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做最壞的打算(中)
字數:250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正是依靠著這麽多日本僑民寄回國內的無數華元,日本政府才能提前還清戰爭賠款、並且開始以比甲午戰爭之前還快的速度推動國家的近代化。但是,這麽多的年輕人跑到國外,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多足以動搖日本根基的負麵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自然是日本國內人口結構的急遽老齡化,以致於很多原本都要年輕人來幹的工作都隻能用中老年人來湊活,但是即便日本人再吃苦耐勞,年齡畢竟不饒人,原始積累時期日本資本家的剝削又極為殘酷,導致大量的中老年工人不堪承受而普遍地積勞成疾。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1906年日本國內的平均死亡年齡比甲午戰爭之前減小了超過五歲,考慮到醫療衛生水平在這十年裏的長足進步,可想而知這有多麽地不正常。
日本如今的人口比曆史同期少了超過1200萬,除了甲午戰後前幾年時間裏國內缺糧的影響外,與40歲以上人口普遍性地過早亡故也有很大關係。也正因為這個因素,日本日本國內人口結構老齡化的趨勢很快就被遏止住了,隨後還迅速出現了明顯的回潮,而如果將僑居中國的日本也算進去,其整體年齡結構更是年輕得可怕。如今在日本國內,就算是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夠找到50歲以上老人的也不到十分一,甚至不少窮地方還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恢複了將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送入深山自生自滅的陋習......
雖然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可是在年輕人大量外流的情況下,隻能依靠中老年人的革命又怎麽可能成功?要知道,就連日本如今已經大大萎縮了的軍隊,這幾年裏也開始為招不到人當兵而發愁呢!
何況日本政府就算在甲午戰敗後威信掃地,也仍然保留著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對內鎮壓能力,在這十年裏日本國內的武裝暴動超過3萬起(還沒算上個人行為)、參與的總人次有好幾百萬,其中最大的那次有好幾萬人參加,卻沒有一次起義能夠堅持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當然,這也因為日本自古以來形成的畏強淩弱的民族性格導致大多數的暴亂者不敢與當權者作鬥爭,卻將施暴的對象定在了那些更加弱小的目標身上,這種比當局還要混蛋的起義軍,能夠成功才叫沒有天理!
死亡率大增,人口增長自然快不起來,但如果要說影響日本人口增長的最大因素,那其實還得怪太多的年輕人去了中國。
要知道,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來華做工人的,在攢夠積蓄回國之前基本上不可能結婚,婚齡經常會被推遲七八年、甚至更多時間,而那些在中國結了婚的,則基本都入了中國籍而不再是日本人了,他們生下的孩子自然也不會成為日本的人口......
這影響就太大了,500萬年輕人,幾乎占了日本黃金婚育年齡人口的三分之一還多,育齡女性更是幾乎達到了一半,這人口增長怎麽快得起來?
說起來很有些諷刺的是,隨著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大量死亡,而大量年輕人又推遲婚育,小孩自然也大為減少,導致日本國內的撫養比大幅下降,結果意外地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紅利,讓日本經濟開始加速騰飛,尤其近代化進程更是愈發加快(老年人死得太多削弱了守舊力量,對此也有不小的幫助。),老天可真是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不過,現在的日本已經成為了纏繞在中國這棵蒼天大樹上的一根藤蔓,雖然看上去也長得頗為粗壯了,但隻要將其從中國身上扯下來,立刻就會癱倒在地爬不起來,經濟數據再漂亮也沒什麽鳥用。因為現在日本超過一半的農業、超過三分之二的礦業和幾近八成的工業全都是為中國服務的,一旦中國市場突然對日本關閉,日本會變成什麽樣子,想想都讓那些日本的明白人不寒而栗。
何況在三分之一(而且還是最優秀的那三分之一)年輕人都跑到中國的現狀下、日本政府就算有了二心也沒什麽用,沒年輕人、就沒法擴軍、不擴軍怎麽擺脫中國的控製?如果那些僑居中國的日本年輕人還對日本忠心耿耿的話,伊藤博文等人或許還能做點文章,可是就算目前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已經大有起色,跟中國、至少是中國的那十幾個重點發展的工業城市也還是無法相比,如果不是中國入籍實在太難,那500萬日本年輕人中隻怕超過一半都已經變成了中國人......
因此,現在的日本國內就跟後世被美國爸爸駐軍的時候一樣,從上到下幾乎清一色的全是親華派,就連一手炮製出這種局麵的李暉對此都深感驚訝。
不過,事物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在日本對中國嚴重依賴的同時,中國經濟、至少是中國工業也同樣離不開日本人了,嚴格地說,是離不開那500萬來華工作的日本人,因為在國內普通技工仍然來不及培養的現狀下,正是因為利用了基礎更好的日本人縮短了人才培養周期,中國工業規模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躋身世界前列。
1906年的時候,李暉讓相關部門進行了一次秘密評估,結果顯示,一旦將在華日本人全部趕回去,中國超過一半的重工業、接近三分之一的近代航運和不下四分之一的鐵路運營都將停擺,甚至就連一部分軍工企業也將因為上遊行業產量萎縮而無法正常開工。本來這並不是大的問題,因為李暉早就準備好在義務教育普及後逐步用自己人將其替換掉,但是現在李暉因為三國大戰的爆發而改變了計劃,這項工作就隻能向後推遲了,而且為了留住那些人生大事已經不能再拖的大齡工人,堪稱世界最嚴的入籍條件也將不得不適當放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