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天才

字數:11378   加入書籤

A+A-




    清晨鳥鳴陣陣,水露逐漸在花葉間凝結,漸日枯敗的葉片,很快便已不堪重負,垂下腦袋任水珠滴落。荒野深林,林中有霧,置身其中,仿佛被茫茫一片白霜覆住雙眼,越發聽得露水滴答聲清脆悅耳。

    白馬與檀青起得很早,站在歸居門口的桃樹前,貼在樹幹上,背挺得筆直。

    岑非魚手持小刀,比著他們頭頂的高度,在樹幹上刻下兩道痕跡,記錄少年人的生長,“七尺一寸,七尺五寸,兩個都長高了不少。”

    檀青得意洋洋,用屁股用力拱了白馬一下,喊道:“矮子叫哥!”

    “滾蛋!”白馬別過臉去。開年時,檀青明明隻比自己高兩寸!不過數月而已,兩人卻相差近半個頭了。這令白馬很是意難平,皺眉咕噥道:“你明明比我小一年。”

    檀青嘿嘿笑著,道:“這還不都怪你自己?成天跟人卿卿我我,說那叫人酸倒牙的話,小小年紀如此縱欲,如何能長得高?我不管,誰高誰就是大哥!”

    白馬折了兩根桃枝為刀,抬手拉開架勢,揚眉一笑,道:“教教你該怎麽對哥哥說話。”

    檀青折了一根桃枝為劍,毫不露怯,“來戰!”

    白馬一是因為被岑非魚勸說,暫不動用真氣,二是明了彼此的差距,知道檀青武學天賦平平,且未能日日勤修苦練,武功遠不及自己,故與檀青切磋,向來注意分寸,隻拿他練天山派的《驚鴻刀法》。

    檀青從前在青山樓後院時,曾學過一段時間槍法,可惜當時他滿腦子想得都是逃跑,根本沒學到什麽。出洛陽後,他的心境開闊了許多,再有周望舒指導,外功修煉上進步很大。眼下,他使的劍法,就是周望舒所授《飄雪穿雲劍》,配合著輕靈飄逸的《遊龍身法》,勉強可與故意讓著他的白馬過上二十餘招。

    兩人過家家般,從二門外一路打到內院,朝霧將散未散。

    周望舒坐在房頂上打坐。

    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岑非魚把鍋爐都搬了出來,正好擺在周望舒坐在的屋簷下。

    盡管簷下香氣四溢,房頂上的周道長,自是巋然不動。

    岑非魚在烹飪一道上,頗有些天賦異稟,又看過不少農書,手藝可謂精湛。前一日,他與白馬在河邊跑馬,被白馬取笑是旱鴨子,不服氣地讓好水性的照夜給白馬“露了一蹄子”。

    秋季正是魚蝦肥美的時候,照夜衝進河中,一嘴下去,叼來一條近一尺長的鯽魚。白馬當場便已留下口水,岑非魚哭笑不得,提起魚尾,把肥魚帶歸居,準備做一道“蜜純煎魚”。

    他先殺了魚,剖開魚腹,先確定其中沒有“大楚興,陳勝王”的帛書——岑非魚兒時聽過“魚腹藏書”的故事後,一直念念不忘,每每吃魚,總忍不住去掏魚的肚子。他把魚擺上案板,隻摘內髒、不去魚鱗,掏空魚腹,加了一半蜜糖、一半米醋,放些料酒,撒上鹹鹽,把魚擱在木盆裏浸著,在白馬和檀青的“呼呼哈哈”聲中,自得地哼起小曲兒,轉頭去抓鴨子。

