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 遭遇賊匪

字數:3942   加入書籤

A+A-


    小女子飄然一拜,收斂戚容,道:“公子自益州而來,龐先生又是荊州幕府中人,公子莫非益州之使乎?”

    劉瑁欣喜,實未想到,這小女子竟有這般見識。

    姑娘機敏睿智,果如是也。”劉瑁坦誠答道。

    小女子對劉瑁深施一禮,轉而向龐季道:“龐先生隨蒯越單騎入虎狼之窩,說服江夏賊張虎、陳生歸降劉荊州之舉,小女子略有耳聞,今日相見,實乃三生有幸。”

    那龐季拱手施禮,道:“客氣!客氣!不知姑娘芳名?為何流落此間?”

    提及此事,小女子再次抽泣起來,言道:“小女子姓黃,名月英,襄陽人。隨父母前往荊州會親,不想於此地遭遇賊匪,父母財帛一並為賊匪掠去,危急之時,父母令小女藏身此間密林荒草之中,方才躲過一劫。”

    黃月英?”劉瑁訝然。

    怎麽?將軍莫非聽過小女子之名?”黃月英言罷,自個兒搖頭否定道,“將軍遠在益州,在下久居深山,如何有幸相識將軍?是小女子唐突了,還望海涵。”

    無妨。敢問黃小姐,令尊大人名諱可是黃承彥前輩?”劉瑁忍不住確認。

    這回輪到黃月英驚訝了,那黃月英盯著他,許久,竟反問道:“實不相瞞,家父名諱正是黃承彥。將軍如何識得家父?”

    劉瑁實未料到,尚未達到荊州,上天便掉下兩個寶貝來!

    這黃月英乃是諸葛亮未來的媳婦兒,或許將來可以借此結交諸葛亮,如此說來,黃月英乃是一寶也。

    若是有幸救下黃承彥,這黃承彥也算是襄陽名士,山中大賢,得到他無疑是得二寶也。

    得此二寶,劉瑁怎能不欣喜若狂?

    劉瑁見問,道:“劉瑁不才,欲結交天下賢士英豪。尊父高賢,雖素未謀麵,然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豈能不知乎?早聽說黃先生有一女,聰明伶俐,才智無雙,今日見了,果然驚為天人也。”

    劉瑁一翻誇獎,令那黃月英不甚歡喜,竟破涕為笑道:“將軍當得這益州使者,一張巧嘴,竟能將死馬說活矣!”

    劉瑁笑道:“黃小姐哪裏話來?劉瑁之言,發自肺腑,並無恭維之意。”

    劉瑁與黃月英說話之時,內心裏一直琢磨,這黃小姐到底是醜還是美呢?

    《三國誌》有記載: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裏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這段記載若是真的,那黃月英“黃頭黑色”,定然極醜。

    此時從黃月英露出之眉宇來看,膚色雖稱不上嫩白,然也算不上黑。發梢似有些黃,然並不枯燥,反而明亮如水。

    這般發色倒像是後世女子故意上色染就的,依劉瑁看來,倒是少了幾分呆板,多了幾分時尚。

    再看黃小姐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仿佛會說話一般,如此人物,就算是醜,又能醜到哪裏去?

    冥冥之中,劉瑁倒有幾分錯覺,總覺得這黃月英不但不醜,反而很美。

    這讓劉瑁對她憑空親近許多。

    兩人隻顧說話,不想那龐季在一旁早已懵懂,喃喃自語道:“賊匪?此地離荊州不過五六十裏,如何會有賊匪出沒?”

    這也難怪龐季疑惑,畢竟自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劉表單騎入荊州之後,在延中蒯氏兄弟、襄陽蔡瑁等人的大力支持之下,誘殺宗賊,平定匪亂,荊州七郡之地傳檄而定。

    相對於中原地帶,荊州算是較為安定之地,故而諸多難民士子皆逃往荊州避難,其中較為著名的便有諸葛亮。

    在這荊州邊緣,竟然還有賊匪橫行,著實不能不令龐季詫異。

    那賊匪是何等樣兒人?姑娘可曾看到?”龐季插話問。

    那些人個個黑衣蒙麵,結束利落,不像一般山野盜匪,倒像是哪家的府院家丁一般。隻是這些人手段狠辣,凶殘野蠻,不但劫掠財物,還將我爹娘和一眾流民百姓全部劫持而去。”

    提起爹娘,黃月英再次抽泣起來。

    劉瑁聽得古怪:“既是賊匪,劫掠財物即可,何必將流民百姓也一並劫了去?……敢問姑娘,人有多少?又往哪個方向去了?”

    黑壓壓一片,少說也有幾百人吧?我身伏荒草之中,不敢大膽窺視,隻知那些人驅趕著流民百姓,往當陽縣城方向而去,其餘便一概不知矣。”

    黃月英手指朝著當陽縣城方向一指。

    可惡!此等賊寇,殺之可也!”甘寧急得哇哇大叫,“公子,容我帶領錦帆衛前往,將賊將梟首,拯救黃姑娘之親人和諸多流民百姓。”

    興霸不可魯莽。”劉瑁急忙阻止道,“一則,我等並不知那賊匪是否已經進入當陽城中;二則,更不知賊匪驅趕百姓意欲何為。如此帶兵,魯莽追上,一招不慎,害了百姓,殃及無辜,豈非得不償失,悔之晚矣?”

    我等該當如何?”

    依我看,不如這樣,先派斥兵前往打探,我等加快速度,前往當陽。斥兵探聽明白,可立即回報於我等。到時,再做下一步打算,諸位以為如何?”劉瑁提議道。

    張鬆、沈彌、婁發等都拱手道:“謹遵公子調遣。”

    那龐季也拱手道:“如意公子所言甚為妥當。”

    於是,甘寧派遣三名斥兵先行一步,前往打探。

    眾人向前行進約摸兩刻鍾,便有斥兵前來,稟報說,賊匪押解一幹流民百姓於當陽縣城之下,大聲吆喝,若是不開城門,他們便要將那些流民百姓全部斬殺!

    甘寧一聽,立即暴跳如雷,怒吼道:“可惡!可恨!畜生!竟然對流民百姓下此毒手,實在可恨之極!公子下令吧,看我帶領錦帆衛直衝過去,將賊將的狗頭砍下,看他們還敢不敢如此為非作歹!”

    劉瑁道:“興霸,你飛騎過去,自可斬殺賊將,然則流民百姓之命無法保障,實為不妥。情況既已明了,我等當如此行動。我與興霸、沈彌、婁發率領錦帆衛前往伺機解救百姓,張先生、黃小姐隨龐先生率領荊州兵卒,留於此間。我等未將賊匪殺散,龐先生和張先生不可前往。”

    劉瑁言語未落,那龐季立即反對:“如意公子說哪裏話來?我乃劉荊州之幕僚,在我荊州之地,出現此等盜賊亂匪,如若全靠公子解救,豈非為天下人恥笑,讓劉荊州汗顏?不管如何,我龐季便要同往!”

    劉瑁見那龐季言語有理,便道:“也好。那就由我和甘寧、沈彌率領八十錦帆衛,龐先生率領五十荊州兵,前往當陽城們營救百姓。婁發、張鬆率領二十錦帆衛保護黃小姐,緩行殿後。”

    分派已定,劉瑁和龐季等人躍馬前往,不一時,到達當陽城門之外,靠著夜色和道旁草木掩護,緩緩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