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船上木箱
字數:3661 加入書籤
選寶繼續進行。
隨後幾批的學生,得到最好的也就是中品法器,其餘大部分為法器粗胚。
尤其是一個叫周文蕭的男生,被楊青城指點下,在書法類寶球選擇了一把中品法器級的紫豪毛筆一枝。
也有一人是迄今為止第二個獲得法器自投的,他叫曾逸,自投寶物是從第五團中飛出的碧玉簫,一把靈器粗胚級的樂器。
曾逸,為人英俊瀟灑,衣著奢侈,麵容皎白,一看上去就很有貴家子弟的風範。
楊青城雖然記得他,但因他那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情,一般人不自覺就會疏遠他,隻覺得此人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哦錯了,應該是敬而遠之。楊青城其實對這樣的人也是不感冒的,尤其在各堂課上也是訥口少言,因此並不怎麽看著他,哪知這次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意外。
外麵小雨淅淅,室內喧鬧不已。雖然每個人都從寶球得到了一件屬於自己的樂器,但因品級好壞不同,因此拿到差的學生就在下麵各種嫌棄。
楊青城突然有些明白了些什麽,不是什麽人都會感激你贈送的寶物,就如第一次在五行宗內分寶,反而讓大家覺得是宗門分寶,理所當然一般。
而今天又犯了同樣的錯,對這些靈智未全開的小兒發送寶器。在學院內,本能的就覺得這是學院利用學費給他們置辦的,為什麽有些人可以更好些,而有些人卻差那麽多,由此產生抱怨的情緒。
可這些真的是宗門和學院發派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
這些都是楊青城本人在漫長歲月中煉製而成的。
連續二次的經曆,讓楊青城明白,輕易得到的東西是最不會讓人珍惜的,而以私人物品代公眾物品發放給體係內的人,這種公私不分,隻會傻傻付出的,是不會讓人說你一聲好的,直覺得你好傻。
楊青城終於明白師父讓他出外曆練的原因了,也明白了宗門為什麽要求門中弟子修煉有成後,要入紅塵曆練一番的緣由了。
即使在資訊發達的地球生活了二十多年,外加多種傳承的洗禮的楊青城也在被自己給套路了。
可見,人隻有在紅塵俗世中,即使不用摸爬滾打,也要多些翻滾曆練,才能明白人生事理、通達事務。
一味的苦修,雖增進了修為,但缺乏生活的曆練,情緒的變化,就會茫然恍惚,增益不了智慧,領悟不了高深的功法。
看起經典來,如同墜入雲裏霧裏,茫然無知,自會陷入頸屏,難以超脫。
而眼前這些小家夥並不明白,原本在未來可以得到更多的好東西,就因為這次吵雜不休的選寶課程,讓楊青城明白了自身的缺點,使得以後想要得到好物,難度直線上升。
楊青城一明白自身的問題,就自然會察覺到自己這次行為的魯莽。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當一幫十歲多點的小孩拿著法器級別的樂器招搖過市,肯定會引發諸多問題,因此,楊青城使了一個封禁術,將眾學生手中的法器封禁了,使人看了就以為隻是材質特殊的普通樂器。
隨後,楊青城就匆匆的結束了這次課堂,也讓這些學生能早點回家。
看著學生們撐著雨傘,三三兩兩的離開學院後,楊青城也跟尋聲過來的趙芸一起回到青雲小院。
這天晚上,楊青城吃過晚飯後,回臥室一直修煉到天明。
轉天是秋季開始的第一個月的第一天,天氣晴朗,初秋的陽光,揮灑下來的光熱,仍然讓碼頭上的勞苦島民熱的受不了,即使是在東海島嶼上,有清涼的海風吹來也撲不滅的這股熱流。
隻見一艘艘遠洋大船在島上補充水源和蔬菜食物,島上居民們正手提肩杠的把這些遠洋必需品裝上船。
這是一群跨大洲貿易的商會船隊。在島上進行最後一次的物資補給。據說這些船最終目的地是開往上華州的大港――東門港。
因此這些船隻會在伏波島修整一天,補充一些淡水和新鮮蔬菜水果之類的。
“咦?”原本打算在這假日中遊逛碼頭的趙芸突然看見有一個船員打扮的人從一艘剛駛進港的大型漁船上下來,隨其後一群漁民打扮的大漢抬著數個木箱跟著運送蔬菜瓜果的勞力一起上了遠洋商船。
路上好似碰到商船的檢查船員,但在那名帶頭船員的解說下,一路順利的進了船艙。
原本這也算是普通的一件事,但趙芸卻很是關注。
究其原因,還是要說趙芸身上的一塊護身玉佩。
這塊玉佩是楊青城給趙芸的,可剛剛這塊玉佩起了反應。
隨後趙芸以楊青城所傳秘法感應,發現與玉佩感應的東西竟然從那其中一個木箱中發出的。因此趙芸特別關注這些人為什麽從漁船上搬下來這些木箱,又將之帶到商船上。
這究竟有什麽目的?為什麽會與其手中的玉佩起感應?
當看清這些人和所在的船後,趙芸就匆匆往回走。
小院內,楊青城仍在修煉中。經過這段時間的修習和鍛煉,楊青城隻覺得比以前更加實在些,修為也有所增進。
正當楊青城調息收功時,外麵匆匆趕來的趙芸直撲楊青城所在的小院。
看到師父在收功,趙芸忙站立著門外,靜靜等待。
“發生什麽事了,這麽著急忙慌的!”楊青城收功後,仍閉著眼睛,神情自若的問道。
趙芸回道:“師父,今日我在碼頭上閑逛,突然脖子上掛著玉佩卻躁動起來,我發現,這玉佩竟與船上的一隻木箱起感應了。師傅,這是怎麽一個情況?”
楊青城聽完,忙睜開眼睛問道:“你說你身上的玉佩起感應了,而對象是一隻木箱?”
“是的,師父!”趙芸肯定道。
“這到奇怪,那這木箱,你知道裏麵是什麽嗎?”
“師父,那木箱封的嚴嚴實實的,外麵還添有陣法符録,根本探查內中情景。”
“那就有意思了,那我們就去會一會這些遠洋商人,看看這木箱究竟藏了什麽好東西。”
“是,師父。”