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純禧
字數:5293 加入書籤
鹹福宮差人送來了去年的禮服,全然沒有嫿宜剛才穿的那件鮮亮,去年的樣式碧綠色的蘇錦,在配上她那雙腳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繡鞋,倒真成了陪襯的“綠葉”。
典熙同寧嬪走在最後進了坤寧宮,皇後也由未誼攙回東暖閣梳妝去了,幾個娘娘在正殿裏喝茶打牙,容妃端坐在一頭,也沒人搭理,當真像掰掉牙了的老虎,威風不起來了,嫿宜愛吃葵花籽,又和別人搭不上話,隻得抓起一把吧唧吧唧磕個不停,典熙手裏捧著青花盞,看嫿宜吃的香,也不自覺的瞄向旁邊香幾上的芙蓉糕,又看了看寧嬪,雙手疊放在膝頭,偶爾同坐在一旁的舒妃閑聊幾句。
何貴嬪進來的時候帶著她的皇二姐溫敏帝姬,天藍色的禮服配上白雲精紋,看上去清新亮眼,倒在一種胭脂粉堆裏別處風采。溫敏看見她倒是眼前一亮,咧嘴露出一排整齊的貝齒,“許久未見,四妹今兒也來了?”
典熙福了福,先朝何貴嬪道了聲禮:“今兒長姐選駙馬,母後特意準許我母親帶我來瞧瞧。”說著不好意思的低頭道:“母後說咱們女兒家人少,一起掂量著選人總沒錯。”
溫敏是姐幾個最機靈的,靜怡軒最近風頭正盛,她自然知道向著誰,挨著典熙的位子就坐了下來:“怎麽?難不成四妹也急著選駙馬了?”
典熙心下浮起墨扶的身影,長身玉立的人,叫人心頭熾熱。寧嬪聽兩個孩子談及此,生怕典熙不懂事把相與墨扶的事情說出來,連忙上前打岔道:“二公主開玩笑,怎麽也要二公主選完駙馬爺才輪得到我們小熙,今兒好好幫你長姐掌掌眼,以後選個如意郎君才好。”
一句話被寧嬪岔過去,溫敏竟然有些羞赧,“寧娘娘打趣典思,長姐的姻緣還沒撇呢,哪裏輪得到我。”
典熙看著她羞怯的模樣覺得好笑,用胳膊肘推了推她,“二姐不會是有意中人了吧?要不怎麽能羞成這樣子呢?”
寧嬪轉頭對何貴嬪笑笑:“莫非真的有中意的郎君了?如花似玉的年齡,要真是有了可要同皇上說說才好。”
何貴嬪嗨了一聲:“她那鼠目寸光,能看上什麽好人,多半是被人家好看的臉蛋蒙騙了,要我說,家底殷實以後揚眉吐氣,不比跟個芝麻大的小官強?”
溫敏聽了老大不樂意,梗著脖子強道:“家底雄厚的不三妻四妾?我嫁大老遠連個親人都沒有,到時候有苦像誰說去?還不如七品小官來得實在,以後我當家作主,全說了算得好。”
“你是公主,你有封地傍身害怕駙馬三妻四妾?要我說你進了人家的門做了主子奶奶,沒有你的點頭哪個狐狸猸子進得了家門?擔心這擔心那,就知道窩裏窮橫,出去半丁點能耐都沒有。”
寧嬪連忙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溫敏還小,以後大了也許眼光就變了,未經世事的年紀還沒幾個懵懂的,再說了七品官沒什麽不好,溫敏是帝姬,又有封地,兄長毓敏還是五皇子,將來封了王,那駙馬爺能是七品小官?還不得為了配得上駙馬的稱號往上提拔提拔,不比別的王侯家差。”
何貴嬪心裏不大痛快,又挨著坤寧宮裏不好碎嘴太多,提起她兒子她想起來了,“說真的,毓祐怎麽樣了?常年也見不著,好點了沒?”
