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成立影視部的計劃
字數:3159 加入書籤
() 其實彩蝶唱片的門店製度已經吸引了很多原先做盜的小商戶轉入正行,畢竟愛華電子的特有商品不是哪裏都有貨拿的,加盟之後,雖然受到了統一管理,實際收入卻比以前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拿一台學習來說,進貨價才180塊,銷售的時候則是賣到288塊,而且很好賣,這賣一台的利潤可就是一百多塊,一天賣出去兩台,月收入過萬輕輕鬆鬆,可比以前賣盜磁帶不知道強了幾倍,所以,自從彩蝶唱片對外吸收加盟店以後,市麵上做盜生意的小販少了很多,而做盜卡帶的商人因為出貨的下線少了,生產量自然也降低了,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彩蝶唱片無意間還打擊了盜行業,而且日子越長,打擊的越狠。
王陽明和張浩自然沒有琢磨這一點,隻是順帶產生的效應而已,在王陽明又宣讀了幾個彩蝶唱片內部的決定之後,會議算是結束了,大家散去,張浩卻是跟著王陽明到了他的辦公室。
“老王,我想在公司旗下再成立一個影視部,你覺得有沒有可操作性?”
“樂壇和影壇從來就是不分家的,跨界率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咱們公司成立影視部是必然的,就看你想做多大了。”王陽明想都沒想就答道。
“至少能拉出一套班子,獨自製作電影,電視劇。”張浩想了想道。
王陽明聞言一挑眉道,“你要把咱們公司做成環球娛樂那樣的大集團?隻是,現在這個當口,有點不合適吧!咱們這唱片界還沒站穩呢!要把影視部門做成你說的規模,恐怕投入不少,光設備器材和辦公地點就得投入上千萬,還有導演演員這類的,咱們現在一個也沒有,整個弄下來,沒個五千萬估計都難。”
這個時代做電影電視最強的還是電視台,他們大多有自己的整套藝人班子和拍攝設備,其次才是私人經營的影視公司,如炫影傳媒,環球娛樂等等。
“五千萬麽?倒不是很多,你現在就聯係這方麵的人才,開始搭建班子,經紀公司可以開始放出去尋找演員,簽一批專業演員進來打底,再從社會上找一些特形演員,把架子搭起來,至少明年上半年能夠做到有人可用。”
現在已經十一月了,從無到有的成立一個影視公司沒有那麽簡單,幾千萬的投入,張浩絕對不是玩玩,在唱片公司上,他都沒下這麽大的投資呢!
“我還是得勸你一句,現在是樂壇的黃金期,你的重心應該多放在唱片公司,你看,這才兩個多月,咱們的總盈利都一億多了,比搞什麽不賺錢?電影那一塊,錢難賺,得空的時候玩玩票就行,沒必要投入太大。”
張浩知道王陽明說的對,不過熟知後事大趨勢的張浩卻知道,樂壇是現在,電影是未來,起步早一點,在未來總能多占到一些優勢,很認真的看了王陽明一眼道,“我知道的,所以我隻打算在影視部這一塊做甩掌櫃,所以,你得在業界找個厲害點的人來給我挑起影視部的大梁,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把精力放在唱片這一塊。”
“行,既然你決定要做,那我就幫你找找門路,你等我消息吧!對了,你的專輯也要開始錄製了,而且,幾個歌的v都要開始拍攝,別的人你可以不管,邵子琪這張你可得親自負責,我覺得,她有可能超越莫紋那張專輯。”
王陽明這麽一說,張浩正色起來,他知道這一個多月裏公司已經擴招了一百多人,而且有一支小隊伍是專門用來拍攝v的,張哲的專輯是索尼和滾石發行的,張浩提議直接用演唱會的現場本,兩大唱片公司組了個團,讓人去現場拍攝,畢竟他這次演唱會玩的比較大,環球唱片給他請了樂團來現場演奏,質量肯定不錯。
而邵子琪的v則是要另外單出,因為每首歌的意境很深,不好掌控,於是,拍攝劇本還得張浩自己來寫,至於趙星他們幾個的,靠公司的拍攝小組完成就行。差不多能與他們的專輯同步上市。
“行,你安排好人,這事我個把星期就辦了,我一會還得去電視台,公司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這幾天可能有個叫朱平安的演員來公司簽約,你叫經紀公司給他擬個二十年的長約,參照星哥他們的條件給,完事讓他擔任即將成立的影視部的武師主管,替公司招一批自己的武師。”張浩說完,起身就要走。
“這是個人才?”王陽明起身相送道。
“應該是,我瞧著不錯,具體情況,你親自跟他談談吧!”
張浩出門,先去錄音室那邊看了看劉力,雖然他的專輯要到明年二月,也就是春節前才推出,但已經提前進入了練歌期,由於他的歌路寬,張浩又給他帶了幾首歌過來,至於專輯裏麵選用那些歌,就看他自己拿主意了。
“怎麽?壓力大?”張浩看著一臉認真的看著歌本的劉力問道。
“當然,哲哥的卡帶賣了1500多萬張了,子琪的才一個月就賣了1200萬張,我的專輯要是不如他們,回頭不得羞死。”
看著張哲和邵子琪那麽火,劉力不著急那是假的,不過今年他已經出過專輯了,再出不合適,而且,接下來的兩個月裏,個老牌天王和四個天後全部都要出專輯,他怕影響自己這張轉型之作的成績,所以,遵照了王陽明給他的安排,將發行專輯的時間推遲到了明年二月,排在了最後進入公司的陳舒樺之後。
陳舒樺的專輯《月亮之上》現在已經錄製過半,12月旬前將會全部製作好,經過一兩個星期的預熱宣傳之後,明年元旦正式上市,為彩蝶唱片打響明年的第一炮,之後,基本保持每個月一張專輯的節奏,彩蝶唱片的幾個歌輪流上,至於搶在今年發行的五張新人專輯,則是去給幾大天王天後的戰場添亂的,保持公司最強歌的優勢性和咖位,相當重要,如果彩蝶唱片有兩位銷量在1500萬張以上的歌,其它公司卻沒有一個銷量過千萬的歌,那麽地位就顯而易見了。
“行了,你這張專輯的銷量差不了,說不定,哲哥的樂壇第一人的位置以後會是你的了。”張浩鼓勵了劉力一句,拍了拍他的肩膀就離開了,他的天賦或許沒有張哲好,但努力和認真一點也不比張哲差,而且歌路更寬,進入彩蝶唱片後這幾個月,他除了必要的演出時間,幾乎所有工作時間都泡在錄音室和練歌房,除了自己練歌,還指導後輩,幫他們監聽錄音,在勤懇敬業方麵,一點也不輸於原世界的劉天王,張浩對他很有信心。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