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Ation 028

字數:4862   加入書籤

A+A-


    “看著點啊,小心腳下,別絆著了!”蘇映回頭招呼道。

    “小蘇哥,這箱子放哪啊?”

    “放陽台那邊吧。”

    徐榛抱著老大的一個紙殼箱子,搖搖晃晃地往前走著,一張小臉憋得通紅,手上還鼓起了青筋。

    之前他們把行李從樓底下搬到四樓就已經累得氣喘籲籲,這會兒還得接著繼續折騰。

    “哇!”他手一滑,箱子眼看就要拿不住了,不由得發出一聲驚呼。幸虧蘇映手疾眼快,連忙伸手幫他托住,把箱子慢慢地放了下來。

    “你歇會,讓我來吧。”蘇映擺擺手,讓這隻小正太坐到一邊去。徐榛沒再逞強,老老實實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伸手抹了一把汗,安靜地看著蘇映收拾。

    不大的屋子裏大包小包地堆滿了行李,從門口一直到裏屋,滿滿當當。

    這是一間正規的兩居室的房子,裝修得還不錯,四白落地,簡單大方,家具齊全。跟外邊的賓館比起來,也就少了台電視而已。

    現在已是十一月初,天氣轉冷,想起去年冬天在沒有暖氣的防空洞裏忍饑挨餓、迫寒受凍的日子,蘇映就有些心有餘悸。反正房租已經快到期了,從東京回來之後,他就惦記著再租一套。

    在中介的指使下跑了沒幾趟,他就一眼相中了這套。撇開裝修什麽的不談,這房子南北通透,通風和采光都好,而且周邊設施配套完善,還挨著公交站和地鐵口,對他來說,簡直再滿意不過了。

    唯一不太滿意的,是這價格。

    月租一千,以這房子的地段和條件,其實也不算貴,不過蘇映身上的存款加起來一萬塊都不到,不免有些捉襟見肘。

    還好這房子是二居室,如果再找個室友一起分擔的話,就顯得劃算了不少。蘇映印了幾份合租廣告,還沒來得及貼出去,就碰巧遇見了徐榛。

    《少年包青天》前段時間剛剛殺青,徐榛回了趟學校後,就一路奔到京城裏來了。他剛簽了一家小型經紀公司,準備接幾部劇打拚打拚,還沒找到落腳的地方,一聽蘇映在找同居的室友,兩人剛好一拍即合。

    搬過家的都知道搬家有多麻煩,這十幾個箱子裏,除了被褥、衣服、鍋碗瓢盆以外,還有各種生活用品。把這些東西歸置好,再把屋子打掃一遍之後,日暮已近黃昏。

    蘇映拍拍手,從包裏掏出串鑰匙遞給徐榛:“這鑰匙給你,大的那把是大門的,小的這把是你房間的。”

    “行!”徐榛答應道,剛把鑰匙揣進口袋裏,他的肚子突然開始抗議,“咕——”

    他們中午忙著收拾,就吃了從樓下買回來的幾個包子,下午就開始餓了。

    徐榛不好意思地揉了揉肚子,蘇映強忍著笑意,說道:“好吧,我去做飯。”

    廚房裏的東西應有盡有,嶄新的菜刀菜板和剛買好的油鹽醬醋,冰箱裏還有兩人份的蔬菜和肉,這些都是蘇映下午的時候從超市裏順便買回來的。

    他真心覺得外麵的飯菜又貴又難吃,可惜他之前的房子裏最多也就隻能煮煮麵,現在好不容易有條件了,自然是要大展身手一番。

    “五花肉、青椒、蒜苗……”蘇映打開冰箱盤算了一下,最終決定道,“嗯,做回鍋肉好了。”

    提到川菜,許多人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回鍋肉,其實這道菜很簡單,不過在外省的不少餐廳裏,連這麽簡單的一道菜都做不好。

    回鍋肉的要點有三個,一是回鍋,二是蒜苗,三是豆瓣,這三點,缺一不可。

    所謂的回鍋,就是首先把豬肉成塊地放在鍋裏煮,煮到斷生了再撈出來切成肉片,放回鍋裏炒,這一來二去才叫回鍋。可是不少京城的餐館為了節省時間都略去了這一步,那做出來的哪叫回鍋肉啊?叫生煎肉還差不多。

    最正宗的回鍋肉當然是用蒜苗來炒的,不過沒有蒜苗的話,倒也可以用韭菜洋蔥之類的東西代替。但是豆瓣卻是萬萬不能少的,豆瓣醬,特別是郫縣的豆瓣醬,那簡直可以說是回鍋肉的靈魂。

