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洛陽文會[五]
字數:7127 加入書籤
崔頌能說什麽?說踏火而不傷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1]”,飲符水而治百病是“安慰劑效應[2]”嗎?
即便他解釋了這兩個原理,對於古人而言恐怕也是難以認同的吧。
感受到四周聚焦的目光,崔頌覺得自己這槍躺的真冤。
“崔兄以為如何?”見他不說話,禰衡重複了一遍,目光中好似藏著兩把鉤子,非要將他的內裏原原本本地勾出來。
崔頌很想答一句不如何,可他雖是被禰衡強行拖入坑中,到底也曾蒙其所惠,被禰衡有意無意地幫著解圍。此刻他要是扭頭就走,任憑禰衡一人在這受人攻訐,未免不太厚道。
崔頌想了想,開口:“頌不敢妄談方術,隻這踏火飲符的本事,未必就是怪力亂神。”
這算是隱晦地讚同禰衡了。
人群中,對方術巫道不以為然的士子沒有吭聲,有所忌諱但中立自持的士子默然觀望,剩下的一部分人,或對禰衡極看不過眼,或對崔頌抱有惡感,此時皆繃著麵容,視線在二人之間來回逡巡。
此時,一個身穿布衣,在眾人懟禰衡時未說過幾句話的年輕士子上前一步,執禮道:“敢問君之高見。”
崔頌道了句不敢,直切主題:“頌曾翻閱奇聞軼誌,其中一本記載了相仿的把戲。若是知曉當中隱秘,怕是人人都可成為神乎其神的仙師。”
年輕士子含笑詢問:“什麽隱秘?”
“單論這‘過火道而不傷之術’,一物足矣。”
“何物?”
“水。”
人群中靜默了一刻,有一人出聲譏嘲:
“水滅火,何人不知?可賊頭走的不是被撲滅的火盆,乃是熊熊烈火。崔君此言,莫不是在說笑?”
他們在討論的是黃巾賊的領袖能夠在火上行走而毫發無傷的本事,崔頌說水是個什麽意思?誰不知道水能滅火,在火上走和在被水撲滅的碳灰上走,能一樣嗎?
“我何曾說過要用水澆滅火盆?”崔頌挺起後脊,不避不讓地看向那人,“隻需將腳浸入水中半息,再赤腳於火上行走,便可全身而退,絲毫無損。”
“荒謬之極。”一人低聲斥道,“縱水能克火,寥寥之水,如何抵抗那燎原大火?”
其他人雖未出聲,眼中亦盡是不以為然之色。
水雖然能夠滅火,可前提是要有對應的量,將腳浸入水中再取出,能沾上幾滴水?恐怕腳剛碰上火,那些水滴就被蒸幹了,能抵什麽用?
崔頌沒有為自己辯駁。
他不想和他們解釋液體在驟遇極熱的時候會產生一層絕緣的氣態防護層,在短時間內隔絕大量熱度,也不想解釋水蒸氣導熱比液體還慢得多。萊頓弗羅斯特效應[1]涉及熱力學的內容,在這些人看來確實像是無稽之談。
總歸崔頌也沒指望他們能夠接受這個解釋。就算是有人相信了“踏火而不傷”是因為沾了水,恐怕也會有人把它歸結於“水神保佑”,而不會理解水的形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至於喝符水治病,要麽那被治好的人是個托兒,要麽就是安慰劑效應[2],涉及心理學範疇,更加不好說明。
未料崔頌的不辯駁,在有心人眼中便是底氣不足。
先前出聲質疑的幾人正要再嘲,忽見禰衡扯下頭頂的玉冠,重重往地上一擲。
離得最近的幾人被嚇了一跳,不知道這狂妄無禮的家夥又在發什麽瘋。
禰衡摔完冠,披頭散發,又褪下自己的外衣,隨手丟到旁邊。
幾個克己守禮的士子被他的行為驚呆了:“衣冠不整,成何體統!”
禰衡並不理他們:“取火來。”
崔頌驀地看向他:“莫非你要——”
禰衡冷哼了一聲:“明知故問。”
崔頌被哽得不輕,卻也不能就此放棄勸說:“不過口舌之辯,何必如此。”為了和人爭個黑白,以身犯險,去闖刀山火海,值得嗎?
“犬吠爾,我豈會縈掛於心?”禰衡嗤笑,踢開木屐,踩在池塘邊的河泥上,“倒是這吠聲不止,聽得人心煩,不若讓他們開開眼,莫要蜀犬吠日,蟬不知雪。”
原本還被禰衡的行為驚到,因他以身犯險檢驗真相,被他的膽識折服的士子,在聽到緊接其後的嘲諷後,紛紛在心裏給了自己一巴掌,把禰衡重新拉回黑名單。
之前與崔頌搭話的布衣士子溫聲勸道:“坐戒垂堂,足下何必以身犯險?”他暗指崔頌所說未必是真,禰衡若去踏那烈火,必然會被灼傷。
說是未必,但在這些士子看來,崔頌的那些話就是謬論,這禰衡還想去踏那火盆,不是作死是什麽?想來此人不僅狂,還瘋得不輕。
布衣士子許是出自好意,然而禰衡並不領情,甚至沒有正眼去看對方:“鄰人號喪,惺惺作態。”
布衣士子遂不再多言。
崔頌感覺自己的壓力有些大。
他雖然知道有這麽一個理論,但他學的不是熱力學,可以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僅僅隻是知道這個名詞罷了。更何況,實踐和理論是不同的,達成這個現象最重要的條件是:火的溫度必須高於水的萊頓弗羅斯特點(leidenfrost point)。然而這個點與水質、水溫有關,他不會算。
萬一火溫沒達到萊頓弗羅斯特點,那麽踏火而過的禰衡,大概要被燒成烤豬蹄了。
在感到壓力的同時,崔頌也有些疑惑——
禰衡的言行一向出人意料,想要親身上陣以身試險並不稀奇。可他難道就沒想過,自己的所言或許全是胡謅?就不怕被自己坑慘了?
