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長城

字數:3672   加入書籤

A+A-


    白夔何嚐不想把青夔救出來,早在炎夔未脫離天界束縛的那兩千年裏,白夔就已經想過不止一次要去找秦皇地宮,可他是真的找不到啊!

    普通人都隻當那個出土了兵馬俑,卻讓國家40多年不敢開挖的秦皇陵就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但其實不管是修者這條道上的還是挖寶那條道的人其實心裏都清楚那就是一個異陣。

    曹操都有七十二異塚,嬴政難道會沒有假地宮嗎?

    要知道嬴政在他即為後第二年便開始修造地宮,一直到他死後半年地宮才真正的完成。長達近四十年的修築時間,若是別的國家別的朝代,四十年隻弄出一個聲勢浩大的地宮或許是可能的。

    但是秦……永遠不要小看那些掌握了兵甲、武器、青銅冶煉鑄造之術的人會玩出什麽不一樣的新花樣,這種事情可是炎夔親眼見證過無數次的。嬴政到底有幾個地宮,這種事情恐怕隻有嬴政自己知道。

    “我打聽過很多種說法,說得最多的地方一共有四處。一是昆侖山,因為嬴政號祖龍,以他的性格要葬必然是葬在與之相符的群山之祖中。二是鹹陽,傳聞嬴政在位最後幾年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便直接在搬到了地宮進行辦公,既然如此那地宮自然距離秦國都城不會太遠。三是說在如今發現的地宮更下層,四說是在秦皇島,因為那兩處嬴政造訪的痕跡最重……”

    “昆侖不可能。”白夔還沒有說完,炎夔已經搖起來頭。

    白夔並沒有因為被打斷而不開心,反而點頭跟著附議。他們師兄弟師從昆侖山,師父由炁化山河後又融於昆侖山,若是誰那麽大膽敢動昆侖神山,他們必然感應得到。

    至於剩下三個地方,炎夔剛回到現世對那些地名完全沒有概念,根本不知道白夔說的地方在什麽位置,隻好讓師弟在手機上給自己搞了一份現在的華夏地圖,並且讓白夔將這三處地方一一點了出來。

    鹹陽和如今已發現的驪山秦皇陵從地圖上看距離不遠,在炎夔看來差別並不是很大。剩下便是秦皇島,炎夔盯地圖上渤海之濱的地形,臉上表情變得有些讓人讀不懂。

    “這裏怎麽會變成這樣?”

    “變成什麽樣了?”白夔入門最晚,師父在世時學到的東西本就是師兄弟三人中最少的,之後又多年在閉關和躲避被人抓住拿去做鼓的藏匿生活中,很少與人與世接觸。幾千年的修行,卻偏偏少了夔龍道中最重要的感應天地的一環。不然也不至於如今這般,空長一身修為,卻遲遲突破不了境界。

    若是這幾千年的時間讓炎夔來用,他恐怕早已化為真龍,與天同齊,與地同壽。

    炎夔這回並沒有馬上回答白夔的問題,而是以秦皇島為起點,以昆侖為終點,將華夏北部的山脈挨個檢查了一遍,途經東三省、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全部看完後炎夔指著地圖上一刀綿延在山脈上的長痕對著白夔問道,“這是什麽東西。”

    白夔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師兄突然問的是什麽,隻好接過手機自己又看了一下,才發現師兄說的那條長痕原來就是華夏最著名的萬裏長城!

    雖然為了來見炎夔,白夔給自己變了一個海外僑胞的身份和一本假護照來忽悠經紀人,但是本質上他可是一條特別有民族自豪感的華夏神獸!見師兄問到長城,他就立刻誇獎起了這個了不起的建築。

    在很早很早以前,古人們沒有電燈,就連蠟燭油燈都不是每家都點得起的時候,白夔就偷偷化為龍身,沿著長城丈量過自己的身子,就好像站在牆角丈量自己身高的小孩那樣。那時候他就幻想過,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長得比長城還要長,可誰知道後來長城越修越長,而他生長的速度卻越來越慢。

    不過就算這樣,也沒妨礙到白夔對長城的喜愛,他從趙、燕、齊為抵禦匈奴逐漸長城開始講起,剛說道嬴政統一六國後耗費百萬勞工拚接起趙、燕長城造出如今長城之勢,還沒來得急開始講漢朝之後,各朝各代是怎麽修複長城,成就出這萬裏巨龍,就聽見炎夔一聲冷哼。

    “活該那幾國全被秦朝滅了。”炎夔的語氣不可謂不生氣。

    白夔咋一下聽到這話,嚇得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能小聲的問道,“師兄怎麽了啊。”

    炎夔冷冷看了白夔一眼,好像個老師一般嚴肅起來,對著白夔考問道,“華夏龍脈共有幾條?背來聽聽。”

    “額?”白夔瞬間懵逼。作為師父的徒弟,背不清龍脈那幾乎能算做忘本。可是龍脈之氣因山河走勢而形成,華夏山川、河流那麽多,幾千年來人為、天為的變化又那麽多,五條主龍脈倒是沒怎麽變化,但是其餘分支衍生出的小龍脈就難說了。

    那些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就是讓白夔對著地圖一個個找,他也找不全啊!白夔又想哭,卻聽炎夔略微放軟了語氣又重新問道他,“算了,也不為難你,就背一下五條主龍脈吧。”

    “哦哦哦!”這下白夔背得上了,他趕緊道,“兩條川龍是長江黃河,三條山龍,北龍在黃河以上,南龍在長江以下,還有中龍在黃河長江中間。”

    白夔背完還憨憨的朝著炎夔一笑,覺得自己背得挺好的。但炎夔卻突然有種想要代替師父將此人逐出師門的衝動。

    背了等於沒背!

    兩條川龍,確為長江與黃河,那麽粗略的講一下也就算了。可三條山龍呢!哪有說的那麽簡單的?!

    南龍,沿著長江通過雲、貴、桂、湘、贛、粵、閩、最後由蘇浙入東海。

    中龍,含川、陝、冀、鄂、皖、魯,最終到達渤海。

    北龍,則是剛才炎夔仔細看過的那一條線路,青、隴、晉、冀、遼,吉。

    北龍脈本該繼續一路向北,一直延伸至鄰國高麗入鯨海,可如今卻硬生生在渤海邊上打了個彎,由秦皇島入了渤海,和中龍、黃河一起來了個大匯合……

    並不是說這彎打得不好,反而這彎打的堪稱一個妙字。因為若是按照北龍原來的走勢,還沒等北龍行至高麗邊境,它就會在路上被壓死。

    修建在北龍脊背上的長城,早已宛若一把鍘刀將北龍砍得死死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 nea/m□□len~扔了1個地雷

    本章,五大龍脈一說,來源於風水學上所說的“三大龍脈”,我私心的加上了長江黃河,湊了五條~

    因為風水學上的說法沒辦法考證,所以我也沒有辦法確定出處,也可能隻是網上的流傳吧。

    當然北龍被長城壓著,其實也是風水上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了,大家就且看且娛樂吧。

    至於北龍脈中提到的鯨海 一處,如果誰有興趣 可以自己百度一下這個地方,每個國家對這片海域的稱呼不一樣,因為某些原因,我沒用這地方的廣泛名,而是用了我國古時候對這地方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