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

字數:7232   加入書籤

A+A-




    中間有過迷茫,有過忐忑,但他始終相信兄長般的劉備。
    相信他平實但堅定的信念:不自量力,欲申大義於天下,興漢室,致太平。
    河畔有一片樹林,張飛軍就隱匿其中。
    二劉對峙現場距離?水不過五六十裏,輕騎半日即到。
    愛馬臥倒在側,馬頭親昵地磨蹭著張飛的大手,悠閑自得,完全沒有大戰前的緊張。
    張飛坐在地上,默默思考,左手摩挲愛馬,右手拿著一根枯枝在地上無意識地亂畫。
    張飛乃是兩日前被劉備派出,埋伏在?水畔。
    他讀到《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一節:“吳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
    不由歎道:“吳子能如此,無怪乎卒伍和睦,上下一心。思我前行,令人愧殺!”
    冀州一戰,險惡無比,振威軍在田豫斷後掩護下,兩千多人突圍,損失慘重。
    劉備歸過於己,自請削去青州牧一職,認為田豫、張飛等以孤軍,入敵境,立奇功,雖軍敗,但功過足以相抵,故不獎不罰。
    張飛深以冀州之敗為恥,士卒補足後,更加用心訓練,深入一線,與士卒同甘苦。
    振威軍全軍皆為騎兵。三部首領還是謝安、謝榮、周密。
    當日突圍,謝安、謝榮隨張飛衝出,周密因傷騎不了馬,為袁紹軍所俘,後被劉備換回,仍舊擔任原職。
    這次與劉寵之戰,劉備一早就告知張飛騎兵乃是勝負手。張飛深感責任重大。
    接令迂回至?水後,除與高權及其情報人員反複商議路線,更親自探察,務求不能打草驚蛇,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派去十幾撥哨探戰場的偵騎,有來報告:“敵軍向柘縣撤退!”
    張飛一躍而起,急披甲,並召劉曄、高權等。
    劉曄等人疾步趕來。
    張飛道:“敵軍原是要速渡?水,今卻稍轉向柘縣,為免其倚城作戰,頑抗劉公大軍,我軍當速趕至戰場。諸君以為如何?”
    劉曄同意,道:“戰場形勢千變萬化,若緩渡?水,我軍留此無益於戰局。此前劉公所定方略須當調整。更何況劉公於振威軍以便宜行事之勸。我讚同張將軍之議。”
    高權等也表示讚同。
    張飛下令:“出林,披甲,上馬,向北進軍!”
    全軍從樹林中牽馬出來,披甲,踏鐙騎上戰馬,排好陣型,向北馳去。
    ?水距離柘縣不過五十裏,輕騎不足半日即到。趕到時天尚未至午。冬日暖陽曬在北上,暖烘烘的。
    前出偵騎急報:“敵軍欲掉頭逆擊劉公!”
    劉曄斷然道:“倉促變陣必有混亂,當速擊之!”
    張飛斷然下令:“直襲敵陣!”
    除了輜重營外,振威軍三千六百多騎,卷起漫天煙塵,撲向劉寵軍。
    眼看接近敵人,張飛命控製馬速,稍微休息片刻,重新排列陣勢。片刻後,一舉長槊,率先發起衝鋒。
    劉寵軍張擇所部長矛手撤退在先,現在距離張飛最近。
    見張飛率騎兵撲來,張擇冷笑一聲:“以輕騎衝我矛陣,自取死也。”
    命左右數百人結成矛陣,宛如刺蝟,等著張飛撞上來。
    張飛虎目如電,早看到張擇的布置,長槊斜指,吼道:“隨我來!”
    擦著張擇部兜了一個圈子,從另一個方向重重鑿進劉寵軍中。
    張擇好不容易在混亂中聚攏數百精兵,自以為得計,不料張飛居然不理他,氣得幾欲吐血,指揮矛陣向張飛方向進攻,卻隻能跟在後麵吃灰。
    張飛大吼:“張益德在此,降者免死!”從劉寵軍中透陣而出,留下一片狼藉。
    潰兵四散,將張擇矛陣衝得七零八落。
    張擇正大呼指揮,張飛率騎兵已兜馬回轉,鐵槊呼地一聲刺來,借著馬力,何止萬鈞!
