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七日苦學

字數:3886   加入書籤

A+A-


    時間一晃便到了下午,老道士和莫問依舊盤腿坐在庭院內,頭頂上也飄起了細細的雪花,可兩人絲毫未受天氣影響,仍然一邊講道,一邊論道。

    直到下午酉時,老道士才起身對莫問說道,“今日天色已晚,此後七日,你不得下山,貧道傳你些簡單法門。”

    老道士無奈拍了拍肩上的雪花,若不是時間緊迫,又怎麽會如此倉促,好在自己筆述留下了多年來的心得體會,也算是給自己這個倒黴徒弟一點參考。

    至於這餘下的七日,他自有安排。誦經打坐,堪輿之法,醫藥丹書,書寫符咒,起壇作法,強身武功,這些都全部並非一日之功,但是老道士也不得不一日一課,至於莫問能學到多少,全憑悟性了。(堪輿之法:風水看宅)

    此後第一日。

    一大清早早,老道士攜帶眾多竹簡書,線裝書如約而至,於庭院誦經內打坐。

    隻是他誦經時是一字一頓的讀,莫問沒聽了三兩句便昏沉欲睡,搖頭晃腦,而老道士則自顧自的朗誦著經文,到了傍晚,莫問甚至連完整的一句經文都念不出。

    老道士則微微一笑,似乎很是滿意莫問的這種狀態,

    誦經完畢,老道士將麵前的各種書籍推置莫問麵前,“這些全部是一些經文,如文始真經化書等,前三十三年,為師並沒有教你誦經,是怕你心中的複仇念頭,讓你無力看進經書,日後你要好生誦讀。”

    莫問尷尬的看著眼前的各種經文,這一日,別說誦經了,自己完全處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下,似睡非睡。

    “師傅,今日莫問不才,毫無長進,這經文晦澀難懂,聽了隻讓人想睡覺。”莫問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說道。

    老道士哈哈大笑,不以為然,“為師為你誦經為假,實為調息,為師一字一頓,隻為讓你跟的上我的節奏,在誦經的節奏中一吐一納,為道者以聚其靈氣,連吐納調息修養身心都不會,何談成道?”

    “原來如此。”莫問恍然大悟,暗道師傅用心良苦。

    “罷了,今日你且早點歇息。為師明日再來,”

    語畢老道士走出清風觀,下山而去。

    莫問尾隨老道士,送出門外,心中不禁想道,師傅是這清風觀的道士,住了三十三年,可為什麽自從昨天拜師儀式後,每日均不住在清風觀,可是師傅不住在道觀又住在哪裏?

    第二日。

    卯時剛過,老道士帶著老道姑和靈女女冠,再次拿著幾本書籍來到道觀。

    而莫問則還在東廂房內昏昏欲睡,老道士走到跟前踢上一腳,莫問才猛的驚醒,連忙爬起。

    這一動作,引的老道姑身後的靈玉女道士捂嘴含蓄的笑著。

    繼而老道士遞給莫問兩個白麵饅頭說道:“今日由你師叔,教你學習堪輿之法。”

    莫問看了看老道姑,這道姑正是前幾日替他療傷針灸的女道士,昨天師傅還說世代單傳,今天就蹦出個女師叔?

    而後眾人來到庭院,老道姑要莫問盤腿而坐,之後老道姑雙手負背,說道:

    “堪指天道,輿指地道。堪輿即風水,這堪輿之法無外乎於兩種,陰、陽。陰宅亡人居,陽宅活人住,若陰陽相混,則必出大亂。而堪輿一門因為知識龐雜,因此也有自己派係,比如當今還存在的八宅、命理、三合、五行、奇門”

    (此處六日略過,如果細寫就全部是道家的辯論學了,本書主講、探險,修道。)

    一晃六日過去了,莫問此時站立在清風觀頂峰,身著道袍,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感覺,而站立在他身前的老道士則手持拂塵在寒風中不停地圍繞著一個陰陽魚行走。

    老道士走過幾次後,地麵上的陰陽魚外圍形成一個奇異的卦象,繼而他撿起身旁的一根樹枝,在雪地之上順著剛才行走的痕跡,重新畫了一遍,待畫好後老道士丟下樹枝說道:“看清楚了?”

    莫問搖了搖頭,老道士動作太快,完全看不清身影。

    “也罷,這八卦走位,當初為師學了足足有半年之久,哪裏是一日之功,更何況你還沒有任何基礎,今日你暫且先記下走位的順序及卦象,日後再配合經文吐納修養身性,勤加練習。”

    老道士尋了一塊青石坐下,再次說道,“這六日來教你的都是些許皮毛,更何況太多且複雜,你也記不得全。今日之後,你要勤加練習這八卦走位及吐納,其他的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這八卦走位難道有什麽特殊之處?”莫問也尋了一處青石坐下不解道。

    老道士笑了笑卻並沒有直麵回到莫問的問題,而是手拿著拂塵指了指不遠處,卻見那靈女女道士抱著一個古樸青銅箱,走到跟前。放下青銅箱,靈女女道士看了一眼莫問,便又下山去了。

    莫問看著他第一次見到的青銅古箱問道:“這青銅古箱是什麽?”

    “這青銅箱子裏麵到底有什麽東西,為師也很好奇,隻是終其一生也沒有打開這個箱子。當年,貧道受師傅臨終囑托,這箱子隱藏了一個秘密,務必找到開啟箱子的五塊玉龜。”老道士說著從懷中掏出一方形棗木盒,打開那木盒,隻見裏麵靜靜的趴著一如嬰兒拳頭大小般的玉龜。

    老道士將那玉龜從盒子中取出,莫問這才看到那玉龜的全麵貌。玉龜通體發白,材質應為白玉所刻,雖然玉龜很小,可這雕刻的工匠手藝很好,整體這龜栩栩如生,而這玉質也是溫潤雪白,看樣子應該也是上等的好料子。

    “師傅,這玉龜是?”莫問看著老道士手中的玉龜疑問道。

    老道士將手中的玉龜放在青銅箱上麵的一處凹槽內,隻見青銅箱發出“哢嚓”一聲脆響,卻沒了動靜,老道士收回玉龜開口說道,“這玉龜也算玉符,正是這青銅箱的‘鑰匙’,隻是這“鑰匙”我卻隻有一把,而其餘的玉龜,貧道尋找了一輩子也沒有找到。”

    “那這青銅箱可是祖師所鑄?這玉龜可是祖師所刻?”莫問看著比巴掌還小的玉龜問道。

    這玉龜如此的小,而又栩栩如生,最為奇怪的是必須集齊玉龜放在凹糟上才可以打開青銅箱,不由得讓莫問佩服起所鑄造這青銅器和玉龜的人來。

    老道士不確定的搖了搖頭答道,“那不一定,青銅箱傳到你這裏剛好一十七代,很多道觀內的文獻早已丟失,看樣子這盒子的秘密為師是無法探知了。”

    “那這青銅箱子又和師傅你剛才教我的卦象走位又有什麽聯係?”莫問道出心中的疑惑。

    “這卦象走位你若能熟練掌握,在普通人麵前足以自保,就算遇到懂點武藝的人,打不過也能逃走。正是因為如此,這青銅箱才得以保存至今,門中之人,世代單傳,容不得有半點閃失,入門第一課打坐誦經,而這第二課就是苦練八卦走位。”老道士將玉龜重新裝回玉盒說道。

    莫問砸了砸嘴,原來這八卦走位是用來逃跑的,再想到這老道士每次健步如飛,腳踏樹枝,這才明白是為什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