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發難

字數:3525   加入書籤

A+A-


    福州官場巨變,那自然是大事。

    隻是福州距離國都洛陽路途遙遠,且道路難行。即便是八百裏快報,也需要數日才能送抵京都。

    長樂長公主不僅是長公主,又是長樂經略使,有權直接密折奏報皇帝。

    福州刺吏李豐涉嫌倒賣兵器給牛木蠻被拘禁,程府通敵證據確鑿被抄查,密折在年後終於傳到皇帝李鈺手中。

    李鈺看過密報,差點掀了禦案。

    李鈺私訪福州,回來後便想拿福州刺吏開刀,順帶牽連出一批世家官員。隻是他私訪遇刺,也是被朝中大臣捉住了痛腳,被這事一打岔,他也不得不暫時放過李豐。他本想徐徐圖之。

    不想才短短數月,又出了此事。此事實則於李鈺有利,然而此事卻讓個深感憤怒。程家本是他皇室培植起來,用以對抗山東老世家的,如今程家之人卻與世家之人勾連。程家是如此,其他人是否也和世家有勾連?

    皇室起複先前被貶的新家族,而這些家族卻每每與世家之人聯姻,這如何讓他不氣惱?

    不過李鈺氣過之後,也暫且按下不提。他乃是大齊皇帝,到底還是還是有些氣度。他忍著氣,直等到正月十五大朝。

    這日大朝,李鈺上朝接受群臣參拜。身邊太監高呼“有事啟奏。”

    話音未落,便有吏部侍郎出列躬身奏道:“臣,有事啟奏!”

    李鈺看著階下的吏部侍郎,這侍郎姓鄭,出身滎陽鄭氏。他朗聲說:“準奏!”

    “前日福州來報,長樂經略使無故兵圍福州刺吏府,並拘禁福州刺吏李豐。此舉不僅令福州上下人心惶惶,更藐視朝廷,目無朝綱。長樂長公主深受皇恩,以女子之身得委重任。卻藐視法紀,請聖上準許吏部徹查此事。”

    長樂經略使雖然是特殊的職位,但若是其他人擔任此職,吏部自然可以擬定處置陳條,然而如今擔任長樂經略府的人,非常特殊。吏部也不得做出處置。

    長樂長公主那是皇室中人,朝官可以舉報,可以施加壓力讓皇帝讓宗人府做出懲治,但不能直接說如何處置。

    但是長樂經略府卻是朝廷選官,吏部卻可提議對這個官職進行處理。鄭侍郎提出讓吏部調查,自然是給自己留一個後路。便是皇帝要命宗人府調查,他也能以“經略使”這個職務,要求讓大理寺調查。大理寺調查和吏部調查,雖然名義不同,但實則依然是他們世家的人主理,實際並五不同。

    李鈺麵無表情,聽鄭侍郎奏報完,才冷冷說道:“既然鄭侍郎尚未調查,緣何說長樂是無故拘禁李豐?”

    鄭侍郎躬身道:“經略府雖節製福州。然福州刺吏乃是朝廷遣派的一州之長,若有所不法,亦應奏報朝廷,在做處置。長樂經略府未經奏報,行先斬後奏之事,乃是大逆不道,恐有謀反之心!”

    李鈺向身邊太監遞去一份奏折說:“朕也已經得到奏報,福州李豐之事來龍去脈,鄭侍郎可以看看!”

    太監雙手捧過奏折,走下禦階將奏折送到鄭侍郎手中。

    鄭侍郎雙手接過,翻看看了一下,臉上一變。吏部雖然接報說李豐被捉,卻沒人說是李豐倒賣兵器給蠻人。

    長樂長公主敢捉人,鄭侍郎自然猜到李豐是犯了事,隻是李豐乃是趙郡李氏之人,山東世家同氣連枝,皇室直接捉人,雖然捉的是李氏旁支之人,但出於防微杜漸,世家卻覺得這等事不可放任。

    李豐犯事,那是他不自愛,該怎麽處置便怎麽處置了。然而這事,長樂長公主程序上也不對。世家商討後,覺得怎麽也要將長樂長公主扯下水。

    隻是李豐所犯之事,竟然是倒賣兵器給蠻人,如此便有通敵賣國之嫌。不說長樂經略府負有經略蠻族之責,便是沒有,遇到通敵賣國的官員,便是普通百姓捉了官員,朝廷也隻有嘉獎的份。

    李鈺端坐禦座之上,說:“還請鄭侍郎將密折念與列位大臣聽聽!讓他們都知道你們吏部是如何辦事的?”

    鄭侍郎一滯,說:“臣遵旨!”

    他捧著奏折,將密折朗聲念了出來。

    其他大臣聽著聽著,都皺了眉頭。那李豐所犯之事若屬實。被長樂經略府拘禁也是罪有應得。長樂經略府對此也確實有先斬後奏之權。

    李鈺對密折上內容早已經能背熟。等鄭侍郎念完最後一字,也不等其他大臣有反應。他便站起來,說:“吏部選派官員,事關朝廷社稷安危。然則李豐之流,身為一州之首,身負安民重任,福州地方不靖,亂命擾民,吏部年前奏報政考卻評為中等中。李豐倒賣軍資數年之久,爾等卻一無所知。可見吏部上下,多有素餐屍位之輩。此事當查,卻不可由爾等去查。傳趙洛!”

    太監尖聲通傳:“傳趙洛覲見!”

    …………

    又數日之後,一匹六百裏快馬急馳入福州城。騎士入城後一路呼喝,一路打馬向國公府奔去。

    長樂長公主收到兄長遣人送來的密信。看過之後,她眉頭緊皺。她覺得兄長在朝中恐怕是抑鬱太久,如今借李豐案打擊世家,看似是好機會。然後行事依然太急了。

    長樂覺得李鈺命趙洛專責調查李豐案,雖能讓震懾世家。隻是世家緩過氣後,定然再度反撲。

    如今朝中官員不是世家便是依附世家之人。如果皇家之人商有點能耐,掌握不少軍權。恐怕世家都可隨意控製皇位了。

    如此形式之下,便是能牽扯出幾個世家官員,便將吏部幾個首官都趕出朝廷又如何?便是有了官位空缺,還不是由朝中官員推薦。最終那些官位還不是由世家掌控。

    長樂覺得李鈺本不必行事如此激烈。那麽做雖能占一時上風,隻是世家之人日後定然與皇權對抗更顯激烈。如此,既不利於國事,也不利於皇室。

    隻是如今她在廟堂之外,便是想在朝中幫兄長一臂之力也是有心無力。如今趙洛南下辦案,已經是成命。長樂雖不認可兄長這做法,也隻能是盡量幫兄長坐好此事。讓兄長手中多拿點世家的把柄。

    長樂又看了一遍密信,然後才將迷信收好。信中說趙洛日前已經出京南下,身邊帶著二十餘名侍衛,卻無辦案人員。她心中便知,李鈺是要讓她安排辦案人員。

    她便將自己所知之人一一過濾,看選選派何人最合適。(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