    徐榛本來在客廳裏坐著看雜誌,廚房裏叮鈴郎當一陣響,不時飄來熱滋滋的油脂香氣,聞得他撓心抓肝的難受,等到豆瓣的香氣也摻和進去之後,那更是讓人受不了。

    蘇映把飯菜端出來的時候,就發現徐榛坐在飯桌前不知道有多久了,看見他過來,跟貓見著老鼠似的,眼睛裏放著光。

    “來!吃吧!”他笑著把盤子放到桌子上。

    徐榛已經餓得有些發慌,端起碗,夾著回鍋肉直接塞進了嘴裏。

    “唔!好吃!”他情不自禁地讚歎道。

    蒜苗一入口就是軟軟嫩嫩的口感,偏偏還帶著些清脆的感覺,火候掌握的恰到好處。

    半肥半瘦的回鍋肉則在嘴裏香氣四溢,配合著味道清新淡雅的蒜苗正是相得益彰,最妙的是香辣的豆瓣味道,將回鍋肉的鮮嫩腴美統統激發了出來,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一下子蔓延開來。

    徐榛本來更偏向清淡、帶甜的上海口味,辣一點的東西基本上都不怎麽吃,但是桌子上這一盤子回鍋肉,大部分都是被他幹掉的。

    “小蘇哥……”徐榛抱著圓滾滾的肚子趴在桌子上,眼睛一直盯著蘇映轉啊轉,“你廚藝怎麽這麽好啊?”

    “因為我喜歡做菜啊。”蘇映邊收拾著桌子邊說道,這倒是真話,上輩子他最喜歡的就是各種美食類的綜藝節目,能吃、會吃、會做,人送外號“蘇吃貨”。

    吃過飯以後,也沒有電視可以看,蘇映就聽會收音機打發時間,徐榛則坐在旁邊看劇本,不時請教蘇映一些問題。

    徐榛之前在上海拍過一部都市劇,被導演好一通誇獎,說他表演很有天賦,讓他有些沾沾自喜,真以為自己是什麽表演天才。見過了蘇映才知道,如果那導演不是瞎的話,可能就是沒見過演技好的演員。

    有人將演員的演技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最基礎的,演什麽像什麽。把握住角色的定位,演丫鬟就像丫鬟,演老師就像老師,用這個角色在職業和身份上的特點使觀眾信服。可惜很多演員,特別是偶像明星們,演了一輩子都沒能進入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則是將一個有背景的角色演出深度來,以及在情緒累積到最高點時能夠完全爆發出來。比如說失去孩子的父親,國破家亡的將軍,那種接近於絕望的痛苦和接近於瘋狂的憤怒,必須要有足夠的演技才能表現出來。能夠達到這一層次的演員,已經有資格去角逐各種獎項,堪稱各個劇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提起他們的名字時,也會提一句戲骨。

    第三個層次,也就是最後一個層次,是將一個角色的心理漸變演繹出來,不僅要演繹出角色情緒上的極端,還要讓觀眾看到他是如何一步步地不可逆轉地走向了這個極端。要達到這種境界,角色、機遇、演技,缺一不可。

    其實這三個境界,用另一句話更好理解,就是我們在武俠小說裏麵常常看到的那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就拿之前的《紅衣》來說,雖然蘇映將女鬼附身前後的不同演繹得相當出色,但由於劇本的缺陷,沒能演繹出角色的變化過程,一切都顯得那麽的突然和倉促,所以他最終隻獲得了一個最佳男演員的提名。

    這會兒蘇映看著手上的劇本,眉頭緊皺,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他就是擔心這種情況出現,才沒去隨隨便便簽什麽經紀約。

    徐榛簽的是個小經紀公司,沒什麽名氣,但是人家倒也不是那種專門忽悠人的皮包公司,真的給徐榛聯係了一部戲。

    隻是這名字……叫什麽《護國蓮花太子傳奇》,拜托,聽名字就爛到家了好嗎!

    這製作方還特別能吹,說什麽集愛情、古裝、懸疑、戰爭、神話、動作片為一體,兩岸三地知名明星攜手打造……蘇映看了一眼演員表,除了徐榛以外沒一個認識的,合著這小正太現在已經能代表兩岸三地了?

    而且這經紀公司還特別能抽成,一抽就是百分之三十五,徐榛說出來的時候都把蘇映嚇了一跳,這些大公司簽個新人約,敢簽到百分之二十都是會被罵周扒皮戳脊梁骨的啊!

    還好這孩子沒傻到底,隻簽了三年,要是簽個五年十年的,蘇映真是無話可說了。

    不過不管劇本是好是壞,既然接了戲,那就得好好拍,蘇映把徐榛的劇本拿了過來,他看不懂的地方一句一句地講。兩個人相處,倒也其樂融融。

    隻是這劇本……

    真的有點爛啊……

    作者有話要說:  過渡章節,稍微有點平淡……

    預告一下,下一部電影的導演叫郭偉偉눈へ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