寧嬪歪了身子歎口氣,看上去真像那麽回事似的:“還能怎麽說呢,藥沒少吃,醫沒少看,時好時壞,就那麽過吧。”
“你也別太著急了,以後再怎麽是個王爺,冷不著凍不著,找個心眼好的王妃,生兩個皇孫,你也等著享福嘍。”
“這我到不是很操心,走一步看一步,躲不過開衙建府,倒是五皇子毓敏,忙些什麽?”
“還能幹什麽,瞎忙活,學業馬馬虎虎,師傅問話也是答的驢唇不對馬嘴,國子監的司業說過他許多回,他偏生不聽,後來幹脆一狀告到皇上那裏,這兩天才消停下來。”何貴嬪打起馬虎眼,五皇子毓敏今年不過十六歲,五王奪嫡,這期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要想探聽一二,怕是難上加難。
正說話間,皇後從外間款款走來,梳洗了一番戴上九龍四鳳冠,儼然後宮之主的作派,身後的純禧長公主一身藏藍色翟衣,衣襟處施以紅色的緣邊,琚是描金雲紋的一對係在腰間,手裏持著白玉穀圭,端端正正的作態,眉清目秀的鵝蛋臉施以珠花麵妝,若是卸去繁瑣的裝飾,也是個清新脫俗的人。
到底是未經世事的女孩,還有些微的嬰兒肥在臉頰,但舉手投足間已是大燕長公主的作派。
眾人福了禮,皇後叫起之後落在正座上,長公主坐在皇後右手邊,淺淺的一笑露出兩個可愛的梨渦,看見典熙也來了,朝她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見過。
皇嫡女的身份就是不同,妃嬪見著了也得行禮,隻是肩上的擔子重,慶幸的是如今是安定年,當今聖上是個守成的皇帝,不用公主外嫁聯姻,過了那賀蘭山的地界根本就沒來的可能了,所以生於隆德這個年代,多少也是萬幸。
“今兒朝拜,各藩王侯都會覲見,召諸位姐妹來的意思也已經很明確了,純禧二八年華,給諸位公主打個樣,咱大燕朝頭一次嫁公主,大家也好熟悉熟悉,免得以後有了差錯,手忙腳亂的。”皇後道。
眾人道了聲是,祺妃起頭道:“這姻緣的東西咱們老一輩的是看不出來,更何況現在不比當初盲婚啞嫁的時候了,還得她們自己瞧著順眼,不過……現在適齡的藩王都哪些來著?臣妾記得晉顯王的世子年齡正當吧?”
皇後點點頭:“二十有三了,隻是沒見過。”說著低頭思量:“太原府………遠了點,本宮覺得還是近些好。”
祺妃想了想:“那近的是燕王了,隻可惜燕王年歲不合適呢,同長公主大了十來歲呢。”
長公主皺了皺眉頭,露出淡淡的愁容,燕王近而立,不說做這年歲和她父皇應當,府裏的姬妾也好幾個了。看見長公主細眉微皺,祺妃就道說錯了話,連忙又假裝思考去了。
“寧嬪你瞧呢?”皇後轉過來問道,同樣是有女兒的人,想的會長遠些,也能靠譜點,“妾身是覺得先讓長公主瞧瞧,這瞧上了一切都好辦,遠啊還是近的也就那麽回事,嫁夫隨夫,娘娘還指著長公主常回來?”