崔頌忍不住低聲提醒禰衡,卻又收到了對方關愛腦子的眼神。
“若是無用,我及時退出火盆便是,於我何妨?——倒是你,”禰衡上上下下地打量他一眼,無甚好意地道,“堂堂名士,信口開河,為人恥笑——可比衡要慘多了。”
前半句聽著豁達大氣,可禰衡偏偏要續上一句嘲諷,使得整句話的深意完全變了味。
聽起來還像是對他的幸災樂禍。
如果不是崔頌早通過曆史得知了禰衡的作,說不定已經被他惹惱了。
崔頌不由想到了《希臘神話》裏的嘲諷之神,摩墨斯,跟禰衡真是神似,以至於他很想和禰衡科普一下這位西方神明,問問他是什麽看法。
這時,園內的仆從送來數十個火盆,依次排開,疊成一條三丈長的火道。
禰衡往河中走了幾步,直到河水沒過膝蓋,方才卷袖上岸,緩緩來到火盆前。
他二話不說,就這麽踏了上去。
四周傳來少許低呼聲。
禰衡麵不改色,昂首闊步地走完一整條火道。
隨後,由仆從引來的醫者替他檢查腳板,確定毫無燒傷的痕跡,不用敷藥。
崔頌暗暗鬆了口氣,不料布衣士子竟朝他迤邐而來,“足下博聞強識,江遵佩服。不知這淌水踏火之言取自何書,還望足下不吝賜教。”
嗡的一聲,他的頭好似被金屬棍砸了一下。
理論來自哪本書?
自然是來自《物理學xx集解》,可這顯然不是能夠宣之出口的。
崔頌滯了一瞬,一時編不出合適的書名,隻得道:“少時閱讀的雜書罷了,倒未曾留意。”
自稱江遵的士子似乎有些惋惜,見禰衡踏步而來,自覺地作了辭別。
禰衡一過來,劈頭蓋腦說的第一句話便是:“你這趟火之法,是從何本書看來的?”
崔頌重複了一遍剛剛的措辭,結果得到禰衡“我會信你?”的懷疑注視。
心知禰衡的難纏,崔頌真·信口開河道:“這是孤本。名為《天工開物》。”
引用明朝某科技名著的書名,崔頌毫無壓力。
要戳破他,禰衡再活個千年吧。
“天工開物……”禰衡咀嚼著這個很符合他審美的書名,隻覺此書的作者定然是個奇人,故能寫出世人所不能知的事理。
禰衡又與崔頌說了什麽。崔頌摸不著頭腦地聽了半天,等禰衡兜了好幾個圈子,他才明白過來禰衡是想借“天工開物”一閱。
然而崔頌上哪找“天工開物”給禰衡看。不止現代的《物理學xx集解》沒有,就連明朝那本真正的《天工開物》也是沒得找的。
崔頌隻能很坦然地說:“今已佚失。”
不好意思,書丟了,沒法給你。
頂著禰衡懷疑的眼神,崔頌無比淡定。他本來就“找不到”書,又沒騙他。
或許是禰衡剛才的行為在眾多士子眼中太過瘋狂,比起亡命之徒亦不遑多讓;又或許是那些士子失了一城,士氣大跌,他們未再揪著禰衡圍討,隻五人、十人地聚在一起,或論經,或針砭時政,倒是散卻了火氣,專心交流起學術來。
然而在禰衡過來之前,他們也曾為了一個小問題吵嚷不休。
崔頌覺得,禰衡大概是為士子們之間的和諧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
因著禰衡在身邊,士子們都自覺繞道,連帶崔頌也成功地獲得清淨。
崔頌正想在河邊混個一下午,耗過這場令人頭痛的文會,不妨禰衡突然從懷中取出木牘和刀筆,運筆如飛地在木牘上刻下一行行文字。
眨眼間,禰衡便刻好了三行。
崔頌隱隱感覺不妙。
“你這是……”
禰衡頭也不抬:“作賦。”
“……”
久未得到回應,禰衡待刻完一小段後,抬頭一瞧,眼前哪還有半個人影,隻有一株枯樹矗立在他的對麵,迎著冷風瑟瑟搖曳著。
還想拉著對方一起作賦的禰衡:……
作者有話要說: [1]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液體驟然遇熱(達到萊頓弗羅斯特點)會汽化生成懸浮的隔熱層,在短時間裏阻隔熱度。
[2]安慰劑效應:病人並未獲得治療,但因為心裏相信治療有效,而使病症減緩或者不藥而愈的一種現象。比如:把維c誤當做止痛藥吃下,結果真的感覺疼痛減緩。
。
。
看到大家問及cp……
其實本文cp早在構思的時候就已經定了,之前沒有公布,是因為公布西皮後,某個特別想寫的梗可能會少了驚喜感與趣味性。
不過為了排雷這裏還是著明一下。
1、本文1v1,he,除了cp其他的好感值都是友情向,不越線。
2、作者無差黨,並且堅決,不換cp。
3、對cp沒有嚴格要求的親請無視下方內容。因為知道cp後可能會影響後文的閱讀體驗。對cp有著執念/隻為了cp看文的姑涼,請繼續往下看,注意防雷。
。
。
關於cp的幾個提示:
1、姓名是兩個字。(被拖出去暴打)
2、潁川人。
3、170
……
好了你們知道cp是誰了千萬別說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