談起先秦時代之後卻又有了一個更好的主意。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不勝枚舉,特別是兩千多年前“百家爭鳴”的諸子,更將幾乎所有當時可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即使是曆史上的那條成功路線當中,大部分的思想和觀點其實也都可以從中國古代的某些著作或者記述中找到類似的觀點或者說法。

    既然如此,何不幹脆偽托是在中國古代的各家學說基礎上少量汲取了西方思想再加上李暉自己的創新融合而成?想到這裏,李暉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值得慶幸的是,李暉穿越前就對中國古代的思想家、特別是先秦諸子的學說有著較為全麵的了解。由於從小培養出來的良好文言文功底(雖然不會寫,但即使是先秦的文章,他也不需要工具書就能看懂。)。

    早在穿越之前,李暉就已經幾乎將諸子百家所有的存世著作都看過了,其中主要的內容都已經銘記於心,而經過穿越後的社會實踐,李暉對這些思想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經過一番比對,李暉驚喜地發現,除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等少量概念、觀點和論述,其他方麵竟然幾乎都可以偽托是源自華夏古代的思想,這一部分幾乎占到了總量的四分之三,而在這四分之三中又有將近九成是百家爭鳴時期的成果,要知道那可是兩千多年以前!

    而西方差不多要到啟蒙運動之後才勉強達到中國那時的水平,華夏在社會科學方麵的發展實在是太超前了!

    雖說過猶不及,這在曆史上對華夏之後的文明進步並非是一件好事,但李暉還是為祖先的智慧而深感自豪

    在先秦諸子百家的眾多思想流派當中,由於存在著有最多的共通之處,在華夏已經銷聲匿跡多年的墨家學說理所當然地被李暉定為了其中的核心。

    而墨家在曆史上神秘地突然消失也被李暉認為是一個巨大的優勢,正好方便他解釋自己與生化兵及其掌握的先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來曆,為此他不惜編造了大量關於墨家的偽史。

    反正曆史上直到他穿越前都沒找到戰國之後的墨家痕跡,隻要這些偽史邏輯上能夠自洽,就不怕有人懷疑,畢竟每一個生化兵,都是“證人”啊!

    不過,采用墨家思想、即使是改良了的墨家思想,也存在著一個難解的隱患,那就是它跟自西漢後期以來便統治中國的儒家思想根本對立。

    不過,李暉考慮到自己將來的土改照樣會讓中國的地主士紳跟自己不共戴天,不差這點仇恨,而且墨家學說雖然早就斷了傳承,但其思想對中國民間、特別是在下層平民當中仍有很大的影響,比如“俠義”(注1),就算因此會讓中國的舊文人恨之入骨,隻要下層平民沒有抵觸,那就沒什麽關係。

    如果知識分子不夠用。李暉寧可從頭培養,反正舊文人即便來投,也同樣必須進行培訓和改造之後才用得上

    何況情況未必就有這麽糟糕,清末的中國備受列強欺淩,儒家思想不能強國的劣勢暴露無遺,很多有識之士都開始拋棄它另尋能夠救國的真理。曆史上墨家思想被重新引回國內後非但沒有激起知識分子的反對,反而得到了梁啟超等人的大力推崇。

    因此李暉覺得,自己推出的新墨家思想應該多少還是會吸引到一些有識之士的。

    就拿曆史上後來被認為變成了保守派的嚴複來說,他之所以轉而捍衛以儒學為代表的舊文化,隻是因為擔心華夏文明會在西方化後趨於消亡,並不代表他就真的對其有多麽死忠,如果有一種更利於中國富國強兵的本土思想學說可供選擇,他分分鍾就會將已經腐朽不堪的儒家思想丟掉一邊

    再說,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家思想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一些老對頭的觀念,就算一個此前從未接觸過墨家思想的讀書人,首次看到墨家典籍後,也肯定會有一點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對於清末的知識分子接受墨家思想無疑大有幫助。

    不過,儒墨畢竟還是根本對立的,除掉本來就共通的那部分外,儒家獨有的思想能用的微乎其微,至於先秦以後的那些所謂“大儒”,能夠留下一兩句名言就很不錯了。

    甚至連李暉個人其實比較佩服的“心學”祖師王陽明也遭到了擯棄。原因很簡單,新墨家的思想主要是用於治國的,自然是任何唯心主義的思想都要不得,心學以後可以在民間流傳,但絕不會有機會影響國策

    道家思想與墨家思想在哲學上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曆史上《墨經》正是混在道藏之中才免於失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隻是道家是站在置身事外的完全客觀角度、而墨家則更適合指導身在居中的世人去改造世界,因此兩者雖然很多地方一致,但對於道家那些獨有的思想,李暉同樣沒有吸收多少

    與儒墨道這三家思想不同,在先秦時期影響更大的法家思想當中並沒有多少世界觀的成分,而更多的是談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正因為這樣,即便在儒家完全確立了統治地位之後,法家也始終在華夏的土地上發揮著影響力,所謂的“外聖內王”(也就是外儒內法),說的其實就是這種情況

    注1:其實先秦諸子中有俠義精神的人物並不都出自墨家,但是墨家是唯一提倡俠義精神的學派,墨者行俠是有組織有傳統的,與其他學派諸子的個人行為不同,墨家對於科學技術的重視也是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