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人比花嬌(上)

字數:3597   加入書籤

A+A-




    每一次宴會都是一次變相的姻親相看大會。

    宴會之中除了湄城縣主江眉和林子怡,餘下的姑娘大多數都麵帶羞澀之色,端莊大方的或立或坐於母親身側,聽著母親和前來搭話的夫人笑談。

    能被孝王太妃邀請的人,定然都是有過人之處,論家族家世、論夫君子嗣才幹,均各有千秋,旗鼓相當。看中了之後,宴會中人多,有什麽想法還可以立馬找其他人詢問看中人家的情況,在心中默默判斷是否合適。

    故而在宴會中挑選門當戶對的親家,是再好不過的方式了。

    孝親王府的荷宴年年舉辦,但湄城縣主與林子怡卻一直無人問津。

    湄城縣主自然是不敢高攀,且也供不起這麽個性子的兒婦。

    在座之人都是高門大戶,門閥堂庭,家世差距不過毫厘之間,皇家中人縱然高貴,但在世家眼中也不過爾爾。

    至於林子怡……

    在她初初長成,可以開始議親的時候,衝著林二夫人的娘家蔣家,和與孝王太妃的關係,國公侯伯、大臣名儒,不少合適的親事倒是主動找上了林二夫人,可惜全都被拒絕了。

    待日子久了,大家也就看出門道了。

    醉翁之意,而在山水之色也。

    今日這宴會林二夫人並未到場,派貼身媽媽隨林子怡前來赴宴,向太妃娘娘請罪家中有事,她身為掌管一家內事的夫人,著實騰不開手,望太妃娘娘勿怪。

    孝王太妃自然是不會見怪的了,笑容和藹的將林子怡攬在身側,讓傳話的管事媽媽回去告知,讓林二夫人盡管放心,她會好生照顧林子怡。

    眾人不由得眼熱豔羨。

    在座的婦人,誰不是掌一家之事的夫人,甚至有的還是名正言順的宗婦,瑣事纏身,焦頭爛額。可為了孝王太妃這難得的宴會,再多的事兒也推了個幹淨,一身清爽的前來赴宴。

    誰會像林二夫人這般,為了家中日日都有的瑣事雜事推了孝王太妃的邀請?豈不是丟了西瓜撿起芝麻?

    貴夫人們按捺住心底的酸溜溜,也就是林二夫人仗著與孝王太妃都是蔣家出嫁女,是遠房堂姐妹的關係,才有這個底氣了。

    君不見,林子怡經常半旬、半旬的住在孝親王府陪伴太妃娘娘身側。

    若不是林家人還顧及林子怡未出嫁女的名聲,怕是恨不得讓她直接常住王府,家也不用歸了。

    說是做客,林子怡對這孝親王府,怕比自個兒家還熟悉。

    於是林子怡眼睛彎彎,甜甜的笑道:“王府中的媽媽、姐姐人都為爽利,待我極好,太妃娘娘盡管待客去,不用理會我,我在這兒也不會受了欺負。”

    林子怡聲甜人嬌,特意撒起嬌來,格外能戳中中老年婦人的心窩窩。

    孝王太妃隻有一個不孝順的兒子,見了林子怡,已是滿心的歡喜,聽了這話,更是樂不可支。

    手指虛指著她額頭點了點,佯怒說道:“你這丫頭,怕是嫌棄我管得你煩了吧!罷了罷了,你自個兒去玩吧,我才懶得搭理你。”

    林子怡立馬上前抱住孝王太妃的手臂,又是好一頓賣好撒嬌,直哄得她心花怒放。

    在座的諸位貴婦歎氣惋惜,也無可奈何,麵上還要帶著笑附和,順著孝王太妃的話恭維林子怡。

    論撒嬌哄人,她們的女兒誰不是各種好手,都是自家老太君心上珍掌中寶。

    可孝王太妃喜歡林子怡是因為她會哄人?不是。

    因為人家還有血脈聯係這一層關係呀!

    不論林子怡在外人麵前是什麽模樣,但在孝王太妃麵前定然是天真無邪、活潑明媚的小姑娘,很好得補缺了她沒有女兒的遺憾。

    和林子怡逗了會兒趣,孝王太妃也沒將湄城縣主忘記了,語氣柔和的誇獎了她幾句,又問了她祖父順老親王身體可康健,父親順親王世子近來如何,一派親近表現。

    順親王世子妃幾年前去世了,世子爺也沒有再娶,自然沒什麽好過問的。

    至於江眉的生母,不過是一個家生子抬舉起來的姨娘,連良家女都稱不上。運氣好,早早跟了世子爺,生下了第三代的第一個姑娘,這才雞犬升天。

    江眉此時言笑晏晏,對著孝王太妃姿態恭敬十足,臉上哪裏還有麵對方從筠時的高傲輕蔑不屑。

    她是順老親王的第一位孫女不假,托祖父才有此待遇,可她真正的依靠卻是她父親順親王世子。

    順老親王如今高齡,卻老當益壯,內寵無數,兒子女兒不算多但也不少,在高祖皇帝、老孝親王他們三兄弟中,子嗣最多的一個。更有最年幼的兒子,比江眉還要小上幾歲。

    隻有她世子父親真真切切當上了新一任的順親王,她的腰板才能更加的筆直。

    而想要讓她父親的世子位子更加安穩無慮,就必須要和甚得順老親王青眼有加的子侄,在順老親王麵前很能說得上話的孝親王打好關係。

    喝茶品荷清聊,閑談了好一會兒。

    中間有性子活潑好動的姑娘按捺不住,有起了身主動要求再乘舟遊於芙蕖之中,道是荷葉入茶清火靜心,她們去摘幾片荷葉獻於諸位夫人。

    諸位年長的貴婦人笑而不語,看透了她們小女兒家實際是想去玩耍的心思,但未點破,看向孝王太妃。

    主人家自然不會拒絕,再說她最愛看姑娘家熱熱鬧鬧的玩耍場麵了,笑著應下,揮手便派人將小船撐過來。

    等幾位姑娘像下餃子似得跳進了小船,四麵透風、寬敞涼爽的水亭頓時空曠了許多。

    孝王太妃定睛看了看,笑意斂了起來。

    林子怡隨時隨刻都關注著孝王太妃的舉動,在第一時間就發覺了她的情緒變化。

    不過上位者雖然需要手下的人懂得她的意思,但卻不喜下麵的人隨意揣測她的想法,時刻都在揣摩她的心思,故而林子怡沉靜坐著,並未主動發問。

    孝王太妃主動問她:“子怡,你在乘舟的堤岸處可有見到過一位姓方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