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2
字數:4083 加入書籤
《桃花扇》誕生的地方
從琉璃廠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條斜向通往宣武門內大街的胡同叫“海柏胡同”,因胡同內有廟宇“海波寺”,明清時稱“海波巷”、“海波寺街”。三百多年前,在這條不起眼的小胡同裏,孔尚任在他的“岸堂”寓所,創作了《桃花扇》,並讓“伶人”在此進行了“首演”,在北京的戲劇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號東塘,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孫。他早年在家鄉時,就聽到過“李香君血濺詩扇”及南明王朝滅亡的故事,感慨頗多,萌發了“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創作衝動,有了《桃花扇》最初的構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南巡歸來路經山東,到曲阜祭孔,孔尚任被舉薦在禦前講經,並做了皇帝遊覽孔府的向導,深得康熙賞識,被“破格”任命為國子監博士。此後,他曾奉命到江淮了解民情,治理水患,還到過南京、揚州一帶尋訪,對明王朝閹黨專權,官吏腐敗,導致滅亡有了更多感觸,為他創作《桃花扇》積累了鮮活的素材。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孔尚任到京城為官,買下了海波巷的一處宅院,將書齋命名“岸堂”。“海波巷裏紅塵少,一架藤蘿是岸堂。”經過多年的生活積累和創作準備,孔尚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劇本的創作。北京是元雜劇的發祥地,發展到明清傳奇,戲劇活動在京城已十分活躍。在這種良好的大環境中,孔尚任借鑒了前人的經驗,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三易其稿而創作出了不朽的名劇《桃花扇》。《桃花扇》通過江南名妓李香君與複社文士侯朝宗的愛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的興亡。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直抒胸臆:“不獨使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1700年正月初七,孔尚任邀集了名士摯友18人在岸堂相聚,酒席宴前,讓伶人清唱《桃花扇》新曲,眾友人無不稱快,忘乎所以。“詞人滿把拋紅豆,扇影燈花鬧一宵。”此後,《桃花扇》又在菜市口胡同的碧山堂大戲台,由著名昆曲班社連演數場,一時轟動京城。這一動靜,很快傳入宮內,康熙皇帝聞訊索閱了《桃花扇》稿本。因《桃花扇》頌揚了史可法、左良玉等明朝抗清人物,引起了康熙及滿族大臣們的反感,不久,孔尚任就被借故罷了官,回曲阜老家去了。
三百多年來,《桃花扇》曾被多個劇種上演。抗日戰爭時期,歐陽予倩將《桃花扇》改為話劇,廣泛上演,鼓舞了人民群眾愛國抗日的鬥誌。解放後,中央實驗話劇院幾度將《桃花扇》搬上舞台,在國內外演出。著名導演謝晉曾將《桃花扇》搬上銀幕。上海電視台也曾將《桃花扇》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李香君》。海柏胡同裏的孔尚任“岸堂”,現已難尋舊跡,但在這裏誕生的《桃花扇》,已成為中國戲劇史上的一塊豐碑。
桃花扇題
秦淮無語話斜陽, 家家臨水應紅妝。
春風不知玉顏改, 依舊歡歌繞畫舫。
誰來歎興亡!
青樓名花恨偏長, 感時憂國欲斷腸。
點點碧血灑白扇, 芳心一片徒悲壯。
空留桃花香。
反串藝人歐陽青首支個人單曲《桃花扇》,引用清初作家
歌曲《香凝桃花扇》
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故事早以為世人所熟知。。尤其是那柄為香君之血所染憑借侯方域之故友楊龍友起筆所勾繪出的桃花扇。。以香君為情為愛不惜墜於媚香樓以反抗惡霸強娶之勢所濺鮮血為底蘊。。終成就了桃花扇這柄象征著對愛情忠貞不二的傳世之物。。鮮血自然是會泛著腥味的然而對於愛情的赤誠和忠貞以及為之的付出不猶使人淡忘血本為汙穢。。再經由桃花扇故事的傳播無形之中早以暗暗將這為奇女子之血烙印上了香的字眼!——記秦淮八豔之李香君。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原唱:落紅逐青裙
伴奏:《知心愛人》古箏版
詞:櫻花樹下的羈絆
絹扇開出滿屏桃花,
來點綴扇頰。
因血融墨牽引筆畫,
遂難分真假。
若滿屏桃花紛然叩下,
則拂動絲發。
若反其道被收押,
則難以再現瀟灑。
絹扇憑生滿目桃花,
譴風頌清雅。
以血和墨將情克化,
遂釀就佳話。
若滿目桃花爭相喧嘩,
則微風無暇。
若反其道充聾啞,
則難以再展芳華。
桃花扇扇生香。
香味愛夾帶思緒緩緩流淌,
淌起千種柔腸,
皆泛著思量同來叨嘮夢鄉。
夢鄉隱含濃情催齒頰生香,
香味總喜將過往偷偷埋葬,
葬下故事流芳。
絹扇扇起人麵桃花,
相映度寒臘。
憑血研磨色若朱砂,
遂好似雲霞。
若人麵桃花舞於盛夏,
則雨聲嘈雜。
若反其道而蕭颯,
則難以再演風華。
桃花扇扇生香。
香味愛夾帶思緒緩緩流淌,
淌起千種柔腸,
皆泛著思量同來叨嘮夢鄉。
夢鄉隱含濃情催齒頰生香,
香味總喜將過往偷偷埋葬,
葬下故事流芳。
桃花扇扇生香。
香味愛夾帶思緒緩緩流淌,
淌起千種柔腸,
皆泛著思量同來叨嘮夢鄉。
夢鄉隱含濃情催齒頰生香,
香味總喜將過往偷偷埋葬,
葬下故事流芳。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