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入澤穀

字數:2554   加入書籤

A+A-


    ()    澤穀位於武毅山的最西邊,麵環山,景色怡人。其東麵是巍峨劍立的偉山,一條百餘丈高的瀑布從偉山上衝下,氣勢磅礴的跌入山腳下的湘潭,再急匆匆的奔向西麵數裏外的淮水,最終回歸大海。北麵是高聳入雲的大山,也是白巧院的藥園和牧獸場。南麵則是一座高不足兩百丈的小山頭——毛山。毛山的山腳下,湘潭岸邊,有幾座掩映在竹林的陳舊竹樓。竹樓前用一些大石塊圍成了一個小院子,院子有一座石亭,亭子裏擺放著一張八角石桌和四把竹椅。竹樓的後麵是一片空曠的場地,散亂的堆積了很多各式各樣的石頭和木料。

    湘潭間是一個圓形大石台,兩邊各有一座石橋。石台四周立著四根尺粗,一丈高的大理石柱。此時,小王睿正跟著吳代站在石台邊橋頭上。小王睿驚訝的發現,石台央竟然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軍令如山山亦撼,上下同心平窩患”,字跡工整,字緣鋒利,像是刀刻出來的似的;下聯是:“諸侯分國國自弱,君臣異誌引毛禍”,字跡潦草,字緣光滑,像是火燒出來的似的;橫批則是:“秩序產生力量”,字跡歪扭八,比小王睿初學寫字時還不如。

    “時間飛得真快,轉眼又虛度了九年。”吳代輕輕歎口氣,然後再次邁步,穿過石台,徑直向橋上走去。

    經過一根石柱時,小王睿抬頭瞥了一眼,發現石柱上端密密麻麻的似乎刻了許多字。

    上了岸,吳代帶著小王睿來到院門外。院門兩邊掛著一副對聯,上聯是:跨出門方知天地之狹隘;下聯是:回過頭更見時代之局限。門頭掛著一塊木匾,上書“天地”二字。木門上一左一右刻著兩個複雜的圖案。此時這兩個圖案上分別顯現出“丁”和“卯”兩個字來。

    “此門上設有陣法禁製,須用同波共振之法關閉禁製才能開門。這門上的丁卯二字便是波頻。”吳代邊說邊伸出雙按在二字上,很快二字便隱沒不見,接著輕輕一用力,便將門推了開來。

    接著二人又穿過石亭,來到間一座最大的竹樓門前。門匾上寫著“時代”二字,兩側同樣掛著一副對聯:昔日武士威風,豈知今日術士猖狂;今日術道昌盛,孰料來日符道輝煌。

    推開門,便是堆滿了雜物的大堂。小王睿一眼就注意到了對麵牆壁上掛著的一幅巨大畫像。畫麵上,一位仙風道骨,相貌清矍的老人身背巨劍,騎在一隻巨大的白鶴上,頭頂上方一左一右寫著“道”與“德”兩個古體大字。

    “這是我道門之祖,位列聖之首的李真祖師。過來給祖師爺磕頭。”

    小王睿聽話的走到畫像前,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響頭。

    接著吳代又帶著小王睿來到大堂後麵的廂房。廂房的門匾上寫的是“自我”二字,兩邊貼的對聯是:我曾是我,無知幼稚狹隘執迷不悟;吾已非吾,讀書修身明心重獲新生。

    打開門,讓小王睿驚喜的是,屋子裏堆滿了兩大架子的書。

    “好多書啊!”小王睿不自覺的驚歎一聲,一臉的雀躍。

    吳代微微一笑,道:“以後你就住這吧。這些書你可以隨便看。”

    “謝謝師父!”小王睿大喜。

    “如今你已是道門弟子了。這部《弟子規》是祖師爺當年為我道門弟子立下的規矩,你要熟記於心。”吳代隨從書架上抽出一卷木簡來,遞給小王睿。

    小王睿接過來,道:“師父放心,我一定背得滾瓜爛熟。”

    “嗯。你今天也很累了,先休息一會兒吧。我先去做飯,等會兒再叫你。”

    吳代離開後,小王睿打開《弟子規》認真看起來。半刻鍾後,吳代回來,看見小王睿趴在打開的書簡上,念念有聲:“愈是困境,愈要堅持本心。如斯,道心永固,心魔不侵……”

    吳代見此,便靜靜的站在一旁,不去打擾他。不一會兒,小王睿突然抬起頭來,看到吳代,立即高興的叫道:“師父,我已經背完了。”

    吳代吃驚的道:“你背下來了?”

    “嗯,我背給你聽。”小王睿搖頭晃腦的背起來:“吾道弟子謹記:既入吾門,須守吾規,如有違背,易遭奇禍,勿謂言之不預也!欲成大道,先明己心。明心之始,在修己身……”

    吳代靜靜的聽著,腦回想起當初初見小王睿時的情景。當時自己一時激動,就衝動的說出收他為徒的話來,後來一直為此暗悔。不過如今看來,這個徒弟還是很合心意的。

    “……心有竅,好惡塞一竅,親疏阻二竅,是非堵竅,惟一竅通爾。除此惡,可得竅玲瓏。如是,心魔不生,大道可期矣!師父,我背完了。”

    “嗯,背完了就來吃飯吧。”吳代不置可否的淡淡說道,然後轉身就走。

    小王睿有點失落的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