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百工 轎子
字數:4961 加入書籤
()政治,就是一個陰謀場。
我現在不想說政治。
我在頭痛欲裂的情況下,說說謝大將軍的另一個朋友。
哦,我已經泄密了,裴相與謝錡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你隻要看到這兩兄弟的豹子眼,就分明了。
隻是,這兩兄弟在一個江湖,一個在廟堂,各自都有保護色。
旻元寺的大和尚裴相這些日子心裏頗不寧靜。從早晨5點進念經堂,盤膝而坐,念念有詞,從窗外黑乎乎,不見五指,到微明,到透亮,一直都在念。
可是,心情的躁動還是不能讓自己安靜,這現象平時是極少有的。
不,不是少有,是絕無僅有的。
他是一個心止如水的人,一心禮佛,心無旁騖。
裴相俗姓謝,本名禕。山西人。
生的是帥氣英俊,身長八尺有餘。
他的曾祖、祖父都是皇帝的肱股之臣,親密幕僚。
到了他父親這輩,更是做到了宰相一職,為了國家興旺鞠躬盡瘁。
原一帶,佛教經過長期與本土化的整合,佛教成為與道教、儒教並駕齊驅的思想。在民間,出現了一批批佛教高僧,也出眾了數量眾多有普通僧眾。
宰相身為朝廷大官,回到私宅卻學習佛經,立誌獨樹一幟,弘揚佛教精神。
裴相天資非凡,在父親的引導下,在家學習《法華》《維摩》兩部佛教經典,那一年他才十歲。
十歲時,他在名寺剃度為僧,師從原名寺高僧學習《涅槃》《攝論》,為了學習佛經,裴相經常頭懸梁錐刺股,坐五更起更。
佛教教會他的不僅是出塵出世,而是,他感悟佛法無邊,見性成佛,即性即佛,佛是一種正義善良的力量。
雖然遁入空門,但眾多佛門弟子,同樣心係天下。
原一帶,寺廟一座座建了起來。
在一座座寺廟陸續建設的過程,經常有人看到一個容長臉的年漢子,在場鎮定自若地指揮。
說他在指揮,隻見他跑來跑去,揮示意。
不錯,這個人就是愛蓮的哥哥。這時他的身份是一個天資超群的能工巧匠。
自從愛蓮改名為鸝音後,跟父親幾乎不能來往。
愛蓮稍稍易容,額上一塊蝶形火印記號,漸漸地也就沒人記得那個愛蓮,鸝音在十二花坊漸漸紅起來。她的恩人梅夫人雖然是王知府的故親,但其卻有一段曲折的隱情。
與其說是故親,不如說是宿敵。
要是王知府真是仁義,念故親之情,梅夫人又哪會淪入煙花之地。
不過,都是場麵上的人,梅夫人人前人後還要說王知府的好話,謝謝他賞她一口飯吃。
鸝音在世的親人,似乎隻剩下了梅夫人一個人,她死心塌地地在十二花坊討生活,心卻有一團火,在有生之年,她要報仇,她認得字,不僅識字,她還會樂器,會寫詞,喜歡上識斷字。
她不知道哥哥居然在江洲。
他就在江洲。
而且就在謝大將軍的好友裴相那裏,修建寺廟。
一晃兩年不見,哥哥劉雨錫成為一名能工巧匠。
劉雨錫是一個青年男子的名字,他身長八尺有餘,劍眉星目,鼻直口方,走路蹭蹭有聲,一雙大非常有力。
他有著北方人的豪邁英雄氣概,也有著男兒情懷,是遠近聞名的傳奇人物。
在西南的江洲一帶,在西部的蜀川一帶,在兩湖一帶都流傳著這個青年英雄的名字。
劉雨錫。
論職位,他是身份最低微的百工,是低於平民的奴隸。
在那時候,百工被稱為工奴,是廣大工業工人,各種工匠。就是後來大豪所寫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百工是被嚴格控製在官府工業作坊的勞動專業匠戶。他們具有專門技能,主要從事於金、石、竹、漆、土、木和紡織等行業。
時光如飛,如今都把工匠精神當做時尚,要是誰定製了什麽東西,比如一套西裝,一套定製家具,定製了一隻紫砂壺,孤品,世上隻有一隻,那麽這師傅一定是頂尖的,藝很值錢。
劉雨錫早投胎了2000年,他是一個勞動不值錢的可憐木匠。
但且慢,英雄不問出身。
劉雨錫是一個不甘心被命運擺布的木匠。
他就是愛蓮的哥,那個小時候可以下河捉鱉,上屋搗馬蜂窩的膽大少年。
家庭的變故,使他成為一個無神論者。
他的父親不夠善良嗎?他的父親藝不精湛嗎?
可是,最後落得一個什麽下場。
他自己呢,在他剛剛夠年齡入伍,上戰場殺敵的時候,他沒有片刻的猶豫。
這不是一個家庭的命運,是國運。
劉雨錫不肯糊裏糊塗地去送死,他要反抗。
但他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他有他的理想。
身為百工,接觸更為廣泛。
在外漂泊的兩年,他成熟了,結交了廣大的勞動者。
靠他的雙,他不僅會做各種木製品,他的拿出絕活是做轎子。
在江洲一帶,有竹轎子,有木轎子,他做過簡易的轎子,也做過八抬大轎。
因為他愛動腦筋,又巧,做出的轎子漂亮,美觀,好用,結實,一時被民間稱為劉轎子。
古代官轎大致分為種顏色:金黃轎頂,明黃轎幃的是皇帝坐轎;
棗紅色的是高官坐轎;
低級官員以及取得功名的舉人、秀才則乘坐綠色轎子。
官家要定製什麽轎子,隻需地方官府通知一聲。
他這個人做事專心,心無旁騖,每每為改進工藝不吃不喝,心思全在轎子上。
他做過紅木的轎子,也做過樟木的轎子。
在江洲,到處可以看到茁壯粗大的樟樹,獨木成林,非常壯觀。
往往在冬季,樟木樹散發出清醒迷人的植物氣息,這種氣息專治寶貴病。
有錢人家的小姐獨愛樟木轎子。
不管是什麽級別的官,從知縣,到知府,再到一品大員和欽差大臣,都以坐上劉雨錫製作的轎子為榮。
就是皇帝老兒,也離不開劉雨錫做的轎子。
在民間,自備轎多屬富紳之家,隨時伺候老爺、太太、小姐出行,一般要多加不少銀子,也不見得轎子就真出自劉雨錫之,他的徒子徒孫動動就夠了。
一般小姐坐的轎子。紅緞作幃,小巧華貴,具有濃鬱的閨閣氣息。
妓院裏也用轎子。
劉雨錫經的轎子,會有記號,在不走眼的木料上,有一個小小的“錫”字。
這“錫”字刻得不顯眼,很低調。
妓女出堂時坐的轎子,一般為二人抬的小轎子,裝飾得華美豔麗,十分輕巧。
偶爾也會有刻了“錫”字記號的。
在百工呆得多久,劉雨錫交了不少江湖朋友,這些朋友越聚越多,漸漸地上了萬人之多。這些人除了能工巧匠,就是普通的沒有藝的平民。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不受壓迫,家庭團圓,家的老人能夠平安活著。
可是,生逢亂世,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