    張擇駭然,急揮矛招架,卻擋了個空。
    眼前寒光一閃,喉頭劇痛,被張飛一槊刺死。
    張飛軍衝散張擇矛陣後,賀傑刀盾兵更非敵手。
    劉備所率典韋、劉猛、衛靚三軍也已與劉寵軍接戰。
    典、劉、衛三人都是猛將,三軍宛如三把巨錘,將敵人砸得稀爛。
    劉備雖臨戰場,但在耿奇武衛營將士重重保護之下,安如泰山。
    他見鮑出目射光芒,躍躍欲試,笑道:“文才欲一試身手否?”
    鮑出拱手道:“唯劉公之令!”
    劉備又點了幾人,命他們自選了五十名武衛,組成一隊,暫以鮑出為統領,投入戰鬥中。
    鮑出本為遊俠,殺人亡命,宛如家常便飯,但從未經曆過如此規模的戰鬥。
    成千上萬人在大平原上廝殺,喊聲震天,血流成河。
    戰場之殘酷,生命之無常,表現得淋漓盡致。
    並非所有人都能適應這種場麵。
    秦舞陽十三歲殺人,“人不敢忤視”,到了秦王宮中,卻“色變振恐”。
    鮑出第一次貼近戰場就是三日前劉寵攻營。
    那殺生奪命的弩箭實非人力所能抵擋,再勇猛的戰士如果不慎,也會死在弩下。
    鮑出親見數名武衛被強弩射殺。
    有恐懼,但心中如鼓擂響,更多的是激動。
    手中環首刀緊了又緊,幾次欲衝向敵人,但總算牢牢記住職責:保護劉備,沒有衝動。
    當看到典韋、劉猛咆哮出擊,所向無敵時,鮑出更加心潮澎湃:大丈夫當如是!
    得劉備準許後,鮑出強壓下激動,帶著五十勇士撲向敵軍。
    痛打潰逃敵人、背後下刀,固然輕鬆,也無太大意思。
    鮑出看到有數十名敵人在一名身材高大的敵將率領下,結成圓陣,負隅頑抗。
    殄寇軍一屯猛攻之,倉促不能破陣。
    那敵將高呼酣戰,更多敵人靠攏過來。
    鮑出將刀一指,喝道:“先殺此人!”率先撲上。
    那敵將盔甲鮮明,至少是名校尉,
    見鮑出穿著普通,不過是個小軍官,眼中露出輕視之意,並不手軟,一刀劈下。
    鮑出身材雖然高大,卻極為靈活,腳下用力一蹬,斜趨進前,閃過敵將之刀,撞入敵將旁邊士兵懷中,左手扭住那人,如抓一隻小雞,推到敵將身上。
    敵將眉毛一豎,叱喝一聲,揮刀,意圖將那士兵連帶鮑出一並斬殺。
    鮑出肩頭晃動,身子半蹲。
    敵將之刀斬殺士兵,卻未能砍到鮑出,一刀走空,胸口劇痛,已被鮑出重重砍了一刀。
    刀是劉備特賜的百煉寶刀。
    出刀速度快如閃電。
    這一刀割開甲胄,開膛破肚。
    敵將五髒淌出,鮮血噴濺,死屍倒地。
    劉寵軍士駭然大呼,士氣大落。
    鮑出敏銳覺察到這敵將來曆非凡,抓住一名敵兵一問,此將乃是劉寵軍大將之一,姓陳名虎,勇冠三軍。
    鮑出命斬下陳虎首級,用長槊高高挑起,帶領武衛,專殺敵軍抱團之處。
    劉寵自張飛騎兵殺來,就知道敗局已定。
    他留賀傑、葛範、陳虎等死死頂住劉備軍,自己率領倉促聚攏的強弩營急向西去。
    柘縣兵少,已難相救。
    西邊陽夏、扶樂,還有兵數千。
    尤其是扶樂,是防禦潁川的牆頭堡。守將周頤,智勇兼備,兵甲精良,足堪一戰。
    郭嘉也在劉備武衛保護之中,他登車而望,見劉寵西逃,忙對劉備道:“不可走脫劉寵,宜令振威軍追之。”
    命令下給張飛。
    張飛急聚攏騎兵,脫離戰鬥,追擊劉寵。