    白馬聞到香味,抽抽鼻子,險些被檀青一“劍”取了性命。

    “哈哈哈哈!看招!”檀青每戰必敗,但從不氣餒,凡有一招勝過白馬,都會開心許久。

    白馬哼了一聲,穩住心神,使出一招一葉迷山。

    岑非魚不經意間瞟了一眼,發現白馬這招並不簡單。

    原本,一葉迷山是格擋招式,在敵方疾攻我麵門時,將雙刀交錯置於身前擋住攻擊。由於雙刀“雲上天”的彎曲弧度特異,若以此招對戰突擊型的劍招,很容易在格擋時,順勢卡住對方的劍,緊接其餘實招,可輕鬆繳械。周望舒第一次對戰碧眼雙刀客阿九,就遇上了這一招,隻不過周望舒並非平常高手,他作戰經驗豐富,順勢反破了阿九的劍招。

    這招出奇製勝,威力不容小覷,對付檀青本已足夠。

    但白馬並不滿足於取勝,他不循常理,在這短短一瞬間,悟出了一式變招:他先以雙刀交錯格擋,左手在前、右手在後,使一障眼法,右手刀虛虛靠在左手刀後,在檀青專注於破他格擋時候,突然改變右手刀的方向,向下劃一半圓,直取檀青頸間。

    天下武學套路萬千,但大的道理都是相同的,每種套路,俱以架招格擋,虛招破防,實招攻敵,虛實相生相克,而致變化無窮。能活用虛實套路,是武學高手,但能掌握虛實變易的法門,非天才不可——以此觀之,白馬確可稱“天劍”。

    這一刀下去,不需半個呼吸的時間,即可製住檀青。

    電光火石間,周望舒耳朵微微動了兩下。

    他並不睜眼,在白馬動右手的一刹那,提醒檀青道:“驚雀!”

    “驚雀”是《遊龍身法》中的後撤式。檀青聞言會意,知道自己中了白馬的計,立即將上身向後仰倒,後足跟發力,靈活地矮身向後退去,錯開白馬這致命的一“刀”。

    “雪月驚風,”周望舒睜眼觀戰,指導檀青出招,“接臨風傲雪、雪泥鴻爪,冰凍三尺。”

    有了周望舒的指點,檀青越戰越勇。

    白馬非但不感惱怒,反倒興奮起來。

    岑非魚內勁收發自如,刀功出類拔萃,以小刀將鴨肉斫成碎塊,每塊肉都是切口平整、大小合宜。他哼著歌,三兩下就已把鴨子處理幹淨。

    向時,尋常百姓為圖便利、省料,烹飪飯菜,非蒸即煮。

    岑非魚卻不怕浪費食材,在鐵鍋中倒了足量的菜籽油,微微熱鍋後,把鴨肉倒入其中。熱鍋絲絲拉拉地冒出白煙,晶瑩的油脂首先從鴨皮中浸出,繼而漸漸從肉裏冒了出來,湯料一點點滲透至肉裏,香味不減反增。他把肉塊和湯料一同炒製,烹至微熟,做成了麵澆頭般香濃的一鍋。而後,他取出薑、蒜、胡芹、花椒等配料,除了風幹的香料而外,薑、蒜這些俱是從院中現摘的,十分新鮮。他控製好勁道,把配料切得極細碎,均勻地撒入顆粒飽滿的黍米中,如果翻炒,讓配料的鮮香融入黍米,製成一鍋黍米糝。

    最後的工序,便是把黍米糝和鴨肉料一同倒入鍋中,加入鹹鹽和豉汁兒,翻炒至赤黑,一道尋常富貴人家都很難吃到的“勒鴨消”便做好了。

    岑非魚邊做邊吃,覺得味道甚好,不禁哆了哆手指。

    他得空抬眼觀戰,才注意到白馬竟還沒有打完。他掃了一眼,發現是因為周望舒在指導檀青,周望舒在經驗上遠超白馬,檀青亦不愚笨,跟隨他習武多日,師徒知心,配合默契,這才得拖延許久。

