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瞞而不報
字數:3863 加入書籤
() 沈畢之現在想一想,當初不過是一場交易,女帝據實相告換得自己賣命五年,誰了解誰啊!
這京都本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染缸,隻要沾上一點就別想是本來顏色,更何況是沈畢之這樣不單泡進去還要攪上幾個來回的人呢!
可是,這樣的事情,和女帝去說,實在是毫無意義。
既然做了交易,總歸是要兌現承諾的。
人,之所以生而為人,不正是因為知廉恥、守信諾?
“聖上新得了銀礦,臣尚未恭喜。在此,特向聖上告罪!”沈畢之恭身行了一禮。
女帝頷首,“這的確是值得慶賀的事!”
金銀這類的礦藏,與其它的礦藏又不一樣。
金銀這類的礦藏,既可以作為貨幣在市麵上流通,又可以作為夫人小姐身上頭上的裝飾品,甚至許多富家公子也會選擇一些金銀的裝飾品擺放家。
故而,雖然朝廷在各地也有幾處礦產,這金銀礦依舊是十分緊俏的。
“不知這銀礦,聖上指派了運使司的哪位大人?”沈畢之含笑問道。
大涼朝有一個特殊的構,叫做運使司。
凡是收歸於朝廷的,不許百姓私自開采的,大到金銀銅鐵這類礦石,小到鹽田這類生活所需,都有運使司全權負責。
這運使司裏的人,無官職品級在身,但因為為朝廷做事,拿著朝廷的俸祿,有著實權,也該叫上一聲大人的。
“”女帝瞪了她一眼,不悅道,“有什麽話直說就是,何必如此拐彎抹角的?”
“聖上覺得,昌州豐縣離京都遠嗎?”沈畢之突然問道。
女帝遙遙一指牆上掛著的大涼疆域圖,回答的很是肯,“一千裏地,不算遠,卻也不算近。”
“四月份,這張劉氏家遭逢大變,現下已經是九月末了,她方才來到京……”沈畢之頓了一下,問道,“聖上以為如何?”
“還能如何?”女帝很是不以為然,“這張劉氏不過一介婦人,肩不能扛、不能提的,實在是弱不禁風,還被人一路追殺。九死一生來到京都,已是不易。沈愛卿不該對她太過苛責!”
“那聖上覺得,昌州的官府衙役比之這張劉氏,又如何?”沈畢之再問。
女帝沉默了一下。
沈畢之又說,“朝廷擇選府衙之人,雖然不說是要求人人都要武雙全,但也皆是選的會些拳腳功夫的,對吧?”
女帝依舊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沈畢之低頭看著腳下的白色長毛地毯,說出的話就開始透著一股子涼薄,“都是會些拳腳功夫的大男人,一路上既無追殺,又有沿途驛站無數,區區千裏,怎麽會五個月還走不到京都?莫不是把馬統統拉去賣了,然後卷錢跑了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能跑到哪裏去?
更何況,朝廷驛站裏的馬,每一匹都登記在冊,少了一匹,立刻就要上報;每一匹都有印上專門的烙印,少了一匹,也能找的回來。
有烙印的馬,正經途道上根本無法出現,而黑市上又慣會黑吃黑這種把戲。
到頭來,一匹這樣的馬,賣不了幾個錢,實在是得不償失。
故而,根本不可能出現朝廷的衙役偷偷把驛站的馬賣了然後帶錢離開的事情。
可是,若不是府衙的衙役把馬賣了,為何銀礦的消息至今還未上報朝廷?
原告已經上京,五個月的時間,一千裏的路程,發現銀礦的消息卻遲遲沒有送到!
這樣的事情,由不得人不往深處想。
為什麽那張劉氏的夫君親自上報卻會因此獲罪被斬?為什麽張劉氏繼續上訪卻會家破人亡?為什麽左右鄰裏不過簽署萬民旗就會無辜受累?
縣州府方的官員為什麽遲遲不肯上報,又為什麽會對張劉氏一家步步緊逼?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共同一點:有人打算私自采礦!而那個人,正是那位官員,或者說是朝更重要的官員!
關於這一點,女帝想必也是心知肚明的。
於是,女帝似乎越發的沉默了下來。
沈畢之卻還在添油加醋,“聖上覺得,這銀礦裏的銀子,現在在京都哪位大人的府上?”
女帝冷哼了一聲,沒有理睬一臉好奇的沈畢之。
沈畢之卻並不懂得收斂,還在繼續說道,“左右也就是那麽幾個人,在誰府上都是一樣的。竊國罪本就是大罪,就是不知道,再加上一條官員知法犯法,會判個什麽樣的刑罰?”
女帝幹脆繞到禦案後麵,拿起一本奏折像模像樣地看了起來。
地方上發現了銀礦,卻瞞而不報、私自開采,再加上一個謀財害命的罪過,那位官員與江洋大盜又有何區別?
不,或許他們與江洋大盜還是有些區別的!女帝可不認識什麽江洋大盜,他們殺了人、搶了錢,都是怪不到女帝的身上的;可那位官員畢竟是朝廷委派的,一旦出了什麽事,百姓最先埋怨的都是女帝這個高位者。
不管這件事有沒有牽扯到京的大臣,地方的官員都已經是板上釘釘跑不了了,而女帝的臉也已經被抹的很黑了。
“聖上看了奏折許久,可是這上麵有什麽好的建議?不知道聖上是否已經知曉該如何判了?”沈畢之把頭湊過去,問道。
女帝拿起朱筆,開始批起了奏折,裝作沒聽到,其實臉色已經越發的難看了起來。
偏偏沈畢之還要哪壺不開提哪壺,繼續說道,“聖上,您今兒個這是擦了哪家的香粉?也是今年進貢的嗎?這香粉可不怎麽好,竟然是黑的!隻不過這宮人的藝著實不錯,抹的很勻嘛!”
女帝依舊不打算理睬她,很快就批閱了一本奏折。
沈畢之覺得有些無趣,吸了吸鼻子,聳了聳肩,“或許,聖上看朝哪位大人不順眼?臣一道將他們誅連了,也省的惹聖上心煩!”
朕看哪位愛卿不順眼?放眼滿朝武,最讓朕心煩的,就是你沈畢之了!女帝有些氣悶,重重地放下奏折,口氣也不大好,說道,“若是有一日你死了,定然也是因為你這張嘴!”
“與聖上的五年之約未到,臣還需替聖上排憂解難,可萬萬不敢私自去死!”沈畢之如此說道。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