“本宮倒是有這個私心,做母親的,寧嬪應該最清楚,總想捧在手裏啊懷裏的,離著近好有個照應。”
“疼愛兒女是好事,隻是女兒家終歸要出嫁,若總是和自家人牽扯不清,夫妻兩人就很難形成一條心,夫妻之間不敦睦,離的再近又有什麽用呢?”寧嬪一語道醒夢中人,皇後連連點頭:“說的也是,若是夫家疼愛,本宮也就放心了。”
長公主微微側過頭看向皇後:“母後萬萬不用擔心兒臣,保重自身緊要,兒臣大了,總要踏出皇城,但求兒臣可以與駙馬舉案齊眉,所以此事還勞母後
費心。”說著又轉過來朝著眾人行了屈膝禮:“也勞各位娘娘費心。”
眾人也都起身還禮,眼瞧著長公主出嫁,接下來就是溫敏,何貴嬪還有些不舍,總覺得前頭沒了擋著的人,不安全,好像馬上就輪到她宮裏的那個,兀自拿著絹帕掖淚。
一晃到了酉時,天邊暗沉下來,從皇城外蔓延的火龍璀璨,這是大燕朝年後第一個盛大的節日,皇上要賜元宵給重臣,邀藩王進宮共飲,設鼇山,觀燈火。
宮裏的煙火更是花樣繁多,走在交泰殿兩旁的廊廡上,就看乾清宮前就已經有了五彩斑斕的煙火騰空升起,過了景和門,就看那為首的人站在丹陛石下不緊不慢的施排,井然有序,倒是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
典熙迫不及待的想穿了新衣讓他看看,好像那人撞進心坎裏一般,說什麽挑駙馬,她全然不放在心上,她眼裏好像隻有他。
今兒許多人說她長開了,有了大姑娘的模樣,正值皇長姐選駙馬,說快不快說慢不慢,也馬上就要輪到她了。
墨扶遙遙就看見了皇後的儀仗,身後跟著各宮的妃嬪,打理下手之後便迎了上去,那跟在最後的人兒東張西望,看見他之後露出欣然的喜色,對這紫禁城中軸線上的景色,滿眼都是好奇。
“臣墨扶見過皇後娘娘,見過各位娘娘。”墨扶恭恭敬敬的上前作揖,要是往常的奴才,皇後是連個眼梢都不屑給的,都是這頂半個主子的人,不僅得微微點一下頭還得兜搭幾句話:“有勞墨掌印了,外頭風大,怎沒在裏間忙活?”
“萬歲爺說要看花火,臣出來安排,前些年乾清宮大火,如今可是半點都馬虎不得了,萬壽燈少了幾掛,但今年的煙火好看的緊,還請娘娘們賞眼。”
皇後點點頭,行去乾清宮,墨扶退至一旁,特意放慢了腳步,等著典熙跟上來,典熙雙手交疊,亦步亦趨的跟在著行隊,恰好落在他旁邊,墨扶低聲道:“殿下喜歡什麽煙火?臣著人去安排可好”
典熙不敢直視他,心裏盈滿了欣喜,小聲道:“煙火我看得不多,繞記得幾年前有個鍾鼓樓似的煙火,遠遠望了一眼,覺得甚是好看。”
墨扶點點頭,心裏有了數:“殿下等著就行了,今年看個夠,臣定會把殿下前些年的虧缺都補回來。”
典熙低著頭吃吃笑著,轉頭看他衣著單薄問:“你冷麽?”說著就要把手裏的暖手枕遞給他,墨扶搖搖頭:“不可,人多眼雜,臣拿著公主樣式的手枕不好,殿下還是自己留著吧。”
典熙看了看他有些微紅的手,“這樣不行事,凍時間久了該不靈活了。”
墨扶心頭一熱,抿嘴一笑,溫然道:“多謝殿下體恤,臣一會兒就進殿換別人出來。”
“那我還能看見你嗎?”這種背著人說話的感覺就像隔靴騷擾,讓典熙心裏一點也不爽。
“上元筵開始後臣在禦前伺候,殿下定能再見到臣。”
典熙心裏有些不舒服,墨扶漸漸落後去忙別的事,她像沒了倚仗的浮萍,飄搖無依,牽著寧嬪的手都感覺不到安心。到了乾清宮前,更是誠惶誠恐,那麵前百尺來長的丹陛石上鋪就著紅毯,一般的奴才是沒有資格踏毯的,隻能從兩旁的漢白玉石階走,墨扶不一樣,他有著親王一樣的禮遇,有時卻更勝王孫一籌。
作者有話要說: 我最近勤快一點,有沒有想討論一下接下來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