    欺負我的白馬?這可不行!岑非魚眼神一閃,計上心頭。他笑了笑,將爐火吹得十分旺盛,倒油熱鍋,把浸泡在木盆中的鯽魚漉出來,猛然放進油鍋中煎炒。

    魚塊在熱鐵鍋中蹦蹦跳跳,湯水滋滋啦啦地化為蒸汽,魚鱗漸漸變成金黃薄脆的晶瑩薄片,魚肉漸熟。但岑非魚並未停止,而是繼續翻炒。

    待得湯汁都被炒幹,魚塊變成香脆的金黃,一陣陣嗆人的濃煙便升騰起來。

    周望舒一時不防,開口說話便中了招,縱使是武林高手,亦被嗆得咳個不停。

    待到這“蜜純煎魚”變得通紅誘人,檀青已經被打趴在地上直喘氣。

    白馬聞見愈發濃鬱的菜香,早已把諸如“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麽”此類小事拋於腦後,將兩根樹枝一扔,踏著檀青的肚子,飛奔至岑非魚身旁,扒在爐火邊流哈喇子,被滿頭大汗的檀青痛批“光吃不長個兒”。

    四人圍桌而坐,就著煮得濃稠鮮香的勒鴨消,吃兩張裹著牛羊髓脂餡兒的芝麻烤餅,溫一壺半月前剛釀的新桂酒,配上香甜酥脆的蜜純煎魚。

    白馬大快朵頤,吃得滿嘴晶亮,吃到興頭,仿佛酒鬼醉酒,沒頭沒腦地一口氣喝下整碗鴨肉粥,險些噎死當場。

    岑非魚忙給白馬遞水,有些摸不著頭腦,問:“我做的東西確是人間美味,可你這般捧場實在有些過頭了!難道真有那麽好吃?”

    “不懂欣賞!”白馬沒空理他,喝水把命保住後,繼續埋頭苦吃。直到盤幹水盡,他才打著嗝兒,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筷,“快、快到喉嚨了,好吃!”

    岑非魚額頭冒汗,“又要吐了?”

    “沒有的事!”白馬甚至還有些委屈,“我隻吃了八成飽。”他說完這話,自己也忍俊不禁了,知道岑非魚是想起楚王入京那晚。那晚上,兩人在洛陽街頭遊蕩,吃了好幾碗餛飩。自己不知飽足,吃得吐了出來,陰差陽錯跑進曹府,砸壞了高牆一麵。

    檀青正在收拾桌子,剛剛收好一摞被白馬舔得鋥光瓦亮的大碗,聽到“八成飽”,終於服氣地對白馬比出兩個大拇指。

    飯後不適宜多動,朝食以後,岑非魚陪白馬“晨讀”。

    白馬雖有怪疾,卻並未氣餒,隻是改了讀書的方法。先前,他總是晨起讀書,學字學到到太陽快要落山,而後才開始練武。知道自己有病,一時學不會寫字,他便改為午前精力充沛時習武,午後疲乏了,就跟岑非魚抱在一起讀書。

    不知是否是因為荒野無人,抑或是抱習慣了,白馬倒不覺得害臊了。

    關於白馬該學什麽,岑非魚亦悉心研究過。

    《論語》《孟子》這些“中學”讀物,白馬早在三年前“聽牆腳”時,就已牢記心間,一經岑非魚釋義,他便能明了其中的道理,倒並不是重點了。

    故而,岑非魚教他讀書,是以梁周立官學在“大學”中教授的五大經典,《易》《詩》《書》《禮》《春秋》為主。

    五經中,《詩經》可用一輩子慢慢陪他讀,《尚書》古奧迂澀,《儀禮》刻板過時,能通曉其意即可,明了君子之道即可。岑非魚私心上覺得,白馬心地純善,本就是個君子,且在他這個年紀,已自有一套為人處世的道理,故這三門經學不必精讀,隻在閑暇時說上兩段。

