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箜篌
字數:4529 加入書籤
教室裏。
眾人看著鄭傑一出手就拿了一把法器,簡直羨慕極了。
在這小小島嶼上,除了學院院長據說有上品法器隨身外,還沒有聽說過有哪位老師也有這個極品的法器。
羨慕,後悔,嫉妒等等各種情緒在這小小的教室內蔓延。
雖然在這教室內,還有著剩餘的寶球99件,但誰又能肯定裏麵的器物還會擁有上品法器級別。
在他們想來,能有一件就不得了了,即使是法器,陳老師肯定也不會有很多。
當然,結果是他們錯了,大土豪手中的靈器也許不是很多,但法器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給二個年級共四個班級的學生,每個都配一件那也是綽綽有餘。
但有些事是不能簡單這麽做的。
雖然這些寶球裏有許多是法器,但更多的是法器粗胚,用靈材製成成品的樂器,卻沒有進行開光,進行禁製煉製。
因此,對於能早點選擇的人來說,好處真的太大了。場下的學生,不管是權貴人家還是平民百姓的孩子,麵對這意外的驚喜,真的是莫名的激動和興奮,同時也帶著急躁和焦慮。
對這情況,楊青城當然也是知道,因此讓高興的傻立在麵前的鄭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第二批,龐大量、杜子機、黃麗麗、白玉蘭、王慧慧、陳惠敏、徐海星、楊超星,你們幾個上前選寶球。”
這八人就是在第一節藝術課上,能聽出意境的八個學生。
但場下眾學生聽到第二批是這八人,都不服氣的嚷嚷道:“老師,為什麽龐大量也可以進入第二批的人選?”
“老師,為什麽杜子機也能入選第二批,我還是年級前十的都不能入選,為什麽這些差生能入選第二批?”
“老師,我是班長,為什麽也沒有入選第二批?”
……
聽著場下吵雜的聲音,以及入選人員的反駁聲。楊青城一言不發,在兩撥人吵的快要打架的時候,才伸出右手打了個響指。
“啪!”
隻見場下的眾學生像是被施了定身術,既不能發聲也不能動彈。
“現在應該可以安靜一會了。你們說為什麽不能入選第二批。那麽我就隻能跟你們說,這是因為這八人擁有其他人沒有的音樂天賦。當然也有人會不服氣,可我需要你們服氣嗎?
不需要。
我需要向你們解釋嗎?
也不需要。
但作為你們的老師,我可以給你們一個機會,隻要你們誰能夠在這一學期結束後,在下個學期內能戰勝這八個人中任何一個,那麽就有機會可以跟對方互換所得樂器。”
楊青城說完後,右手又一個響指“啪”的一聲,眾人都不自禁發出一聲“哇”。雖短短一會,但學生仍然感覺到被禁言的不適。
但這一聲後,眾人就再也沒有多餘的聲音響起。
楊青城很滿意此時的情景,再次對走到台前的八人說道:“我剛才說的你們也應該聽到了,那麽接下來你們就選擇好各自的樂器,好好努力吧!不要讓自己輸掉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如果你們不上進,那麽我也無話可說。”
“老師,我們定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龐大量等八人像是立誓般說道。
“去吧!選擇屬於你們自己的樂器吧!”
“是,老師。”八人在眾人的眼光中四散尋找各自的寶球,也有的學先前鄭傑一般,閉上眼睛感應。
別說,還真的有。
一團閃爍著光芒的寶球從第三團中飛出,徑直向龐大量飛去。
這主動投入的寶球,還是第一次。
當寶球落入龐大量懷中,龐大量一把抓住,隨後一陣光芒閃過,寶球自動變成一把吉他,被龐大量抓住手中。
“哇,又是一把法器。”
沒錯,這把吉他也是一把中品法器。這是楊青城眾多吉他樂器中,唯一的一把法器級別的吉他。
原本在地球時,楊青城就會彈吉他,不像古琴,是藥長老的傳下來的經驗,這是楊青城自己會的一門技藝,因此,在漫長的星際旅途中,也製作了數把吉他,而這件吉他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把製作成功的吉他,為了紀念,就把他煉製成法器,以便永遠保存。
隻是到了如今,已經沒有了當初那個想法,同時也想為自己這把吉他找個合適的主人,沒想到就找來龐大量這個胖子。
楊青城雖然對這把吉他有著不一樣的情感,但當它自動投入胖子懷中的時候,楊青城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一把收藏不用的法器/樂器,是體現不出它的價值,隻有將它的價值完美的表現出來,才不負一件法器/樂器的意義。
這時候,八人都各自將適合自己的樂器抱回,這些樂器有二架七弦琴、一架箜篌、二把琵琶、二管竹簫和一把吉他。
其中徐海星、楊超星聲二管中品法器竹簫,黃麗麗、白玉蘭是二架中品古琴、王慧慧、陳惠敏是一把中品琵琶一把下品琵琶。
反倒是杜子機,竟然是一架上品臥箜篌,這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在古代多為宮廷雅樂使用,在民間也廣泛流傳。但這種樂器基本上都是女子使用,沒想到杜子機人小麵黑,連使用的樂器也是令人瞠目結舌。
“哇塞,杜子機彈箜篌嗎?”
“這是什麽節奏,小黑人化身嬌美人彈琴?”
“不是吧!這箜篌是上品法器,可一個男的,怎麽受得了。”
“上品法器,你們是不是關注點錯了,這可是上品法器!”
……
“老師,我這能不能換一個啊!”杜子機麵對同學的譏諷嘲笑,來到楊青城麵前,腆著臉笑著說道。
楊青城冷笑道:“你覺得可以嗎?”
“嗬嗬……”
“你們覺得可以嗎?”楊青城對這場下眾學生問道。
“不可以……。”
”可以……。“
兩種不同的回答在這教室內響起。
楊青城也不管場下的學生,回頭對杜子機說道:
“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有這個機緣就應該好好把握,你管別人怎麽看幹嘛?別人笑你一聲,你就要死了嗎?藝術本無界,無分男女。”
楊青城接著說道:“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你可知這首詩講的是什麽嗎?詩中有個叫李憑的男子,他本是古代梨園弟子,因善彈箜篌,而名噪一時。那時正所謂“天子一日一回見,王侯將相立馬迎”,身價之高,遠超同代藝人。他的精湛技藝,也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讚賞,因此流芳百世。你覺得男子彈箜篌有什麽不應該嗎?”
“老師,我錯了。”杜子機有些慚愧的說道。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