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40章 以命換命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A+A-


    劉瑁等遙遙望見當陽縣城西門之外,賊匪舉起火把,搖旗呐喊,要求打開城門,獻上錢糧財帛,不然破城之日,定然雞犬不留。

    劉瑁等人觀察一陣,見賊匪約有千餘人,雖然都穿著夜行衣,然則隊列整齊,顯然訓練有素。

    眼見得賊匪耐性已盡,便要舉起屠刀殺人。

    劉瑁安排部署,令甘寧帶領四十人前往北側包抄,沈彌帶領四十人前往南部包抄,他與龐季率領荊州兵卒五十人,於正後方攻上去。

    三路兵以哨笛為號,哨笛一響,同時殺出,賊匪慌亂,必然奪路而逃,如此方可最大限度解救人質。

    劉瑁剛剛提出解救方案,那龐季斷然反對:“不妥。三路軍攻上,賊匪見三麵是敵,慌亂之中,難免踩踏殺死流民百姓。如此實未不妥!”

    龐季,公子所言,極合兵法。對方人多,我等人少,如若不能一舉將賊匪殺散,讓賊匪弄清我等人數虛實,必然拚死抵抗,到時,莫說救人,就算我等欲全身而退,怕也不能!天下並無萬全之策,戰亂必有傷亡,能夠解救大多百姓,便已不易,何故瞻前顧後?如若被賊匪發現,萬事休矣!”甘寧道。

    那龐季依然猶豫良久,眼看賊匪要拿百姓開刀,殺人以攝守城之官,龐季最終下定決心,道:“來人!”

    荊州兵中一名副使名蒯五者,向前應道:“先生有何吩咐?”

    由你率領荊州兵,一切聽從如意公子吩咐。”

    那先生……”

    我要前去會會賊匪!”

    龐季說完,下馬而去。

    劉瑁跨步上前,一把扯住龐季衣袖,驚問:“先生何往?”

    龐季回首朗聲答道:“目下朝廷衰微,天下大亂,狼煙四起,盜匪橫行。劉荊州宅心仁厚,義薄雲天,待我荊州士民猶如骨肉,收納流民百姓數十萬眾。我等侍奉仁義之君,敢不盡心竭力否?如今遭遇盜匪,何敢避禍而不出焉?我當前去,替換百姓,以命換命,然後汝等鼓噪進攻可也!”

    先生差矣。”劉瑁急忙勸解,“若是那盜匪將汝一並扣下而又不放回百姓,如之奈何?”

    那便如甘將軍所言,盡力而為即可,豈能事事萬全?但有一絲希望,我當前往試之!”

    龐季扯開衣袖,昂首闊步,毅然前往。

    劉瑁等人看著龐季身影,實為此人勇氣折服。

    眾人按照之前分派,開始伏擊行動。

    隻不過,為保證劉瑁萬全,甘寧硬是要和蒯五一起,帶領荊州兵五十人前往城門北側埋伏。

    沈彌帶領四十名錦帆衛於城門南側埋伏。

    劉瑁帶領四十名錦帆衛於後方暗暗靠近,爬上西側一片山崗,居高臨下,遙望城門口鼓噪之賊匪。

    看得清楚,那龐季大步流星,衝到賊匪軍陣之中,吆喝道:“汝等休要猖狂,龐季來也!”

    龐季聲音洪亮,饒是劉瑁在此山崗之上,已然聽得清清楚楚。

    瞬間,賊匪手持兵器,將龐季圍在垓心。

    眼見得那龐季被押解到陣前兩位首領麵前,接著龐季似乎一陣慷慨激昂之詞。兩位黑衣人頭領下馬,走到他身邊轉了兩圈,又回至馬上。

    畢竟離得稍遠,夜風吹動四周樹木蒿草,沙沙作響,對於龐季之言,聽不真切,隻能遠遠觀望。

    劉瑁懸念在心,暗中祈禱,龐季此等人物,還是莫要被賊匪殺死才好。

    又過了一陣,那賊匪一陣哈哈大笑,竟然擺擺手,讓手下兵卒將那些流民百姓全部釋放。

    原本跪在陣前的百姓一時間起身四下逃竄。

    劉瑁看到其中有些人繞過賊匪軍陣,從兩翼向西逃來。

    劉瑁立即帶領錦帆衛,衝上大路,接住百姓,加以安撫。

    跑在最後方的幾人,劉瑁帶兵迎上,極力保護起來,免得賊匪出爾反爾,回身追殺。

    在劉瑁及錦帆衛保護之下,剛走不遠,其中一位婦人撲到在地,似乎疲累驚嚇過度,再也爬不起來。

    劉瑁看那婦女和中年男子溫婉儒雅之態,疑心便是黃承彥夫婦,便立即下馬,衝上前去,助那中年男子將婦人攙起,言道:“夫人快請上馬,速速西行。”

    多謝將軍好意,這如何使得?”那中年男子道,“馬乃將軍雙腿,無馬豈能在戰場上廝殺?我背夫人前行便是,請將軍快些上馬!”

    劉瑁隻是不從,正在推讓,旁邊過來幾名錦帆衛,下馬拜倒。

    如此,劉瑁隻得讓夫人上了一名錦帆衛戰馬,那中年男子方才應允。

    眾人回走不遠,便見到婁發、張鬆等人行來。

    車駕之上,黃月英高聲喊道:“爹,娘,阿醜在此!”

    劉瑁見馬上婦人高聲應道:“阿醜,我的女兒,娘總算看到你了。”

    那婦人下馬,黃月英也跳下車駕,兩人抱頭痛哭。

    劉瑁策馬過去,隻等兩人分開,方道:“黃小姐,這兩位便是汝之父母?”

    黃月英回頭望著他使勁兒點頭,拉著婦人介紹道:“娘,這位是益州劉如意,乃是前往荊州之使者,正是他救了女兒。”

    婦人飄然下拜道:“多謝將軍相救之恩。閣下不但救了我女兒,還救了我夫婦性命,實乃是我黃家之大恩人,請受我等一拜!”

    劉瑁慌忙拱手還禮道:“夫人不必客氣。遭遇賊匪,便是路人,亦當拔刀相助,夫人何必掛懷?”

    將軍莫非益州劉君郎之公子乎?”中年男人拱手問道。

    劉瑁深深施禮,應道:“正是。劉君郎乃是家父,劉瑁拜見黃先生!先生高賢,瑁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公子客氣了。”黃承彥道,“今日受公子大恩,平生實難報答也。”

    黃承彥並不問他如何知曉他之姓名,或許以為是其女兒黃月英告知的。

    先生切莫如此說,折煞如意也。黃先生及家眷在此稍歇,我等前去,解了當陽之禍,再和先生暢談,如何?”劉瑁誠懇相邀。

    承彥遵命。公子小心。”黃承彥拱手拜別。

    劉瑁翻身上馬,令婁發保護好諸位,他便帶領四十錦帆衛,再次回到當陽城門正西,準備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