    《易經》是儒門最深奧的經典,將天道的變易與不易盡書其中。《春秋》則上明王道、下辨人事,微言大義。岑非魚先教白馬《易經》,再評說《春秋》三傳,書是常讀常新的,他自己也獲益良多。

    風定花仍落,鳥鳴山更幽。

    白馬和岑非魚在院中走動,複習昨日的功課,順手鋤草施肥。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白馬一麵背書,一麵向岑非魚求教,聽了岑非魚的解釋後,不禁生出些許疑惑,道:“我在京中,常常見人清談,他們說起《易經》,像是玄而又玄的東西,與你所言截然不同。”

    岑非魚伸手,拂去白馬眉峰上沾著的一片草屑,道:“《易經》原是儒門六經之首。梁氏篡曹,為臣不忠,怕受萬夫所指,這才讓王弼用道學來注解《易經》,把這門學問引入玄學中。此後,玄學盛行,儒學衰微,所以君不君、臣不臣。”他說著說著,不禁失笑,“王弼都是被梁家捧起來的!今人所言,不足為信。”

    白馬不解,道:“王弼可是大家,如何就不足信了?”

    岑非魚嗤笑,“大家又如何?王弼覺得‘道’即是無,絕聖智、棄仁義,不過是為了排擊漢儒。說句實話,《易》這門學問,說深也深,說空也空。就好比是吹糖人時所用的糖,能吹成什麽形狀,並非糖能左右,要看人如何吹。”

    白馬抓了把小石子摻在稻殼中,往雞籠邊的食槽裏撒,“和尚,你就是不喜歡梁周,不喜歡玄學而已。”

    小雞們一哄而上,搶個不停。

    一隻剛破殼沒幾日的小雞崽,尚且是個毛絨絨的黃團子,因為個頭太小,活生生被從小竹籬的縫隙間擠了出來,趴在地上“嘰嘰”叫。

    “我不喜梁周,隻因梁周頹靡。我不喜人人皆崇玄學的風氣,非是玄學不好,而是這門學問對當今天下無有裨益。你要活著,玄學幫不了你。”岑非魚蹲在地上,輕輕捏著那隻小雞,把它放回雞籠裏邊,讓母雞張開翅膀蓋住,“我告訴你這些,並非是強迫你信我所言,隻是讓你知道這回事。你有自己的看法,不會偏聽偏信、人雲亦雲,這一點很好。”

    白馬聽明白了,不吝嗇地讚道:“你說得很有道理。別人常說‘遠香近臭’,可我越是與你相處,越覺得你厲害。”他想了想,突然生出一個荒誕的念頭,“你給我說的《易經》,該不會是你自己所注?”

    岑非魚屁股後麵若有尾巴,此刻定然已經翹上了天,不過他還沒有那麽厚的臉皮,敢搶先賢的功勞,正經答道:“我哪有那樣的本事?老曹的藏書中,有鄭玄注解的《易經》。依我看,鄭玄配享孔廟。”

    白馬笑道:“是我太過短視,幸好有你教我。”

    岑非魚在白馬頭上揉了一把,道:“不可自責。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這句話說的,可不就是你我此刻麽?”

    兩人一麵幹活,一麵談經論道。

    兩個都不是死板愚頑的人,聊起天來妙趣橫生,日子過得倒也輕快。

    不知不覺,紅日破雲而出,朝霧盡散。

    岑非魚和白馬扛起槍、背上箭,策馬奔至山林間。本就是隨性而跑,於是隨意選了一片空曠的山穀勒馬,開始練武。

    岑非魚解開上衣,掛在腰間,握槍下馬,“今日起,正式傳你《羯磨槍法》。”

    丈八銀槍頓在地上,發出“咄”的一聲悶響。

    白馬卻是不解,問:“趙家槍、《白馬槍法》和《**槍法》,我前前後後,已從你嘴裏聽過三種槍法。”

    岑非魚解釋道:“學武當知源流、師承,且聽我仔細與你分說。”

