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萬物之靈
字數:4589 加入書籤
                    人雖然自詡為萬物之靈,說什麽鬥天鬥地,實則很多時候還是弱的很,肉體很弱,怕冷兵器,也怕熱武器,一個高空墜物都有可能要人命!
    人類,在大自然麵前,在滾滾的大勢麵前,隻是一個小小的沙礫,不得不隨波逐流。
    這一點不光是庶民如此,就連最尊貴的皇帝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完全就是無能為力。
    薑家長房的人同樣也是如此,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次薑家長房能夠躲過,是因為有薑涵暗中幫助過的原因,薑家長房算是開了掛,才算是有機會可以報仇。
    如果薑家長房的人要是沒有掛,在君權至上的年代裏,薑家真的有可能被算計到全家俱滅的情況。
    要知道新朝建立之後,開國皇帝就對臣子忠君大肆提倡,甚至給與的獎勵也是一再加碼。
    這一切都是為了皇帝的統治,做皇帝的人大都不傻某個說出來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除外),就想著怎麽馴化臣子。
    但這種馴化並不多麽成功,誰讓某人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給活不下去的人留下了一個火種。
    做皇帝的人最欣賞的一句話,大概率是:雷霆雨露皆君恩,可以說這一句話讓民眾和臣子們在君臣之戰中處於劣勢。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雷霆就是君王對臣子可以下殺手,雨露則是君王對臣子要賞賜,臣子不管是麵對殺手還是賞賜,都要當成恩賜!
    <!一朝一朝更新換代,每一任開國皇帝都對於自己的臣子們帶著幾分提防,畢竟他們曾經也是舊朝的臣子,結果造反後成為皇帝,成為統治階層的最頂層存在。
    皇帝自然不願意自己的臣子也走上這一條路,因此才會有了儒家的大興,三綱五常開始大行其道。始見於西漢董仲舒,「三綱」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間的人際關係,「五常」指人類五種恒常的本質,仁、義、禮、智、信1)。
    剛開始提出三綱之時,並不是意味著子對父,臣對君,妻對夫要有著完全不能反對的能力,要是把包括孔子孟子等寫的儒家典籍都查一遍,就會發現沒有說出來: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這種讓人無語的話。
    合著隻因為雙方地位的不同,占據優勢地位的人就不需要在意禮法律法,可以任意踐踏低位置的人?
    三綱的解釋早期更注意人性,講求平等,比如說陳普是這麽解釋三綱:「國家天下必君父夫先正,而後臣子婦隨之而正也。以家國天下之責而言,則君正而後臣正,父正而後子正,夫正而後婦正。自古及今,蓋無不然。」
    也就是上位者不能自己做錯了事,卻要求臣子兒子妻子處處尊重一個不願意承認自己做錯事情的人。
    隨著皇帝集權的增加,更想要掌控臣民的想法,怎麽掌控?自然是通過一個個讀書人。
    從元明開始,三綱漸漸隻束縛弱勢那一方:臣子和皇帝,兒女和父母親,妻子和夫君,要求弱勢一方要無條件服從。
    後來很多民眾也都記住了一句話: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這句話來自哪裏?
    儒家典籍並沒有找到相應的出處,倒是有三本十分出名的演義小說裏出現了這句話。
    但做皇帝的人知道後大喜,十分樂意自己的臣子把這個牢記在心裏,也就讓自己統治十分順利,今上不就是依仗著皇帝的名頭算計薑大將軍?
    就像是某個皇帝非要在前線抗金的將領回來,之所以這麽做,是怕將領一個用力過猛,打到異族人那裏,把被異族人抓走的兩個前任皇帝救回來。
    事實上將領抗金後的名聲太好,好到皇帝有些忌憚,還要皇帝也不看好將領的北伐,生怕那些異族人火了,再一次打過來抓住皇帝泄怒。
    諸多理由都讓皇帝看著那個將領不順眼,幹嘛急著征北?幹嘛急著把兩個前任皇帝接回來?幹嘛想著奪回北方的土地?
