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王陽明和張浩的野心

字數:3139   加入書籤

A+A-


    ()    娛樂城和唱片公司這邊還一堆事呢!李昌堯既然要在電視台等著他,那就讓他先等等吧!張浩趁早上人少的時候先去了一趟娛樂城,一樓的電玩城基本按照他的設計將子都裝上了,二樓的ktv和影城的設備也進場了,全都是市麵上最頂級設備,42寸的液晶電視,歐美產的最先進的電影播放設備,陳銘東在這上麵可是砸了不少錢,不過剛裝修完,還要散幾天味,到時候張浩做好了點唱和收費售票的電腦軟件,基本就能開業了。

    超市頂樓的兒童遊樂場已經開業,各種氣床,蹦床,滑梯,蹺蹺板,秋千,搖搖車之類的東西琳琅滿目,據說生意很好,每天盈利過萬,娛樂城這邊天台的青少年遊樂場設備也基本齊全,隨時能夠開業,張浩在問過服務人方麵沒有什麽問題之後,讓陳銘的女朋友朱迪安排營業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十點左右,張浩乘車來到了彩蝶唱片,雖然今天是周末,但彩蝶唱片正常上班,晚上有在東街舞台上的演出,公司的一線員工都去了那邊,留在辦公室的都是高層,也不多廢話,張浩一到,王陽明就招呼大家一起到會議室開會。

    “今年的最後兩個月,公司打算發行六張專輯,劉月影的先打頭,算是接棒子琪,之後鄭風,徐博,最後趙星,進入12月,就是張浩兩兄妹的,幾乎是每個星期發一張唱片的節奏,所以,你們不僅會麵對大唱片公司幾十位知名歌的衝擊,還將麵對自己公司內部歌的衝擊,壓力很大,希望你們能保持最好的精力,將自己的工作做好,另外,在唱片上市之前,你們每個人的個人團隊我將會為你們配齊,你們麵前的件裏有他們的詳細資料,如果有覺得不合適的,可以提出調換。”

    總經理王陽明主持會議,張浩聽完,就將自己麵前的件夾翻看,首先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經紀管理團隊人員的名單。

    正牌經紀人,李淵,男,28歲,燕京大學經濟管理碩士,兼修商業法律,有兩年明星經紀管理經驗,他將擔任張浩經紀團隊的首領,屬於彩蝶經紀公司派給張浩的專屬經紀人,之後張浩所有的商業合約,都由他簽字和安排行程,主管一切。

    之後還有個代班經紀人,叫張芸,是個22歲的女生,也是名校畢業,但剛參加工作,負責輔助李淵,在李淵不在的時候行使經紀人工作。

    之後還有造型師一人,叫呈紅,是個2歲的女人,在國外幹過多年時裝造型設計,屬於小有名氣那種行業精英。

    還有生活助理一人,一個20歲的小姑娘叫劉玉,屬於專門幫張浩端茶倒水,打雜跑腿的。

    司陳虎自是不用說,考慮到張浩現在的知名度和身家,王陽明還給張浩配備了四名退伍軍人做保鏢,看到這一條,張浩感覺沒必要,提筆在紙麵畫了一條線。

    就現在的隨行團隊,一輛車都裝不下了,還弄四個保鏢,那他出一趟門還不得前後兩輛大車隨行,有係統速成的高強武藝在身的張浩覺得沒必要,這些保鏢可以安排給其它藝人,尤其是女藝人,像莫紋,現在就有個八人的保鏢團隊,平時出去商演的時候,都會帶著。

    等大家看了會頭上的件,王陽明又道,“由於公司現在已經發展了將近五千家門店,又有自己的高質量生產線,所以,最近有很多小唱片公司過來請求我們公司幫忙發行專輯,經過研究,我決定公司將成立對外發行部,由一組人專門負責試聽,審核其它所有唱片公司以及獨立歌的歌唱作品,承接代發行業務,讓他們的專輯能夠在我們的門店裏麵走向市場。”

    王陽明這麽一說,張浩回過味來,看來他的野心不小,是想借著自營門店這個銷售渠道,拉攏國內所有小型唱片公司,畢竟,除了大唱片公司以外,彩蝶唱片目前就是市場上發行能力最強的公司。

    雖然大唱片公司也承接一些別的公司質量比較好的專輯的發行業務,但數量很有限,而且,因有層層經銷商賺差價,大唱片公司代發行唱片,給的利潤非常薄,即便是張哲這樣的樂壇一哥,在不提價的情況下,也隻是給了一塊錢的利潤,如果除去張哲本人的銷售提成,製作唱片的公司基本沒什麽利潤可言。

    而彩蝶唱片卻能將發行成本做到較低,首先他們唱片灌製的成本就低,而且質量好,雖然直接管理這麽多家門店,需要的管理人員較多,人力成本不少,但完全除去了間經銷商賺的差價,代發行也好,代製作也好,彩蝶唱片接這些別的唱片公司的業務,可以說是個有賺不賠,還能豐富門店內容的多頭盈利的局麵。

    這樣的局麵還會讓所有的小唱片公司的資源往彩蝶唱片公司倒,什麽資源呢?當然是歌資源,頂尖歌未必出生院校,也未必出生大唱片公司培育體係,這是王陽明和張浩之前就聊過的問題,彩蝶唱片發行這些唱片公司的歌,就能夠從挑選出最優秀的,挖過來,用一些好的作品,把他們打造成新的天王天後。

    “這一點我同意,而且,咱們新成立的發行部門,要主動出擊和這些小唱片公司聯係,畢竟,咱們的門店是很難拿到大唱片公司的大批量貨物的,必須要借助這些小歌,豐富咱們的門店,隻有門店賺到了錢,才會有更多的人加盟我們的銷售網絡,而我們在市場上的話語權才會越大。”

    張浩出聲支持了王陽明,其它歌對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一唱一和也持肯定態度,公司的業務向好,他們的前途自然也會好起來。

    然後,王陽明又道,“公司現在還有千萬左右的閑置資金,除了留兩千萬作為備用資金之外,另外的五千萬將會在一個月內全部投放到市場,爭取在年底以前,將咱們的自營門店擴充到一萬間以上,盡可能覆蓋所有地市,縣城,以及少量的鄉鎮,形成更密集的銷售網絡。”

    要知道,大省製的情況下,一個省就十幾二十個市,一個市通常都有到五個縣,多的有八個縣,這麽算下來,一個省就有一百好幾十個縣,全國光市縣城就有好幾千個,加上省會城市和直轄市,一萬間門店真的不算多,按照張浩的想法,如果能做到每個鎮都有一家門店那是最好的,這樣彩蝶唱片的門店可能達到十幾萬家,甚至二十幾萬家,到時候彩蝶唱片要是推一個歌的專輯,那每個店隻賣一張出去,也是幾十萬張起的銷量。

    不過這不能急於一時,畢竟現在國家的經濟水平還沒到那個程度,大多數鄉鎮才幾千人,大一些的也就萬把兩萬人,而且盜小販還比較多,得逐步擠壓他們,逼著他們來做正生意,隻要做正生意比做盜生意好賺錢,誰都知道該怎麽做的。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