    魏明帝年間,陳王在嵩山修築寺廟,助天竺高僧曇柯迦羅、康居高僧康僧鎧翻譯經書。而後,潁川朱士行於嵩山受戒,研習佛經,從中悟出無上武學,終於嵩山西峰,即少室山,開宗建派,以山為名,曰少室派。

    趙楨的父親趙鐸,少年入山求學,是朱士行的大弟子,內功學《四十二章經》,守誌奉道、意誌堅韌,外功學《羯磨槍法》,剛柔並濟、樸實無華。

    趙鐸出師後,在邊塞身經百戰,以佛門武學為基,集各家所長,自創《**槍法》,臨陣對敵,步步殺機。趙鐸並不藏私,凡軍中將士,無論胡漢,皆可傳習此槍。許多將士不知“**”為何意,皆稱之為“趙家槍”。

    朱士行晚年雲遊四方,往西域途中,取道玉門。趙楨體弱病危,得幸得其指點,習得《無量清淨經》及《無量壽經》兩門內功。先時,趙楨隨趙鐸修習趙家槍,因體弱,不能舉重槍,趙鐸為兒改良槍法招式,創出《白馬槍法》,主輕靈矯健,以柔克剛,是攻守兼備的槍訣。

    岑非魚說得口幹舌燥,在溪澗邊鞠了一捧水,澆在自己臉上。

    溪水冰涼,他仰頭大呼一聲“痛快”,繼續說道:“我一身武功,皆是從大哥處學來的。出事後,老馮將軍感念曹氏舊情,送我到少室山避難。我當時心如死灰,怒而剃度出家,跟隨朱士行關門弟子弗如檀學習,內功修《般若經》,其餘外功,刀槍棍棒統統學了一遍。”

    白馬先是心酸,而後無語,挖苦道:“你師父是嫌你煩,才把你趕下山的吧?”

    “山中就那麽幾個活人,每隻猴子都被我揍過。”岑非魚笑了笑,似乎還很得意,“後來,我去了並州,找不到大哥,在關外晃蕩。崆峒掌門擅製暗器,我與他打了個賭,贏了一本暗器古譜,造出三刃玄鐵短匕,叫如幻三昧刀,在江湖上小有名氣。”

    岑非魚說得輕巧,可白馬知道,他去崆峒派一定不是隻為玩耍。岑非魚或許曾有打算,想打造出絕世的暗器,衝進洛陽宮,將當年的罪魁殺個幹淨。

    白馬有疑問,直接問了出來,道:“後來,你為何不去行刺了?”

    岑非魚搖頭,道:“我心中雖咽不下那口氣,但我知道,大哥不想要。”他伸了個懶腰,“因緣未至,在山中苦修十年亦不得解脫。遇上你以後,倒真的看開了。”

    “明白!”白馬把槍頓在地上,“一句話,學你少室武功,其實不用剃度。”

    岑非魚無語凝噎。

    白馬想起自己對戰檀青時對方的輕靈身法,問:“身法、輕功那些,你們少室山沒有麽?”

    岑非魚:“你見過和尚像猴兒一樣上躥下跳的麽?少室山身法不強,我所學的是魚山的身法,名喚《魚山落鷹》。”

    “你又去魚山了。”白馬咂咂嘴,覺得岑非魚可能是個猴妖幻化而成的。

    岑非魚哭笑不得:“那就是家學了。魏明帝年間,陳王遊魚山,聞岩穀水響,清揚哀婉,深有所悟,乃攀其音節,據《瑞應本起經》寫為梵唄,撰文製音,傳為後世,創《魚山梵唄》,若內力深厚,梵唄亦可傷人。後來,他又從音律中悟道,創出了《魚山落鷹》的身法。”

    內功練氣,外功練形,身法為輔,練武,三者不可缺一。

    白馬聽見什麽,想學什麽。

    岑非魚則認為,初學不可過於駁雜,當以打好根基為要務。他與白馬商議過後,決定先教他打基礎的《羯磨槍法》,去十二連環塢見過他一直提起的那位“赤腳大夫”以後,再談內功修習。

    至於《魚山落鷹》的身法,哪有不傳媳婦兒的道理?