    越想越是覺得那個將領太可恨!皇帝就想要殺掉對方,而他的狗腿子——那個奸相抓人時,根本沒有什麽理由,完全就是莫須有的罪責。
    莫須有的罪名啊!可笑!那個將領接到退兵的命令明知道自己會死,還是回到京城,最終死在奸相和皇帝手裏,北伐徹底失敗。
    說到底是那個皇帝不在意自己的父親和兄長的情況如何,也不在意被強占了地方的民眾如何,隻在意自己的待遇和利益。
    今上也是類似的情況,對於薑大將軍帶著警惕,還沒有到讓奸臣用莫須有的罪名暗害了薑大將軍的地步,但再過一段時間就很難說。
    此刻的薑涵就覺得今上有些熟悉,思索一下就明白過來,說到底皇帝和曾經的韓真人和初靈音在某些地方很像,都是精致利己主義者,也就是說隻要自己活得好,那管別人的死活。
    還特別的假惺惺,明明想要算計對方,一個個都是恨不得踩死對方,卻一口一個愛卿,愛徒,師兄,現在看,就感覺假的出奇。
    一想到了曾經自己被韓真人pua良久,處處為惡師和師妹著想,最終讓自己死了一次又一次,就讓薑涵心裏多了幾分不快,尋思著:要不要給皇帝更深刻的教訓?
    薑涵幽幽看著根本不知道被盯上的皇帝,目光變得有些冰冷,手指摩挲著手裏的手鏈,而皇帝不知道為什麽就覺得自己渾身上下都是冷颼颼的。
    怎麽一回事?今上一下子霍然站起來,那一股寒意來自身體內部,讓他感覺到了有些不妙,看了一眼四周,還是沒有什麽東西。
    “不可能啊!”皇帝喃喃自語著,他認真看看四周,莫名感覺有些不怎麽對勁,仿佛有人盯著自己。
    要知道他能夠從一個不怎麽被人看好的皇子,走到最後取得勝利,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有著極為準確的直覺,確定自己好不好,此刻的他就感覺自己仿佛被不知名的存在盯上了。
    難道老天爺是在警告自己?今上此刻有些後悔,自己就不應該著急對付薑大將軍,但作為一個皇帝自然不可能承認自己錯了。
    他暫時不敢再想著對付薑大將軍一家人,今上想起來調查過薑家人!哎!薑大將軍真的好運氣,家裏的孩子都不錯,反而他那些金尊玉貴的孩子們就沒有太大的出息。
    “真的好氣啊!明明朕富有四海,身邊的女子也多是最好的,怎麽會沒有成氣的?”今上嘟嘟囔囔著。
    “切!就是好孩子的苗子,到了你手裏也不見得能夠成氣。”薑涵不由嗤笑著,今上真的不怎麽樣。
    他自己是搞了不少手段最終上位的主,因此在兒子漸漸長大後就很怕兒子們對他使用手段。
    一旦發現苗頭,就要重拳出擊,完全沒有想過他們是父子關係,因此那些孩子們一個個要不被打擊老實了很多很多,成為木頭疙瘩,要不就是暗中搞事,這種情況下根本教育不出來好孩子。
    那些皇子們之所以達不到今上的標準,和今上多少有些關係,這時候又責怪皇子們不夠厲害?要是真的厲害,隻怕今上都睡不著覺!
    真的好笑!今上的腦子有些進水,說到底他還是不夠強大,作為一個真正的父親應該希望孩子們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算是有些問題也應該說清楚,而不是重拳出擊。
    打擊完畢後也沒有告訴自己兒子們到底錯在何處,導致那些想要更進一步的皇子們一個個開始走了歪路。
    今上自然不知道有人盯著他,還在暗中嘲笑。
    薑浩適用了一番,就換了一身行頭去搞事,薑大將軍沒有送別二子,隻因為他在外人眼裏還沒有恢複過來。
    他如今是平民百姓,根本不需要上報自己的情況,導致現在皇帝和大部分官員還以為他沒有清醒。
    薑大將軍如今也知道曾經的爵位被給事中一家搶走這件事,在知道後他愣了良久,雖然他並不怎麽看中爵位,甚至可以不要,但也不願意爵位落在給事中一家人手裏。
    要知道那個爵位是他的父親兄弟們用自己血肉換來的,可給事中一家和他們有什麽關係?皇帝竟然把這個爵位給了給事中一家,完全就是踩到薑大將軍的底線上。
    這種心態下的薑大將軍對今上真的是無語,也不願意再和他有什麽關係,他決定以後在外麵時要表現出來行動不變,還是少出現在大眾的眼裏,以防止皇帝再一次派人讓他回去領兵打仗。
    而後薑浩就離開了薑家,一開始沒有人知道,等後來知道人早就離開,說是遊學,讓其他人有些驚訝,薑家竟然出了讀書種子。
    過後薑大將軍出來時都是坐在四輪車上,說是他腿部出現了一些問題,以後都不怎麽能夠多走路。
    ? ?1)三綱五常的解釋源於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