    劉寵強弩營仍有一千多人,突然止步,向後就是一陣箭雨。
    還好張飛警惕,追得並未太過靠近,被這一陣箭雨殺傷數十騎。
    張飛心中疼惜,繼續不遠不近吊在劉寵後麵。
    劉寵若走得快,張飛就追快點。
    劉寵若走得慢,張飛就放慢戰馬。
    劉寵若懈怠,張飛就派遣百餘騎乘散兵隊形,突然迫近突襲,殺傷數人而還。
    兩人一追一逃,走走停停,直到天色變晚,各自保持一段距離安營休息。
    張飛夜間發動兩次突襲,都宣告失敗。
    一千多強弩聚攏一起,陣地作戰,輪番射擊,非張飛三千輕騎兵輕鬆可破。
    天色漸明,劉寵再次出發,張飛繼續吊在後麵。
    這就是一場耐性與耐力的比拚,張飛堅信自己能夠取得最後勝利。
    劉寵不敢回陳縣,若喪家之犬,士氣已低到穀底。
    張飛這邊挾大勝而追,士氣高昂。
    此長彼消,曙光在前。
    劉寵也在激勵士兵:“劉備逞一時僥幸,我軍仍有強弩千餘,扶樂周頤有兵數千,合眾南下,張飛豈能阻我?
    如今徐邈在洛,潁川空虛,田疇北上,汝南薄弱。我軍自汝潁之間南下,如入無人之境。
    楚王已派兵至荊豫邊境接應,我軍可借勢立足,橫行於汝潁之地,卷土重來,再取豫州。”
    強弩營士氣略振。
    汝看雲長,改正頗多,已能放低身段,向士大夫請益了。東平國長史是子羽,剛正方直,清恪貞素。雲長與其相處融洽。
    汝不反思自身,反對玄德生疑乎?”
    張飛汗涔涔而下,忙向簡雍遜謝。
    投奔公孫後,劉備翻然翱翔,似乎對關張不如以前親昵,但張飛非常清晰地感覺到劉備對自己二人的信任絲毫未變。
    似乎變得更嚴厲,要求更高。關羽犯錯後,曾被降職,自己敗軍後,也受責罰。
    劉備還嚴厲批評關羽驕傲自負,要求時刻自醒。嚴厲批評張飛片麵追求勝利,不考慮士兵傷亡,治軍過嚴,要求時刻反思,所派宣教、參謀和軍法官皆劉備信重之人。
    一開始劉備如此,還讓張飛有些不適應,私下請教簡雍。
    簡雍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他一眼,道:“玄德乃深情之人,豈會對我等見外?此乃對雲長和汝二人期許過高之故也。
    相信他尋常但深厚的情意:富貴必共之,困頓不相棄,亂世並肩,與子同袍。
    自隨劉備掃黃巾,迄今近十年。張飛也從一個沒落世家子弟成長為一個威震敵膽的猛將。
    簡雍一席話對張飛觸動不小,自此改進頗多,讓劉備十分欣慰。
    行軍打仗之餘,張飛刻苦攻讀兵書、史書,尤其推崇吳起。
    劉曄反複詢問偵騎、了解敵情後,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一是劉寵軍剛剛行進,尚未疲憊;二是隊伍太長,張飛騎兵與其前鋒接戰後,其中軍和後軍仍有時間列陣。
    劉曄建議繼續待機。
    為免被劉寵斥候發現,張飛繞至陳留境內,先到?水上遊,然後悄然東下。
    偵騎早發現劉寵撤軍。張飛欲率軍阻擊,與劉備前後夾攻。
    張飛想起臨行前劉備的交代:臨機由張飛決斷,但須認真聽取劉曄之建議、高權之情報。
    張飛親自偵查劉寵軍情況後,采納劉曄建議,回到?水畔耐心等待。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