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深宮 幽情

字數:3563   加入書籤

A+A-


    ()

    “那個孩子”,是秋妃對蘆零王的特殊稱呼。

    謝錡叛亂的敉平,對於這個孩子來說,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

    許多人都小看了他,以為他隻是個匆忙上陣的少年皇帝。謝錡叛亂被鎮壓,舉國的藩鎮勢力得到收斂。

    廟堂之上,太師、太傅、太保公,力挽狂瀾,輔弼少年皇帝,重振國威,從宏觀上向世人宣示了朝廷挑戰藩鎮自固的信心與決心、策略和勇氣。

    蘆零王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頭腦是清醒的。他深知藩鎮隻不過是亂臣賊子,跳梁小醜而已,而臥榻之側的所謂肱股之臣,以及更龐大的伺篡奪朝廷大權的網,潛伏得更深,到時候致命,這才是真正的禍患。

    蘆零王給自己定下的策略是:收拾人心,充實國庫,厲兵秣馬,山河完整。

    步驟之一:對謝錡叛黨一案不搞株連;

    步驟之二:將沒收的謝錡的巨額財產返還給各洲,抵扣當年的賦稅;

    步驟之:州、郡官員全部推倒,重新派員,所有地方官員統歸朝廷節製,節度使與地方行政事務脫鉤;

    步驟之四:新啟用一批朝廷要職官員,德能政績采用考核製;

    步驟之五:取消世襲製……

    “秋風起兮雁南飛”,升遷的,罷免的;失勢的,重用的……一幅浮世繪,道不盡亂世的惶恐。

    那一年是為短命王朝的複興期,一度人心思齊,百姓安居樂業。

    既然不搞株連,匆忙被發配出去的秋妃,在經過幾日喪家的逃亡之後,得到赦免令,暗與京郊的弼馬溫父親劉道檀揖別,與兩個押送她的小兵原路返回。

    到了宮牆外,兩個小兵先進到宮例行匯報,又得到禦史大夫趙玦等的暗幫忙,秋妃二度進宮。

    “花落深宮鶯亦悲,白頭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枕上題詩贈予誰?”

    宮成千上萬女子的掙紮與呐喊,有誰知?有誰憐?

    失去了謝錡,失去了愛情,現在又失去了自由。

    那些日子,秋妃度日如年。

    在宮,能夠說上話的也就是一兩個最下層的宮女。不能多走半步路,不能多說一句話。

    這就是謝錡在與她分別之時說的“籍沒入宮”?

    她開始對自己的命運擔憂起來。

    她的一生也許真的被謝錡耽誤了,隻有這時,她才明確這一點,從前,與謝錡情儂意儂,雖然有時不免膽顫心驚,但羨慕她的人更多,那份虛榮,那份如在雲上的日子,讓一個年輕女子如烈火烹油,讓多少人好不豔羨。

    可是,秋妃並不肯向命運低頭,她隻有十歲,如花美眷,雄心還在。

    現在的問題是,她必須與禦史大夫接上頭,下一步應該怎麽做。

    可是,自從進宮後,許多天過去了,她被幽禁,行為不便,根本不可能再見到趙大人。

    會都是人創造的,她相信她會找到會,或者製造會。

    壁壘宮牆,幽深庭院,瀟瀟秋雨,孤獨長夜……

    許多個無聊漫長的日子,她想起了謝錡。

    是的,那一年,她求了爹爹,去向長山郡的王石山知府大人開口,她要當一名女兵。

    還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聽別人說過,軍的女兵多麽漂亮風光。那時她並不知道將來會做什麽,但有一個信念是肯定的,要靠自己養活自己,不做別人的附庸。

    王石山看在劉愛蓮的爹有一好木工活,府裏大大小小的木工活,不用衙門裏當差的吩咐,一應做得好好的,桌子板凳床架轎子車輦,沒有劉道檀不會做的活,且不計報酬。

    那時候,劉道檀的老婆還在,是個能幹的本地女人,寺廟建好後,夫妻二人,經常到寺裏做義工。

    劉愛蓮如願參了軍。

    後來,後來的後來,她才發現,軍裏的最高統帥,名震江湖的一號大人物,就是那個騎高頭大馬,在旻元寺出現的大胡子男子。

    想到這裏,樸樹的葉子紛紛飄落,陽光溫暖如被窩一般。

    那是一個少女曾經的綺麗美夢。

    那個高大到天上去的魁梧男子,軍人無一不對這個男子仰視。

    要是能夠與這個人說上一句話多好。要是這個男子認識我劉愛蓮多好?軍裏幾萬人,女兵也有二百號人,個個能歌善舞,長的個個都美不可言,大將軍怎麽可能認識我這個黃毛丫頭呢?

    有一次,劉愛蓮遇見了生命第一個知己,酈梅儀。

    是在冰冷的水邊,女兵們自己洗衣服,河水還沒有結冰,水很大,清澈可見底,“嘩嘩嘩”地向下遊流淌。

    就是那一次,酈梅儀給了羞澀靦腆的劉愛蓮一個笑臉,主動跟她打招呼。

    劉愛蓮記得酈梅儀說:“愛蓮,你也來洗衣服?”

    這句話,近來經常在她耳邊響起。

    酈梅儀是個體型偏胖的成熟女人,皮膚白得像陽光一樣。那天的河邊,陽光的光點在水麵上跳舞,梅儀的臉非常美,笑容更美。

    劉愛蓮在心裏想:世上怎麽有這麽美的女子?

    那一次,酈梅儀主動跟她攀談,告訴她住的軍帳是幾號?她多大年紀,是哪裏人。是一個熱情親切的姐姐。

    劉愛蓮後來卻沒有去找她,因為,因為什麽呢,劉愛蓮自己也不清楚,可能是她對女人向來遲鈍吧。說到底,她到軍來,隻為了那個權力最大,本事最大,能呼風喚雨的男子的。

    秋妃搖搖頭,往事如煙。她一向原諒自己,年輕,任性,有什麽不可以!不找權力最大本事最大的男人,難得這世間有女人甘願找一個無能的窩囊的男人過日子,如果是這結果,哪為什麽要把自己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