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終得下山

字數:3610   加入書籤

A+A-


    午時漸過,山頂刮過陣陣寒風,大片烏雲夾雜著雨雪飄落而來,單純的長袍不足以禦寒,莫問緊了緊身上的道袍,見老道士仍未準備下山也不好開口說出,於是師徒兩人就那麽端坐在山頂青石上。

    兩人無言,沉默良久,老道士和莫問身上的長袍早已被雨雪浸濕,而一旁的青銅箱子上也覆蓋了薄薄的一層雨雪。

    終於老道士掙開了眼,將懷中的棗木紅盒丟到了莫問懷中“你下山去吧。這三十餘載,也是為難你了。”

    “師傅您”

    “走吧,快走吧,”老道士擺了擺手。

    “這些年,為師又怎麽能不懂你心思?你不止一次想下山尋找三十三年前的殺父仇人吧?現在為師就準你下山,日後全憑造化,希望你下山以後,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都不要大動肝火。”老道士揮了揮拂塵,站起身來,身上的雪花瞬時掉落在地。

    莫問看著老道士,心中五味雜陳,眼角泛起淚水,這老道士雖然脾氣古怪,可好歹兩人也相處了幾十年。

    這幾十年,不說前麵就單獨這七日,老道士盡心盡力傳道於他,幫他開了眼界。盡管他沒有學到什麽有用的東西,可他依然感謝麵前這白發蒼蒼的老道士。

    莫問擦幹眼淚,跪在雪地,朝著老道士深深的三拜九叩首,這是道家最高禮儀,這點他倒是記得清楚。

    老道士看著眼前收的徒兒行著跪拜之禮,將青銅箱單手拿起置放在莫問麵前,又將手中的拂塵放在青銅箱上,說道,“既然你已行了跪拜之禮,入門儀式,也正式算第十七代傳人,今日起,這青銅箱,這柄拂塵為師便轉傳於你。”

    莫問也不扭捏,他早就想下山了,本來想學道法可這老道士一直不教,最後教一個逃跑的技能就倉促了事,再待下去也隻能浪費時間,不如趁著這個時間先下山去看看幾十年未曾回到陽日鎮。

    擦拭過青銅箱上積雪,繼而抱起,拿過拂塵,莫問便轉身下山。

    “這小子,倒也不謙讓。”老道士看著莫問的背影再次大聲喊道:一月後,為師會在荊州府,大悲寺等你!定要前來!”

    莫問扭過頭看了看風雪之中的老道士,再次跪拜過後,朝著山下走去。

    下了清風觀所在的那座山後,莫問並沒有走尋常的道路,而是走的山間小道,這小道正是莫問三十三年前被那條花斑蛇所帶著走到清風觀的道路。

    想起花斑蛇,莫問隻覺得可惜,一條有靈性的蛇,就那麽自斃在山洞內,還吐出了畢生的心血內丹。

    六日後,莫問依舊行走在神農架內,不過此時接下來的路途就近多了。

    傍晚時分,莫問翻過兩座山,跨過一條小河的支流便走到了一片密集的紅杉樹林。

    莫問剛踏進樹林,就聽見一陣古琴瑟聲傳來,待他停下腳步,仔細聆聽,那古琴瑟聲卻又消失不見,如此反複幾次,他直接坐在了原地。

    沒多大會,那琴聲再次悠然響起,時而舒緩如小溪,時而湧急如瀑布,時而清脆如珠落玉盤,時而低回如在耳邊喃喃細語。

    莫問見琴聲不再斷斷續續,竟向著琴聲傳來的南方走去,這琴聲究竟來自南方的哪裏,莫問絲毫不知,但是他就是想見見什麽人能彈出這樣的曲子。

    前方的樹林越走越密集,那些積雪就好像剛剛落下一般,平整而光滑。這說明這裏是沒有人行走的。可當莫問扭過頭,看來時自己走過的地方時卻是傻了眼,沒有一個腳印,身後也是光滑的積雪。

    這地方位於樹林深處,四周全是樹林,這些樹林不過兩米多,卻也漫過莫問的身高。而遠處的群山則大致看去沒有絲毫的區別,也就是說這四周沒有任何可以指明方向的坐標。

    他又迷路了!

    當莫問意識到自己已經迷失方向時,為時已晚,四周除了琴聲,死一般的寂靜。猶豫片刻,莫問隻好順著那琴聲向繼續向前方走去。

    “不對”莫問邊走邊道。他恍然大悟,起初自己是向著東方走的,走進樹林後,聽到琴聲便向南方走,而此時琴聲依舊在,那不就是說明,琴聲的來源就是南方嗎?隻是身後自己踩過的腳印為什麽會消失呢?

    莫問辨明了方向,也不再猶豫,繼續朝著琴聲傳來的方向走去。

    大約兩三分鍾過後,樹林的盡頭,一條小溪從半山腰間盤旋而下。在那山腳旁一道古樸石階映入眼前,那古樸石階不是在山腳下盤旋,而是直通半山間。

    石階厚重,精美絕倫,材質均為青石,上麵雕刻著一些特殊的花紋,因為有一層薄薄的雪的緣故,看的並不是很清楚,如虎,似獅,若古代神獸。還有些圖案略顯雜亂,如山竹,似蘭花,如花似草。

    莫問看著石階上薄薄的一層雪,明顯這石階有人清掃過,而且還是剛剛清掃過。

    抬起雙腳,莫問順著琴聲向著半山腰間爬去,大約走過百階之後,在石階樓梯的盡頭,有一石刻石亭。

    石亭內此時端坐一清秀女道士,年約雙十,五官精致,女道士頭戴偃月冠,形似元寶。身披灰色道袍,腳蹬一雙藏藍色翹頭厚布鞋,端坐石亭中央,一對劍眉樹兩邊,櫻桃小口念念有詞。而雙手則在不停的撥動麵前的七弦琴。

    (偃月冠:黑色帽子形似元寶,為道家帽子。)

    莫問慢步走進石亭,免得打擾那女道士奏琴,待走到身前,才看的清純,這女道士正是靜水觀內那個老道姑的徒弟。

    女道士見莫問走到跟前,停止撥弄琴弦,抬起頭來,黑亮的雙眸看著莫問。

    “你來了。”女道士冷冷的看了一眼莫問,繼續撥弄琴弦,琴聲漸入**,猶如高山瀑布傾斜而下。

    莫問大為吃驚,麵前這叫靈玉的女道士似乎早已料到自己會來一般,驚訝道“你你你怎麽知道我會來?”

    女道士抬起頭顱,停止奏樂,怒目相視,道:“堂堂玄門十七代傳人,就是這麽稱呼自己的?”

    說罷那女道士雙手撥動琴弦,眼眸流轉,溫柔似水,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道友可知貧道彈奏的這是什麽曲子?”

    莫問木訥的搖了搖頭,這曲子他自然沒聽過,若是聽過,又怎麽會如此輕易便被吸引過來。

    “曲子名曰流光止息,世人隻知高山流水平落沙雁陽春白雪十大古曲。”女冠繼續撥動琴弦,“卻不知還有這流光止息可與之媲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