    “打起精神了!”

    岑非魚大吼一聲,提槍徑直向白馬攻來,邊打邊說:“《羯磨槍法》乃古武,抱樸存真,總共僅有五式。”

    “起手提爐,槍紮一條線!”

    白馬聽了此句,知道岑非魚的槍會筆直如一線,故而橫槍陳於身前,試圖尋到角度,斜向格擋,化去岑非魚的巨力,借力將他的槍推開。

    岑非魚亦知自己已被白馬看透。但他並不變換動作,而是猛攻上前,嗤笑一聲,道:“槍出如射箭!能耐我何?”

    岑非魚的槍尖離白馬越來越近,寒刃吹毛斷發,削去白馬飄起的半寸發尾。

    白馬能清晰地看見岑非魚發力動作,甚至清楚地判斷出他運槍的軌跡。但正當他準備回擊時,岑非魚的速度卻驟然提了起來,不到半個呼吸的時間,槍頭已穿過白馬的防禦,直直點在他鼻尖。

    “好快的槍!”白馬不禁喟歎,同時向後退去。

    岑非魚卻不給他任何退避的機會,將槍向下猛按,壓住白馬手中槍,讓他動彈不得,“破招擔攔,壓槍如按虎!”

    白馬虎口劇痛,若非憋著一口氣,隻怕槍已脫手。

    岑非魚並未對他心存憐憫。他手臂伸展,大臂肌肉緊繃,挑著白馬的槍,斜向後用力狂甩,“實招虎賁,挑槍如挑龍!”

    白馬死死握槍不放,連人帶槍被岑非魚一舉挑了起來,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岑非魚轉身輕旋,迅速伸出一手,穩穩地接住白馬,順勢把白馬按在樹幹上,狠狠地親了一口。

    兩人相視一笑,卻一觸即分。

    白馬雙手握槍,對準岑非魚,使出他剛剛才第一次見過的提爐。他知道,自己的速度完全不及岑非魚,最後加速刺槍的動作,在對戰岑非魚時,定然沒有機會完成。故而,他做了個假動作,提爐未使完,被他半道換成了虎賁。

    白馬將岑非魚挑得一個趔趄,笑道:“挑槍如挑熊!”

    “嘿!小崽子!”岑非魚嘴上不服,目光卻露出讚許。他不主動進攻,而是讓白馬攻向自己,故意讓他用自己試槍,練了四五次提爐接虎賁的連招。

    白馬正打得起勁,岑非魚卻覺得他已熟練,不再退讓,一槍擋住他的進攻,道:“駕招攔門,無懈可擊!”

    碰撞聲落入山穀,傳來回音。

    兩槍相撞,在半空中迸出銀芒白電。

    “跳步如登山,收槍如捺虎!”岑非魚見打得差不多了,便足下發力,一躍而起,淩空旋身一轉,以千鈞力道出了一招虎賁,將白馬的槍挑得脫手而出飛出數丈,緊接著一槍點在白馬喉頭,從從容容地說道:“攔、拿、亢、點、崩、挑、撥,變化無窮。”

    白馬完敗,但輸得心服口服。他平生頭一次真正與高手過招,他知道,岑非魚武功遠勝於自己,但對方打得認真,對自己未有一絲輕看,如此,方能讓自己見識到槍法的精妙絕倫。

    白馬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簡直連飯都不想吃了!

    槍尖點在白馬喉頭,銀芒一閃。

    岑非魚用槍頭無刃的一麵,輕輕挑起白馬的下巴,笑道:“兩眼要高看。”

    白馬與岑非魚對視,見他濃眉被汗水沾濕,雙眼在陽光下如通透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