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做最壞的打算(下)
字數:253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但是,日本人終究是日本人,李暉可不相信他們能對中國有多少忠誠,現在他們老實聽話是因為在華工作收入高、待遇好,但如果三國大戰演變成世界大戰,逼迫中國進行總動員,讓他們也跟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些家夥屆時會有什麽樣的表現,李暉是真不放心,所以單挑全世界聽著威風霸氣,但現在顯然條件還不具備。
不過,正所謂“有備無患”,李暉還是得做最壞的打算,不惜犧牲一段時間的基礎教育發展來加速國內工人、特別是技術工人的培養,就有早點結束對日籍人才依賴的考慮,李暉從未想過吞並全世界,這根本就不可能,但他希望全世界都依賴於中國,而中國離了任何一個外國都不受影響,以此確保中國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對於身邊兩個不值得直接武力吞並、卻又必須避免其反水投敵的東亞近鄰,李暉尤為用心。
除了諸如此類應對不利局麵的被動舉措,李暉還準備給西方列強找點事做,讓它們無暇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身上,這是更加主動的策略。李暉特地將革命導師和他的眾多弟子請到了中國,目的可不僅僅是為了拖沙俄政府的後腿以迫使其妥協求和,更是存心要讓那頭可怕的紅色巨熊提前誕生,替中國當好mt,將西方列強的仇恨拉走......
不過導師大人何等精明,早早就洞悉了李暉的目的,就算他們現在很明顯更加需要中國的幫助,也照樣敢於主動提出各種要求。當然,導師就是導師,尺度把握得很好,為布爾什維克爭取到最大利益的同時,卻不至於徹底惹惱李暉導致一拍兩散。
李暉也是由此感受到了自己與真正偉人之間的差距,如果沒有係統這根金大腿,如今已經充分成長了的他或許不遜於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人物,但跟世界範圍內也稱得上是百年一遇的大政治家相比,那差距還是相當地大。不過如今中國如今是強勢一方,俄國革命的成功對中國來說隻是錦上添花,而中國的幫助對於導師大人來華後才終於徹底地從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獨立出來、目前還很弱小的布爾什維克來說卻是雪中送炭,雙方的關係並不對等,李暉完全能夠以力破巧,讓導師這樣的偉人也不得不甘心為王前驅......
而李暉因其穿越者的身份帶來的各種奇思妙想,也足以讓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都眼前一亮,其中最讓他激動的,莫過於李暉讓布爾什維克對俄軍戰俘進行政治宣傳和思想改造的想法。一旦這個計劃成功,布爾什維克很快就可以擁有一支強大的紅軍,而且實力與沙俄軍隊剛好是此消彼長,隻要李暉在合適的時機將這支紅軍武裝起來送回俄國,導師赤化全俄的理想就將變成現實。
雖然目前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國內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及孟什維克,導師的個人威望也不及前輩普列漢諾夫,但導師大人明白“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道理,隻要布爾什維克手裏有一支強大的紅軍,沒有勇氣進行暴力革命的孟什維克是無力與之競爭的......
不過這項工作進行得並不是特別順利,由於中俄兩國之間正在惡戰,而且隨著俄軍不斷敗退,中國已經“侵占”了大片“俄國領土”,在持有民族主義觀點的俄國人眼中,與“侵略者”合作、陰謀顛覆俄國合法政府的布爾什維克無疑是不折不扣的賣國賊,而在他們暗中的引導下,很多俄軍戰俘都將自己的苦難歸咎於“俄奸”的背叛,大大增加了布爾什維克工作的難度。
這不,1908年的元旦剛過,導師大人就再次為了這件事來找李暉,希望中國的戰俘管理部門可以更好地配合,“尊敬的李,根據我們之前的分析,俄國革命想要成功,至少需要有10萬布爾什維克軍事幹部,但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對我們的工作妨礙很大,都這麽長時間了,才在戰俘中發展出不到一萬黨員,這個速度太慢了,希望您能命令戰俘營采取一些措施來配合我黨,以便可以更快地解放俄國人民,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
“改造戰俘我記得是10月份才正式開始的吧?不過一個季度而已,就靠來華的一千多名布黨能在戰俘中發展出幾千個下線,這速度明明已經很快了好不好?”,李暉登時大感無語,不過導師心急是好事,他不心急的話,李暉就得心急了。
隻見李暉哈哈一笑,上前一把拉住導師大人的手道,“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同誌,不要這麽著急嘛,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欲速則不達’,我們當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苛待那些反動分子、優待那些加入貴黨的戰俘,以誘使俄軍戰俘投入貴黨。但是因此加入貴黨的必然以投機分子居多,十之七八並不真的相信和認同您的主張,屆時布爾什維克表麵上看是發展壯大了,但是其中卻會大量充斥著投機分子,這樣真的好嗎?”
革命導師對此顯然早有準備,當即回答道,“沒關係,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內部整肅來解決,爭取時間更加重要。”
李暉聽後微微歎了口氣,看來俄國革命還是會回到曆史線上去,不過導師的想法的確是有可行性的,曆史上十月革命的時候,連身在國外的布爾什維克也算進去才三四萬人,但他們仍然取得了成功,靠的就是快速擴張加嚴酷肅反的辦法。
雖然過程不太人道,但是革命的進程卻因此大大加快,短短幾年之間,革命就獲得了成功,之後又隻過了短短十來年時間,新生的蘇聯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這一近乎奇跡的成績在世界曆史上也找不到第二例。如果穩紮穩打地發展,蘇聯在相同的時間內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就,甚至可能因為貽誤時機導致革命失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