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玉樹臨門
字數:3643 加入書籤
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源微微一笑,問道:“沈昌現下如何了?”
沈康微笑著道:“兄長在武學進學,過兩年考武舉,依學生看,二兄可以去的功名。”
“哦?”劉源笑著道:“竟然去武學了啊,不過也好,是一條路。他的天資不如你,對於學業的熱誠也不如你,但卻憨厚赤城,考取科舉困難,說不定考武舉容易些。”
沈康笑著點頭,道:“學生也是如此認為的,隻是當時二兄要去武學家中父母還阻攔過呢。”
劉源笑道:“這也無可厚非,戰場畢竟比官場危險。”他捋捋胡須,道:“將來有一日你們兄弟二人同站朝堂,定能傳為佳話。”
沈康笑著道:“是先生教導有方。”頓了頓,道:“王允已經考取秀才功名了,但是不願意再去科舉,便在村中開設學堂,為童子開蒙授業。”
劉源笑著道:“他屢試不中也有時機的原因,而他也已垂垂老矣,再在科舉路上行進,實在困難,如此也能解決溫飽,也算不負他多年寒窗苦讀的辛苦了,甚好,甚好。”
沈康微笑著,接著道:“學生家中包下百畝山地,進行耕種,養殖河稻蟹,結果大獲成功,學生便將此法寫成冊交給知府大人,現在汝寧府的農戶比從前富足了許多,若先生再去,一定會高興。”
劉源笑著道:“我國以農耕為本,你來自寒門,而今科舉,還能想著父老鄉親,實屬不易,這比你衣錦還鄉更讓為師喜悅。”
劉源教導學生,從來都是更看重人品的,沈康魚躍龍門之際,還能念著自己的苦出身,念著困苦的父老鄉親,怎能不讓他高興呢。
劉孫氏卻有些淚目,緩緩的抬手擦擦眼睛,道:“你這孩子,忒讓人心疼,分明小小的年紀,卻總做些大人的事。要去縣裏念書,還想著那麽多人的不易,不過是遊學而已,卻敢下城去和那些倭寇廝殺,孩子,你還小,以後可不敢如此托大了。”
沈康抿唇,笑了笑,道:“人生一世,自要轟轟烈烈而來。”
劉孫氏道:“那你若是死了呢?也不過是戰場上的無名之魂啊,想想你家中的父母兄弟,他們該如何麵對。”
沈康微笑著道:“轟轟烈烈而來,寂寂靜靜而去,也好。總比一事無成好,人若多為旁人想想,大夥不就都過的好了麽。”說著,他露齒粲然而笑。
劉孫氏更加心疼,道:“師娘等著看你魚躍龍門,名揚天下。”
沈康微笑道:“隻怕這名卻不是好名呢。”
劉孫氏笑道:“世上許多事都是說不明白的,師娘相信,以你的人品,無論做了什麽,都是為國為民著想。”
沈康笑著道:“多謝師娘。”
江柳愖咬了一口點心,因為搶著要說話,囫圇的吞了下去,道:“為國為民,怎麽會揚惡名?”
王麓操道:“你可明白什麽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又是否明白什麽叫做謠言可謂?”
江柳愖抿抿嘴,道:“明白,怎麽不明白。”
劉孫氏笑著道:“好不容易見麵,你們便都留在誠意伯府住下吧。”
沈康點點頭,笑著道:“學生可以多多陪伴先生與師娘幾日。”
江柳愖道:“小子與王兄還是不打擾了,家仆還在客舍等待。”
劉源笑道:“小子不必推卻,我家夫人早已安排好了院落。來了此處,便隻當自家,快派人將家仆接來吧。”
盛情之下,三少年暫且在誠意伯府住了下來。
三人才安頓下來,沈康又被劉源請到了書房見麵。
沈康走進書房,行過禮,便坐了下來。
“沈三,為師有一事,想問問你的意思。”
沈康哪有不答應的道理,還未聽什麽事,便道:“先生盡管開口,隻要沈三能做到,絕不推辭。”
劉源道:“你可知這誠意伯府現在的當家人是誰?”
沈康搖搖頭,抬手為恩師斟了一杯茶。
劉源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接著道:“如今的誠意伯爵位,乃是我的悌侄劉世延。”
沈康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劉源輕歎一口氣,緩緩的捋捋胡須,道:“吾與世延之父雖是表兄弟,但因吾早年離鄉出走,所以與世延甚少見麵,也就不那麽親近。”
他略微笑了笑,接著緩緩的道:“伯父不祿之前,將世延與誠意伯府托付給我,於是我便離開了汝寧府回來。”
“我雖素知世延玩世不恭,但經年不見,總抱著一絲希冀回來。隻是一見世延,我卻大失所望。”
說到此處,他的眼中顯出濃濃的失望神色,不住的搖頭,接著道:“三年來,我悉心培養他,可是越是管教,反而越是不堪。此子自十二歲起便迷戀那秦淮風月,又仗著當今陛下愛重劉家,更加不思進取,罰也罰過,打也打過,說也說過,卻是始終不見長進。”
沈康道:“先人已逝,再厚重的光芒,也有散去之日,想要光大劉家,便定要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玉樹臨門,枝繁葉茂,才能經久不衰。”
越是貴重的門閥,越是害怕凋落,不是不救這劉世延,而是要多方培養,才能讓劉家在展雄風。
劉源從未想過要放棄劉世延,這三年來,一門心思的教育這一個,早已經心力憔悴。
而今沈康一言,倒是讓他有些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緩緩揚起笑容,道:“不愧是小諸葛沈三郎,你且說下去。”
沈康緩緩揚起笑容,露出潔白整齊的牙齒,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閃爍著晶亮的光芒。
“先生,不知小伯爺的高堂為何沒有繼承伯位?”
劉源略微頓了頓,道:“嫂嫂早年誕下世延之後,因氣血兩虧,雖然府上極盡全力為其悉心調養,卻隻撐了兩年功夫便去了。而後堂兄多忙於五軍都督府上兵事,一次外出打仗,補料戰死沙場,世延那時才七歲,自小痛失雙親,便是在先伯爺膝下環繞,在府上府下眾人寵溺下長大的,又因為交了些狐朋狗友,才成了今日這般模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