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字數:6544 加入書籤
如果說這個時候歐洲哪個國家跟中國有外交關係, 大概也就德國民主共和國, 也就是東德了。東德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 也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因為政治原因,德國被強行分裂成了兩個國家, 但是,趙長卿送給他們的無土栽培技術, 讓東德和西德從希特勒上位之初一直受益到現在。
也因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無論是東德還是西德, 他們的人民也一直在渴望著德意誌民族能夠再度統一。
雖然這個時候, 社會主義還是個時髦的詞兒, 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越來越頻繁地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 社會主義國家卻是一片欣欣向榮, 一時之間社會主義似乎成了一個先進的代名詞,尤其是蘇聯的強大,更是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如臨大敵。
可以說,對於中國這個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國土廣袤、曆史悠久的國家, 幾乎每一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是酥的。
他們真的非常矛盾, 一方麵, 是不希望看到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崛起,另一方麵, 則是不希望當時兩個社會主義大國, 蘇聯和中國團結起來。
因此,不止是英國,就連美國議會也開始了討論。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 雖然美國沒有王族和貴族,但是猶太人已經掌握了美國絕大多數的財富和權力,他們也牢牢記得當年趙長卿對他們的恩情——他們都是當初趙長卿從希特勒的眼皮子底下救出來的,甚至趙長卿的產業也為他們在美國落腳提供了方便——無論是為他們擔保,還是提供貸款,趙長卿對猶太人相當大方,這也使得猶太人比另一個世界更快在美國站穩了腳跟,當然,他們對美國的影響力一樣很大。
美國跟中國建交,一方麵是趙長卿和眾多的美國華人在背後使力,另一方麵,未嚐不是美國基於自己的考慮。
對於趙長卿想回中國、會故鄉看一看的要求,美國國會大多數議員都提了讚同票。但是,讓他們無奈的是,英國竟然不想放人!
美國也好,別的國家也罷,他們都知道,伴隨著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一個接一個地獨立,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也走上了衰弱。
隻不過,趙長卿的一部部學術著作,讓這個國家每一次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都能夠迅速好轉。但是迅速好轉之後,也不用幾年就會再度爆發經濟危機。
跟美國明顯不同的是,英國的經濟危機並不像美國數次爆發的經濟危機那麽嚴重,但是,非常頻繁就是了。經濟不景氣,也是大英政府非常頭痛的問題。
有位美國議員就曾經私底下這樣不客氣地說過:“英國這些年也就靠著一個布蘭森公爵而已。布蘭森公爵的書對於那些英國官員來說,就跟中國人手中的紅|寶|書一樣。沒了公爵的書,英國的政府官員都不知道要如何開展工作。”
美國議員們在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向公眾說,美國最好的那五分之一農場就在那位布蘭森公爵的手裏,也絕對不會承認美國每年都需要向布蘭森公爵支付巨額的專利使用費,更不會說,那位公爵手裏掌握著許多美國國債。
事實上,美國私底下想挖人很久了,怎奈英國對美國嚴防死守,而美國呢,也拿不出比公爵更大的籌碼。
誰讓那位公爵從本世紀初葉開始就已經是世界級的大富翁了呢?又是個淡薄名利的性子,榮譽對方也不缺,除了收集一些中國流出來的古董、小玩意兒之外,就是寫書和投資電影電視劇,而且還是個樂意花錢砸品質的……好像美國真的拿不出足夠吸引對方的籌碼。
不過,隻要這次能夠把人從英國手裏挖出來,那麽下一次,讓這位公爵來美國也不是什麽難事。
美國方麵的算盤打得劈裏啪啦的。
美國和猶太人都知道,二戰之後,美國一舉越為世界第一大國,英國絕對是對美國防備甚深,在這樣的情況下,由美國出麵,絕對是不行的。
美國大使就這樣找上了西德總統。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駐英國大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拜訪了薔薇莊園。
跟絕大多數德國人樣,裏夏德·維茲澤克是一個典型的日耳曼人,古板、恪守禮節,當然,在見到趙長卿的那一刻,就是趙長卿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內心深處的激動,可在表麵上,依舊是一絲兒都不露。
裏夏德·維茲澤克是在小羅伯特·克勞力的陪同下來到來到薔薇莊園的。時間流轉,一轉眼,七十年過去了,小羅伯特·克勞力的外祖父,趙長卿的老朋友羅伯特·克勞力也已經去世多年,可小羅伯特·克勞力卻長得格外像他的外祖父,幾乎跟當年的羅伯特·克勞力一模一樣。
當然,性子也非常相像。
英國鄉村的閉塞,讓人有一種時光停滯的錯覺。
但是,裏夏德·維茲澤克一開口,就把人拉回了現實。
裏夏德·維茲澤克開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感謝趙長卿,因為無土栽培技術,德國的糧食供應一直沒有出過大問題,也為西德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羅伯特·克勞力驚訝地道:“我從來都不知道,阿道夫·希特勒曾經來過約克郡!”
趙長卿笑道:“是的,而且那一次,他隻帶了兩個隨從。就跟那些傳記上寫的那樣,他的衣著從來是講究舒適,而不是體麵。因此,如果不是他自報身份,我都不知道他是德國國家社會工人黨黨魁。他看上去就是一個恪守規則的軍人。而且,在那次見麵之前我都不知道他是我的書迷。”
小羅伯特·克勞力笑了起來:“是啊。可是現在,我敢說,議院裏麵的每一個議員都是您的書迷。”
“但是你們竟然不肯同意我去中國!”
“太危險了!公爵殿下!您應該也聽說了,中國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裏麵……對了,那個詞怎麽說來著?”
“文字獄?”
“啊,對對對!簡直就是十年浩劫!”
