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薑大將軍的心思
字數:3873 加入書籤
這絕對不是薑大將軍矯情,他征戰這麽多年一直戰鬥在第一線,因為身體上有著不少傷,腿部多少還是有些問題,隻不過忍耐力強,才沒有表現出來。
這一次回家後二子外出搞事,那他幹脆在外出時坐四輪車,誇大了自己身體上的壞情況,讓皇帝沒有辦法再找他來賣命。
是的!這麽做,是特意給皇帝看的,皇帝往往會打了臣子一頓後,接著仿佛忘記了自己對臣子的不是,接著讓臣子為他賣命,臣子不願意,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皇帝可以進行報複。
作為一個能夠百戰百勝的將軍,他的腦子絕對夠用,隻是他這個人性子很是直爽,不願意摻和官場是非之中。
因此他一直表現很是符合武將的身份,看上去很是粗魯,就仿佛看不出來某些人的小動作,實則他對很多事情門清。
看不清楚朝政的人,根本無法成為真正的邊城統帥,要知道打仗絕對不僅僅是和敵人作戰,更要和內部的官員扯皮,一個不好,軍需軍備就會被某些人給卡脖子。
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文武官員之間有著很大的隔膜,皇帝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也會有意無意貶低了武將,這也導致武將們的地位變低了。
薑大將軍有些不明白,沒有武將們的付出,怎麽能夠保證敵人不進攻?事實上幾乎年年都有異族進行犯邊,隻是規模不夠大而已。
一再壓製軍隊,早晚會讓將領們無心打仗,薑大將軍因此對皇帝那一方早就帶著幾分警惕,根本不信皇帝會向著武將。
他不知道其他將領會怎麽樣,但他很清醒,畢竟當年的軍神敗走邊城,就拜皇帝所賜。
雖然是前任的皇帝幹的,但薑大將軍很清楚知道,皇家人多涼薄,喜歡過河拆橋,薑大將軍心裏還是十分警惕。
隻不過他也不會表明自己的態度,隻因為相比而言,異族人更加讓他擔心,他從邊城長大,很清楚異族人的心態,一旦他們受災,日子不好過就想要劫掠一番,把損失轉嫁給中原,南下後燒殺搶奪,根本不把這邊的人看成是人。
這樣導致邊城的人對異族的人多是帶著幾分仇恨,薑大將軍也是這樣,薑家長房的男人們往往戰死在沙場!
要不是他一直以來接受當官要忠君的教育,也仇恨著異族人,以皇帝後來的作為,早就不願意再幹下去,很多時候他不願意想太多。
他很清楚知道一件事,就是皇帝無比英明,也不可能事事做好,還是會出現很多陰暗麵的事情,好政策被人搞壞了也有。做人有時就是要學會糊塗一些,事事太過較真的話,就無法活下去,有時候就要難得糊塗。
薑大將軍遭遇過需要的糧食和軍需被克扣,正是因此讓薑大將軍覺得人心真的很難測,明明那些人精們應該知道沒有足夠的物資,怎麽可能打勝仗?可那些人還是會這麽幹!
即使邊城的軍民是為了自己而戰,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才讓朝廷的疆土沒有丟失。
想清楚的薑大將軍也知道皇帝會想著削弱邊軍,就是因為皇帝怕邊軍不怎麽聽話,怕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但他能做什麽,揭露事實?隻怕沒有人願意聽事實。
皇帝和臣子之間有著完全不同的立場,一旦出現問題,皇帝就會犧牲臣子而得到好處,這一點毋庸置疑,就如同當年的軍神一家。
這也是薑大將軍為什麽表現很忠誠,實則早就開始演戲,他還是更在意自己的孩子安危,
等他知道這段時間爆發的事情,就被皇帝的操作傷了心,在二子打算報複時也沒有阻止。
這時候的他怎麽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絆腳石?如果不是他老了,薑大將軍都想要為兒子報仇!
這種心態下的他自然不會想著接著給皇帝買賣,皇帝?他配嗎?根本不配薑大將軍的效忠。
薑大將軍這麽做,是因為知道如今能夠領兵打仗的人不多,別看有人能夠打仗,但真正能夠統帥千軍的人真的不多。
萬一事態告急的話,皇帝會不會讓自己這個曾經領過軍的人去打仗?也是很難說的事情,皇帝覺得隻要他下令,臣子就應該全部聽從。
一想到自己的長子死在八皇子的手裏,就讓薑大將軍對皇帝多了幾分埋怨,而且二子去搗亂,他要是聽從皇帝的話賣命的話,豈不是給孩子作對?
因此薑大將軍幹脆就做出來行動不便的假象,省的以後皇帝讓他去幫著抵禦外敵。
今上還真的在後來想要啟用薑大將軍,那時候的皇帝的寶座坐不穩,急需一個能夠打仗的人。
到了那時今上發現自己無人可用,也就想起來薑大將軍,一問才知道薑大將軍離開邊城好幾年,曾經的薑大將軍就窩在家裏不怎麽出現,因為腿部出現了一些問題。
知道後的今上有些不知道說什麽好,但也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做什麽,甚至覺得以後有機會多少施恩一二。反正以後再說,如果薑家長房的人沒有出息,就什麽都不要管。
今上很快就顧不上在意薑大將軍,一個已經殘疾了的將軍,就如同沒有辦法抓老鼠的貓,皇帝就再也沒有放在心上。
此刻的皇帝自己不知道薑大將軍已經徹底對皇帝沒有情義,事實上薑大將軍接到了二子傳來的消息,告訴他已經憑著自己的本事進入了某個王爺的麾下,讓薑家人不要擔心他。
為了預防王爺發現自己和薑家的關係,以後不會輕易聯係,讓家裏人不要擔心,沒有消息就是他還活著。
怎麽可能不擔心啊?!薑大將軍看到二子穿過來的消息,從心裏心疼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及冠的年紀卻背上仇恨,為了兄長報仇不惜變化身份。一個還是孩子的孩子,卻背負著血海深仇,真的太辛苦了。
但作為父親的薑大將軍也知道二子不會覺得辛苦,隻因為長子死得太冤了,誰能想到一個來自邊城的人會被皇子算計?明明長子什麽都沒有做,隻因為有人想要薑家長房的爵位,就被皇子所算計!
這個情況讓二子從心裏憎恨著那個皇帝,什麽玩意!薑家長房到底做錯了什麽事情會被這麽對待?
正是因為知道薑家長房付出了什麽,因此二子對所謂的王爺也不怎麽放心,也是,皇家多是薄情人,一直高高在上的人怎麽可能在意其他人的死活?
二子在長子死後活得特別清醒,從來就沒有想過找什麽明君,明君不等於不會犯錯,一個不好就會小命不保,甚至連家人都逃不掉。
曾經有個以武為諡號的皇帝也算是明君,但看看他曾經愛重的臣子們,就沒有幾個好下場。
有一個還是皇帝的大舅子,好在死得早一些,不然隻怕會和自己的外甥一起死一死,誰讓武帝年紀大了死活不退位,還變得多疑,再加上有人告黑狀,最終造成太子不得不起兵造反,最終太子一脈幾乎死絕。
過後武帝知道自己錯怪了太子,但他不可能為太子平反,隻因為太子真的反了,即使他是被逼著。
好笑的是該位皇帝竟然建了一個思子台,顯示自己想念造反後被逼著自戕的太子,嗬嗬!
想念一個人,會沒有找尋那個人留下的血脈?會不想著給洗白一二?
事實上該皇帝就根本沒有明麵上說一下,隻是隱晦說自己思子,甚至都沒有管廢太子留下的唯一的血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