趙長卿這才淡淡地道:“其實,在那片土地上,每個王朝新立都有可能做一樣的事情。他們,不過是重複前人的老路而已。目的達到了,暴亂自然也就停止了。”
“可是……”
“我年紀已經不小了。”趙長卿淡淡地道:“羅伯特,別忘記了,我雖然容貌看上去年輕,卻是跟你的母親瑪麗夫人是一輩的人。我現在每天晚上躺下去,都不知道第二天有沒有爬起來的可能。也許隨便哪一天,我就再也起不來了。”
“公爵……”
“所以,有些事情,我必須去做,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就當是一個老年人最後的任性。”
裏夏德·維茲澤克道:“公爵殿下,我雖然不讚同您的行為,也不喜歡那個國家,但是,我能夠理解您的心情。德國的人民也日夜盼望著統一。”
趙長卿微笑:“如果是這樣,那請放心。最多十二年,再堅持十二年,蘇聯就會被拖垮。甚至不用十二年,隻需要十年,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就會跟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合並。”
“怎麽會?”
無論是小羅伯特·克勞力還是裏夏德·維茲澤克,都唰地一下轉過頭來。
趙長卿仿佛不在意一般地道:“信息封鎖太嚴重了,我隻能通過一些過期的報紙來了解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不過,如果我料想得不錯的話,發展到現在,計劃經濟就要顯現出它的弊端了。”
“計劃經濟會有弊端?”
“每一種經濟政策都存在著弊端,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發揮出它們好的一麵,盡量避免壞的一麵。計劃經濟也樣。我承認,在戰後經濟複蘇這方麵,計劃經濟體製的確有其優越性。但是,隨著經濟複蘇,繼續使用計劃經濟,會妨礙到市場的自我運轉。如果不做出改變,經濟和市場爆發衝突,最後隻會導致政治經濟的徹底奔潰。那可不是經濟危機這麽簡單的事情。”
“這是您的新書嗎?”
趙長卿答道:“是的。剛剛完成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書稿。還沒有付諸刊印。當然,因為是關於蘇聯和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的研究,所以,我目前還沒有打算將之付諸刊印。”
“那麽,中國呢?您有沒有針對中國做出分析?”
趙長卿答道:“當然有。中國這次會對著世界打開一條縫隙,應該就是他們發現了計劃經濟的弊端。這也是《資本論》發展出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個普遍的錯誤認識,他們以為他們可以直接進入**,可實際上**跟當年文藝複興時期的先賢們提出的烏托邦沒有多大的差別。那樣的社會隻可能無限接近,卻不能真實存在。無論是人的思想意識,還是社會經濟形態,在背後都有著固有的規律。恕我直言,以當初日本侵華戰爭之後留下了中國人的那種文盲率,不可能支持他們接近那個烏托邦世界。中國人應該是發現了他們犯了大錯,所以才會尋求出路。”
裏夏德·維茲澤克道:“所以,如果我們幫中國人一把,中國人就有可能在蘇聯和我們之間中立?”
趙長卿點了頭,道:“是。政治這種東西,從來是冷酷的。而且,中國人還非常的天真。看他們放棄日本的賠款不就說明了這一點?”
裏夏德·維茲澤克立刻笑了起來:“以日本人的德行,他們可不會感激中國人!他們隻會覺得中國人好欺負!”
小羅伯特·克勞力也跟著笑了起來。
是啊,在這方麵,中國人真的是太天真了。當初蘇聯不過是拿著一個蘿卜在前麵吊著,他們就跟在蘇聯的屁股後頭,結果在三年自然災害、全國鬧饑荒的情況下,還要支付大量的糧食作為對蘇聯的賠償。
這樣的一個國家,實在是太軟弱了。
英國需要市場,美國也是,整個西方都是。如果中國能夠成為新的市場,從而讓各國的產品擁有新的銷路,緩解各國的經濟危機壓力,為民眾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這樣的好事兒為什麽不做?西方為什麽不能拉攏中國在蘇聯的背後捅一刀?
在薔薇莊園看過趙長卿的新書稿知乎,現任格蘭瑟姆伯爵再度向議院提出了申請,當然,他不知道的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金融貴族和眾多的工廠主對此都非常有興趣。
雖然有人提出了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並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可越來越多的議員覺得,布蘭森公爵不但是個中國人,也是個大財閥的掌門人。讓這樣的一個人先去試探一下中國,未嚐不是壞事。
不過,王室和保守的上議院依舊在猶豫當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大使裏夏德·維茲澤克回到德意誌聯邦共和國之後,立刻向國會提交的報告,而德國的國會很快一致通過了跟中國建交的決議。
中國和德國方麵很快互派大使,中國駐德國大使就位之後,德國人很快就把英國布蘭森公爵一事告訴了他。
羅建國大使都傻眼了。
這個時期的中國人其實是非常非常自卑的,經曆了那個瘋狂的年代,國家領導人靜下心來之後,有誌之士們愕然發現,人民變得更加貧窮,大多數的孩子們也是麵黃肌瘦的,更別說在浩劫之中受損的科技發展水平了。
看看他們在國內鼓吹的需要他們拯救的被資本家剝削的西方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幾乎家家戶戶在市中心住著高樓大廈、在郊區和鄉村都有小別墅,更別說電視和彩電。
對比之下,中國國內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種四個現代化的口號,顯得格外可笑。
剛剛來到西德的羅建國大使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新鮮感和恥辱感,中國駐西德大使館的每一個成員都是自卑也是恥辱的。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德人,不,德意誌聯邦共和國上上下下都瘋狂地崇拜著一個中國人,在他們的眼裏,才格外不可思議。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中國的領導人,因為國家要求,會盡量使用化名。大家猜到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